贾樟柯《江湖儿女》#镜头下的私人影像,时代里的巨变浪潮#

"不能因为整个国家在跑步前进,就忽略了那些被撞倒的人"。

贾樟柯在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像是一个格格不入的导演。他所有的作品,似乎都在或多或少描摹一些在飞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中,诸多面临巨变而似乎并不自知的个体的故事。即便官方或者诸多人曾经在某个时候或者多个时候,可能讲贾樟柯理解为跟主流唱反调的人,但这实在的确是谬之千里,和诸多政治观点鲜明、表达欲望强烈的所谓”华语独立电影导演”而言,贾樟柯通过电影展现的艺术表达和庙堂之上观点争论之间的关联无疑是鸡同鸭讲。用贾樟柯自己的话说,相比于电影的社会性影像,他作为导演,首先要追求的是艺术层面的表达。是对自己熟知的一种社会的讲述,至于这种讲述后来是否引起了其他层面的讨论,本身和他并没有关系。

电影《江湖儿女》如很多贾樟柯之前的作品一样,讲述了中国巨变时代的小镇上的一个个我们看上去似乎熟悉又陌生的个体的经历。他们可能踉踉跄跄,也可能跟不上脚步。但总这么一步一步走到了这里。市井之人,你我皆肉眼凡夫;情深义重,也只配孤独终老;志向远大,到头来头破血流;口若悬河,终不过虚荣逞强;豪商巨贾,莫名间死于非命。这世间,个体面对时代巨变的不自知,洪流过后自然能唏嘘感慨,只是身在其中之时,却大多懵懵懂懂,只当是平凡柴米油盐,日复一日。由此可见,中文里的“江湖”真是一个奇怪的意象,或者是一个在每个人看上去都即熟悉又陌生,但却可以共同体认的一个文化社会符号。

贾樟柯这种想要躲开,却自己找上门来的争执在最近一次讨论中尤为明显。诸位同意以下胡主编或者贾导演的观点都无可厚非,我只是非常同意这番讨论里的这句话:“ ‘堵’其实是一种复杂的观感,是一种极大的情绪波动。麻木太久,‘堵’证明还有知觉”。”


你可能感兴趣的:(贾樟柯《江湖儿女》#镜头下的私人影像,时代里的巨变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