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0

东西丢了,还可以做一个一摸一样的。人弄丢了,痛苦过后还可以重新来过。可把自己弄丢了,该到哪里去找呢?
从《狗十三》到白银的李承勇,似乎看不到一个是正常的人。可他们成长的环境似乎离我们并不远。大部分人都从里面但到了曾经的自己。看到李玩第一次去找爱因斯坦的时候,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她为了自己爱的东西,把爷爷弄伤了,差点让奶奶走丢,这难道不是真正的爱吗?这种爱,与生俱来,不带有一点杂质,纯净如水,却浓烈似酒。哪怕它的对象只是一只狗。可这种爱的对象只能是一只狗,因为李玩与周围的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矛盾,以至于她不能把这种爱长时间的体现在她周围的人身上,哪怕是她最亲的爷爷奶奶。到最后她懂事了,在宴席上她坦然的吃下了一块狗肉,看到一只长的像爱婴斯坦的狗也没有那么激动,可能是她真的觉得,很多事过去了,只能成为遗憾。可我最终不能明白,她这样的反应,算是在经历痛苦之后的坦然呢?还是只是在经历成长过后的痛苦之后的妥协?大概每个人都曾经拥有过李玩对爱因斯坦的那种纯净的爱,可每个人大概最后都会渐渐地失去那份内心最真诚的爱,甚至还没来得及让它去作用到我们身边的人。
有人说这是中国的教育,做爸妈长辈的都是一口一个“打你,是因为爱你”。我大概和李玩一样,恨透了这样的裹挟。但看到李玩她爸捂着她的眼说“我不是好父亲”是时候,又是哭的不能自拔,我不知道我的父母在养我的过程中,是不是也像李玩的父亲一样的委屈,我也不确定,将来我做父亲,是不是也会活的像李玩父亲那样。这确实就是中国的教育了,做父母的不知道要怎么样去做好父母,做子女的不知道怎么样去做好子女。那些曾经一代一代传承的道早已经被推翻了,适合现在社会关系的道又迟迟能不能建立起来,都是初为人父初为人母初为人子,李玩的父亲又何尝不像李玩一样孤独没有人能理解呢?
想起一次聊天时,一对结婚好几年还没有小孩的夫妻说的话。养孩子还不如养只狗,养狗你说它也不会还嘴,也不会跟你吵架,惹你生气。如果不能正确的处理家庭关系,那最后那些最亲的人,可能还真的不如一只狗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