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手记》浅析

一、摘要

古希腊怀疑派哲学家卡尔内亚德去罗马公开授课,很多人来听讲。他第一次讲的内容是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学说中的正义与道德;几天后他第二次演讲,但内容却是驳斥自己第一次演讲的内容。①《地下室手记》正是在这样的哲学怀疑中追问“人的意识”以及探索适合表现这种怀疑的艺术手法。

据译者臧仲伦先生所作前序:陀思妥耶夫斯基早在鄂木斯克监狱(1850年1月—1854年1月)就已开始构思这部原名为《忏悔录》的小说了。他在1859年10月9日写给他哥哥的信中就曾提到这部小说的最初构思:“我是在狱中的铺板上,在忧伤和自我瓦解的痛苦时刻思考它的。”②可见《地下室手记》的忧郁风格和作者创作时的心境相投。另据《陀思妥耶夫斯基传》:这部小说的创作思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1863年的一项计划有关,那就是针对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小说《怎么办?》的论战——关于理性主义倡导的共同幸福论。(文后的四个怀疑)③由此总结,这部小说的创作设想大概有四方面:1. 日渐沦丧的社会秩序和个人痛苦带来的“关于人是什么”的思考;2. 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理性主义幸福观”的论战;3. 就是文末讲到的:《地下室手记》是其文学生涯宏伟规划的序曲;4.小说在艺术结构上的开创性探索。

二、复调

我们先从艺术性谈起。小说——包括思想性小说——之所以是小说而不是学术著作,就是因为小说有精巧的结构设计。陀思妥耶夫斯基首先是个艺术家。陀氏笔下人物思想的“不调和”,俄罗斯评论界早已察觉。巴赫金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一种新的艺术结构——复调。复调,就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间不发生融合”④,类似于音乐中的多声部(复调)。这众多的主人公意识,也是在作者意识支配下展开的。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支配”——或者说“设计”——不同于传统小说中的作者支配。巴赫金用“独白体”和“对话体”的语言学结构来加以区别。传统独白体小说中当然也有对话,但这种对话是设计好的对话,会随着情节的进程而逐渐消解,最后融进作者的统一意识中。就像一个人(作者)有意说服另一个人(主人公),一切都在预设之中,看似公平的对话,实为作者的操控。而“对话体”的作者和主人公处于平等的“交锋”状态,因为作者没有“支配”意识,这样的交锋往往没有结果——或者由读者去判断结果。这已经是现代小说理念了,流行于20世纪,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是在19世纪,可见其文学眼光的超前。

在手记中,我们看不出“地下室人”处于明显的道德优势地位,他甚至没有稳定的特征和品格。即便一个人,地下室人也有一个假象的对话对象,他的每句自白,都是和假象者的辩论。所以他的思想充满着矛盾,他常常被自己打败。这里可以看出复调小说中的“支配”只是艺术结构上的“设计”,而不是思想上的支配。传统小说是全权支配:无论主人公是怎样的思想,都在作者的预设之中。艺术结构上的设计,指作者赋予主人公一个相对自由的独立意识(思想)。主人公仿佛一个有自主意识的机器人——当然是由作者建造,所以说它是“相对自由的独立意识”。复调小说中,主人公的意识总是和文本中他人意识相互作用,而作者并不能决定作用的结果。传统哲理小说的作者从动笔时可能就预设了主人公的思想走向。

时代和个体的复杂和矛盾,是复调产生的土壤。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客观观察者,寻找出了一种适应的表现手法——复调。“如果不能正确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观察世界的方式,就不能了解他所看到的东西,思想不过是复调的任务”⑤。其实我们想想,人是混沌的,何以在小说中就善恶分明?世界是多元的,何以在小说中,就变成作者的一元?

三、思想

接下来我们进入小说的思想分析。手记第一部主要以复调的形式论述,在一辨一驳中拷问“地下室人”躁动的灵魂;第二部分从学生时期的回忆开始,围绕“军官、同学和妓女”三则故事展开叙事,最终虚构了一个长期生活在低物质水准下的小官吏的病态形象。

“地下室人”思想发达,孤独敏感,胆怯自卑,强烈的要求人格尊严而不成,终于怀疑一切,并带有“一般破坏性”人格特质。小说结局,“远比他想象的要懂得多得多”的丽莎很快便明白他的侮辱是源于自己的羞耻和巨大不幸,所以并没有受到多大伤害。在此之前的地下室人似乎都没做过什么坏事,但他又说自己是一个有病的人,一个心怀歹毒的人。他清醒地意识到“美与崇高”,却常常反其道行之,甚至从堕落的生活中寻找慰藉与快感。这一切的矛盾都源于不幸带来的异化和折磨,所以他又说:“我心中还时时刻刻可耻地意识到,我不仅不是个心怀歹毒的人,甚至也不是个怀恨在心的人,我只会徒然地吓唬麻雀,聊以自娱”。由于脱离“活的生活”又意识发达,“地下室人”常常在寻找事物的“初始原因”中,变得行动延岩,最终变成了清谈家,并陷入了无休止的怨恨之中。他觉得自己“既成不了好人,也成不了坏人”。这便是地下室人的“混沌”——作者的复调设计。他不想也不能改变自己,本来最后有机会得到救赎,但他却主动放弃了。也许他要一辈子过地下室生活。

关于“人”,黑塞的理解是:人是自然与精神之间的一座既狭窄又危险的桥梁,人只过是一种实验和过度,他是大自然妥协的造物。⑥“近观之下,没有人是正常的”。我们谁不混沌着呢?正如作者在文末的诠释:“他”是现实中的“我们”的一部分,只是文本中的“他”比较极端而已。如果讲区别,那便是“他”是一个怀疑主义者,他怀疑世界,也从不放过自己。如果连怀疑都没有,我们岂不是病得更重?正如作者在文末所说:“我可能还多一些‘活气’”。

《地下室手记》者的怀疑,笔者提炼了四点,其核心观点是:人的“愿望”。

1、愿望不被理性控制

利益能像二二得四被计算得精确吗?最重要的:有一种无法归类的利益即人的愿望和幻想,鬼才知道愿望怎么产生的!凭什么每个人就应该树立某种正常的、品德高尚的愿望?

2、愿望必然会产生

如果人只有理性,意志还有什么用?如果人的愿望可以用公式表达,如果一切都在理性计算之中,那人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3、愿望的破坏性

人类是否害怕建成大厦,而是喜欢建造的过程?只有幸福才对人类有益吗?如果人类不主张幸福,也不主张痛苦,而是主张随心所欲呢?人类史清楚的记载着:人不但喜欢创造,更喜欢破坏!

4、愿望的伪装性

如果活着只是遮风避雨,要水晶宫干嘛?我真的喜欢地下室吗?一切都是虚伪的,令人生厌和装腔作势。

如果说,《地下室手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来几部小说的总序,那总序的核心思想就是由这些怀疑组成;更进一层,在怀疑中探索“地下室人群”“之所以出现以及必然出现在我们中间的原因”。这些伟大的怀疑和探索启示了后世很多文学家和思想家。

参考文献

①《西方哲学史》作者:罗素,译者:丁伟

②《地下室手记》译者序,臧仲伦

③《陀思妥耶夫斯基传》作者:安德里亚斯·古斯基,译者:强朝辉

④⑤《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作者:巴赫金,译者:白春仁  顾亚铃

⑥《荒原狼》作者:黑塞,译者:赵登荣 倪诚恩

你可能感兴趣的:(《地下室手记》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