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盼望。
考生,考试前盼望考出一个好成绩;为人父母,生产前盼望生出个健康的孩子。
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焦虑。
考生,考试前担心考试中突然身体不适;为人父母,在等候产检报告关于胎儿健康的结果。
盼望与焦虑,两者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他们如此相似,却又如此不同。他们都是由想像力构成的,但想像力能指向希望,也能放大焦虑。
我们就是在这种忐忑中成长的,想想「忐忑」两字本身就道尽了盼望与焦虑的意涵,有时我们的心对未来充满信心,所以我们的脖子越抬越高,彷佛能从空中的浮云照见种种吉祥的预告。
有时,我们揣揣不安,好像瞥见树上的乌鸦,路边的黑猫,种种征兆,让我们失去信心,以至于低头沉思,就像提前在脑中预演一场弹尽援绝的戏码。我们尚未失去,却宛若失去。
无怪乎有人说,「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盼望与焦虑,这对孪生兄弟不受我们思想的控制,是我们生活动荡的要素。
生活动荡,则是我们内心的反应。我们将内心的反应化为现实,就像当我们不安,我们更容易犯错,而犯错又会增加我们的不安。长此以往,好像错误对我们来说不只是一件事,我们开始把自己等同于错误,渐渐产生「我是一个错误」的自我认知。
两极
存在心理治疗心理学家科克・施耐德(Kirk Schneider)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与世界之间「收缩」或「扩张」的连续状态。
施耐德将这种状态又称为一种心理上悖论,悖论蕴含矛盾与冲突,让人不知所措。
举个例子,你可能工作不开心,想要辞职回家当一位自由工作者。你的家人要你务实一点,叫你不要轻易放弃工作。你的伴侣也不支持你,提醒你为了房贷和养育孩子的费用,别胡思乱想。
这时,你会感觉你的世界被迫收缩,就像世界被挤压,你会活得很委屈。于是你产生扩张的需要,以抵抗被挤压的不适。
我们的世界有了收缩的样态,反应我们面对压力时的心理状态。收缩不是坏事,也很常见。某个角度来说,正是在面对收缩的发生,我们予以回应,使得我们能够清晰自我的边界。
真正麻烦的是过度收缩,那会使我们陷入无端的恐慌当中。就像一个人有恐慌症,他担心天会塌下来,尽管这件事情就常理来说不可思议,但对恐慌的人来说,他的担心如此真实,就像经记者证实的新闻报导。
过度扩张是另外一种让人苦恼的状况,比如当一个人躁狂发作,他会感觉精力无限,可以两三天不用睡觉,积极的展开人生规划、自己在家搞起装修,或是发送几百封信息给他想攀谈的对象。这个过程中,他在自己的想像中创造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创造过程中却无视其他人的存在。那位收了几百封信息的人,他可能搞不懂对方发这些信息的用意,也不理解这些主题跳来跳去的内容到底在表达什么。
最糟糕的是,当躁症带来的兴致一过,他便缺乏继续完成计划的动力,徒留满目疮痍的「工地现场」。
过度收缩是属己世界(Eigenwelt)的坍塌,就像黑洞一样吸进一切,也同时将自己吸进内核中。过度扩张是属己世界的大爆炸,破坏原本稳定的生活,包括好不容易建立的既有成就。
成败
对常人来说,遇到一位陷入过度扩张或收缩的人,他们难以处理,避之唯恐不及。毕竟多数人都不喜欢自己的生活被打扰,特别是被人无端往深处拉拽,或是被人强硬入侵。
在咨询中,咨询师要面对来谈者显明的症状,但同时他也要有限度的给予对方反馈。这个反馈包括在对方求助的问题超出能力范围时,明确告知自己的能力范围,给予专业建议,包括转介。比如精神疾病,这就在咨询的范围之外,必须让求助的对象转往精神科、临床心理学方面的治疗。直到他们的病情进入稳定期,这时搭配咨询,才能发挥“1+1>2”的效果。
咨询的目的是帮助来谈者,为来谈者最大的利益谋福利。但这个最大利益,并不与咨询师直接捆绑。就像父母,他们不可能什么都懂,所以他们需要送孩子去上学,他们需要在他们无法满足孩子的部分告诉他们。
如果一位咨询师没有办法在力有未逮的时候承认,他就在违反咨询的基本原则,因为他没有为来谈者的利益最大化,而是企图维护自己害怕失去来谈者,或是不愿面对失败的心理情结。显然,这里有咨询师自己需要处理的部分。
咨询有可能「失败」,我说的失败不是来谈者脱落了,他们不来咨询了。也不是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犯了点失误,因为咨询师不是神,他自然会有失误的时候。
咨询的失败,在于咨询师违背了咨询的原则,特别是咨询的伦理。
所谓伦理,便是「人伦之理」,也就是一个人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比工作本身更重要,因为我们是先学习成为一个人,进而成为一位咨询师或其他职业工作者。
不愿承认失败的咨询师,他可能就处在一个过度扩张的困境中,他总想把新的解决方案强加在来谈者身上,却无视眼前的来谈者根本无力配合咨询师的筹划。
相反的,太容易放弃来谈者的咨询师,太容易消极应对咨询挑战的咨询师,他可能处在过度收缩的困境中。咨询中会遭遇来谈者的愤怒、挑衅、诱惑等挑战,但这是咨询的一部分,咨询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涵容这些现象,咨询才能将这些现象转化为帮助来谈者自我觉察、有所改善与自我整合的契机。
整合
弗洛姆(Erich Fromm)在《逃避自由》中所述,某些正常人比精神病患者更不健康,因为他们的健康是用「牺牲」真实自我换来的。
就像有些人为了活成别人企盼的样子,成为一位所谓的「好孩子」,他顺从父母对他读书、婚姻、就业等方面的安排,然后又顺应社会大流的价值观。过程中每每他在悖论状态下,他都选择放弃听从自我的声音,任由别人为他「梳妆打扮」。
在弗洛姆看来,这是一种更加严重的精神疾病。
因此,悖论的反义词不是去除悖论,而是「整合」。整合是我们对自己的充分理解,且不仅限于理解,而是愿意为实现自我付出代价。
像是一个所谓「健康的人」,他还是会遭遇生活的困顿,他会有烦恼,会有焦虑不安,会有愤怒和哀伤的时刻。在悖论的状态下,他有所扩张和收缩,但他不会过度。
就像我们可以忍受一定程度的工作压力,但如果明明被虐待,却依旧督促自己要忍受,这就过度了,并且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自我的过度收缩,去满足他人的过度扩张。
另一方面,有时过度扩张会以收缩的形式出现,有时过度收缩会以扩张的形式出现,用精神分析的说法,这是种「反向形成」。
好比活出自己本来就会遭遇很多挑战,但如果那是通往自我的道路,这些挑战都将成为成长的基石。就像在力有未逮时,我们能够面对自己的不完美,而不是为了掩盖羞耻感强求完美,甚至采用有害的方式去换取「永恒强大的假象」。
展示强大,貌似是在扩张,实际上是收缩的反向形成,是一个人藉此假象掩盖自身对受伤的恐惧,那么我们就在远离自我,同时远离真实的快乐。
当我们不知该往哪里去,或者以为别人告诉我们的路就是唯一的路,我们都处在悖论的心理困境。这时我们需要更加充分的去倾听自己,包括傾聽我們內在的恐惧、焦虑、不安、哀伤等情绪。只有当我们真正倾听自己,而不是着急寻求快速解决的方式,才能踏实走向自我整合。
作者:高浩容。哲学博士,前台湾哲学咨商学会监事。著有《小脑袋装的大哲学》、《写给孩子的哲学思维启蒙书》等著作。公众号:容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