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自己、照亮世界,爱的教育就是未来
家长提问:
孩子偏科,对某一科不感兴趣,学起来就特别费劲,有畏难情绪。
如果盯着孩子学习呢,家庭氛围都会紧张,还总是盯一下才动一下。
达达老师: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先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
有关儿童发展阶段的重点,从皮亚杰和蒙特梭利的角度看:
012~7岁,做事情需要借助感觉完成
“2-7岁”的关键是“做什么事情需要借助感觉完成。这是什么意思呢?
所谓感觉就是我们用眼耳鼻舌身五感来进行感受。在感受的基础上,人会产生情绪。情绪加认知就产生了行为。
具体到2到7岁的孩子身上,就是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就需要让他们自己多动手、多看、多说,自己观察思考。
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家长,连吃饭都不让孩子自己吃,要追着喂,看到孩子洗碗弄得到处都是水,马上就要阻止。这其实就是在阻止孩子学习成长。
当然这个过程要注意:一次只说一个难点。否则,你会发现,说了半天,孩子什么都听不进去,因为不是他不想听,而是他消化不了。
还有一点是家长的情绪是否稳定,如果你吼叫生气,他的关注点全在父母的情绪上了,就无法完成学习的过程了。所以看到新闻家长气得住院,真的是很心疼孩子。
02 7~11岁,结合真实情景学习
7-11岁,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学习的东西尽可能要结合当下真实的情境,是他可以感受的。
比如有实物演示,学数学用物品演示,学语文、英语结合他体验过的经历是最好的,尽量不要讲抽象的大道理。
我曾经分享过一个孩子读历史故事郁闷了几天的故事,最后还是结合生活中身边人的示例才想通,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经常看到家长唠叨、说教,但是却没有效果,这是孩子的成长规律决定了,不是他们想要对着干。
所以我们鼓励这个阶段的孩子要多参加户外活动、多参加集体活动,这些都有助于他的学习能力培养。
之前看到一个幼儿园孩子背乘法口诀的视频,三五十五,小女孩哭得死去活来,说太难了。确实太难了,拔苗助长了。
03认识学习类型
学习倾向的类型大致分为四种:视觉、读写、听觉、动觉。
视觉型,指偏好图表、地图等视觉信息;
听觉型,指从演讲、报告录音和讨论等途径获取信息;
读写型,指从图书、网络、PPT等文本信息中获取信息;
动觉型,指通过具体的个人体验获得信息。
有两个观点是达成共识的:
第一,几乎没有什么人会始终采用同一种学习方法,我们每个人在学习时都会或多或少地使用各种方法;
第二,大多数人都有初始状态,这个也是我们发现孩子特长的部分。
我们的学习可能是视觉型、听觉型、读写型和动觉型的混合,但只有当我们找到一种令自己舒服的学习方法时,学习的体验才会最强烈。
比如孩子的视觉学习能力是最强的,那么老师讲课时他可能就会昏昏欲睡,而一旦老师开始写板书、或者画图,孩子就会精神抖擞。
有一个女生,在高中时就一直很害怕数学。但上了大学却意外发现了数学的乐趣。
她第一天走进大学统计学课堂时战战兢兢,以为整个学期都将在枯燥的公式中度过。
但意外的是,她的统计课教授没有讲方程式和定理,反而讲了很多统计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样的讲解,这个女生终于发现了这些案例和它们背后的数学原理,从小学以来第一次“理解”了数学运算所蕴含的逻辑。
这就是通过不同的角度去刺激孩子学习的兴趣。
可见,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在于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学习类型,并积极使用符合孩子天赋类型的方法,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04接受孩子一时做不到
我们了解了孩子的成长规律之后,还有一点是,要学会接受孩子一时做不到。
很多孩子在学校里的无精打采或者焦躁不安,不是因为他们有问题,而是因为他们只是孩子,学校要求他们做的事情确实很无聊。
曾经有一个关于孩子多动症的调查,问孩子的父母:孩子是否很难集中注意力。答案常常是否定的。
因为一旦孩子们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常常可以目不转睛地待上几个小时,这些喜欢的事有可能是拼图、写作、和小动物玩耍、或者做手工。
从这一点上看,孩子们在自己的兴趣和天赋上,丝毫没有多动症的症状。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对孩子有信心,多点耐心去发现孩子的特长和特质。接受我们的孩子只是孩子,接受他一时做不到。
【达达幸福答】来源于达达老师在咨询或课程中遇到的真实案例哦。
点亮自己、照亮世界,爱的教育就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