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正后,拿到了4千工资

时间转眼就到七月份了,我也正式告别学校了,去学校拿了毕业证书和三方协议就回到了公司,算是从临时工转为正式员工了吧。经过考核后,我拿到了在同届应届生中的较高工资—4k,尽管今天看来4千不算什么,但在2012年无锡这个地方已超出平均工资一大截了。对我而言,自然是喜出望外的,除了工资本身较高以外,也算实现了当初培训时关于工资的期许吧。

我第一时间把工资告诉了家里人,父母也很欣慰,在他们看来,大公司、稳定、不错的工资以及福利待遇便是毕业后最好的结果。

由于是一家日企,所以流程化程度非常高,从需求、建模、编码、测试到后面一系列的部署的质量管理,全都有精细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就连写代码也是用的公司自研的编程框架,什么条件语句、循环、建类等算是拖控件,这对像我们这种喜欢直接上代码的开发者来说很不习惯,而且也很不爽,总感觉学不到东西。

平时工作也不起很忙,可能用工具拖几个页面就完成了当天工作,活儿基本上半天时间就干完了。因为公司无法联网,而且当时的手机也远远没有现在的好玩,所以总会在下午的时候感到无聊,时不时就盯着右下角,看看时间有没有到19点(对应北京时间18点)。

如果一定要找一个好玩的,公司论坛算一个,那时候经常看到几个活跃用户在论坛发奇闻轶事,我记得当时有个头像是金馆长表情包的同事,几乎每天都会高频率地发一些段子,渐渐地我仿佛养成了习惯,就是每天下午闲的时候去搜索他的帖子。时间一长,我也会时不时地发一些帖子,不过基本上都与工作内容有关。

当时我最有成就感的便是在公司编码工具的基础上又开发了一个SQL文格式化工具,可以把编辑器生成地大部分乱七八糟的SQL格式化成规范整洁的的语句,开发到一半的时候,当时在我们公司另一个做外包的同事也加入开发,就这样,我们陆续增加了很多功能。每增加一个功能我就会去论坛里显摆一番,也有同事让我们把工具私发给他,至于用户体验由于不是同一个部门所以就没有追踪了。

记得有天早上,我们四楼的部长跑我突然从我后面走过来,问我是不是写了一个小工具,我说是的,接着便迫不及待地给他演示,演示结束后,得到了部长“很不错”的夸奖。

无论如何,对于公司的论坛,我已经驾轻就熟并小有名气了。

因为当时进公司的时候才22岁,在那一批新入职的员工中年龄也算偏小,我进公司的时候,“90后开始工作了”是他们经常讨论的话题。

正式工作后,我就被分配到了另一个组,我的直接领导是83年的,我们私底下都叫他“虎哥”,平时工作就用日语称呼他“刘桑”或者“拖拉桑”,他是一个纯粹的对事不对人的技术爱好者,技术水平差不多是部门里公认的佼佼者,技术很好就是不喜欢修边幅,桌上永远散落着几个卫生纸团,那是他抠鼻子用的。尽管身为领导,却和我们一样在工位一坐就是一天,除了重要的任务用邮件分工以外,基本上都是口头传达,而我恰巧坐在他正对面,所以总是被他“呼来唤去”,再加上技术还算可以,所以他对我的总体印象还不错,只是看不惯我到点走人的“缺点”。

其实在此之前,我实习期的领导就不怎么管我,只要当天任务做完了,早走晚走意义不大,至于为什么他不闻不问,直到有一次公司春游时我们才有所了解。

2012年5月份,公司组织员工去惠山春游,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活动,在半山腰上我们组内的几个同事把事前准备好的食物放在垫子上,然后无话不谈地边吃边聊,喝了几罐啤酒后,领导就开始感慨起来。他说自己的工号比部长还早,为什么没有当上部长呢?是因为他很喜欢直来直去,遇到技术以外的问题便不知所措了,再加上不喜欢溜须拍马,所以十多年一直在基层工作爬不上去,对我们下属他也自然没有严格要求,只要不犯什么大错,他便不会过问。

关于我为什么不喜欢加班,第一是因为确实没什么事做,其次我不喜欢用加班的时间去换取那点加班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追求工作生活平衡(WLB)。

那时候所谓的生活,也基本上就是陪女朋友和玩游戏。我租的房子距离公司也不远,走路差不多十分钟就到了。最关键的是,女朋友宿舍与我租房所在的小区只有一河之隔,很多时候,我们在园区的江南大学研究生院的食堂吃完饭后便在附近散步,然后各回各家,之后便是我连续几个小时游戏的快乐时光。

在那个刚出校园的懵懂年纪,我浪费了太多的宝贵时光,近些年的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如果当时就能拿出现在的决心去好好学习一门技术的话,现在也不至于如此不堪了,如果我能一直待在公司不走的话,八年后会不会比现在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转正后,拿到了4千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