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创新者都是想做到颠覆前人,然而创新有自己的规律,也有特定的圈套。
有一个词叫 颠覆试创新 大部分人也可能听说过,也可能熟悉。比如iPhone颠覆了传统的功能手机,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
比如谷歌直接向广告主提供服务,颠覆了广告行业。
每一个创新者都做到颠覆了前人,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开辟属于自己的蓝天。但是创新谈何容易,每一步但是都不是拍脑门就能够做决定的,创新有自己的规律,也有特定的陷阱。
我先讲一下创新的误解吧,以便我们对创新更好的认知。有些人觉得创新这事儿很神奇,灵感什么来,谁也不知道,似乎有点像是玄学,这可是人们最大的误解,创新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事 也并非天才的专利,也不是并不神秘,创新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能力。
创新是去研究需求,这个需求一定是要客观存在的,不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苹果手机创始人乔布斯无非就是研究人们对手机的需求,改良了人们用手机的方式,用手指触屏代替键盘笔,他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改变了智能手机。
你看,创新不一定依靠要灵感一现,相反,它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的一环。
关键在于,你是不是能发现这个过程的逻辑,这就需要创新者具有的敏锐的洞察力。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本书《被误读的创新》凯文·阿什顿,被誉为“物联网之父”。他首创了“物联网”的概念,专注于研究自动识别系统二十年,曾在大企业内部发起过影响深远的创新活动,也曾经独立创办过新兴公司。
这本书解析了人类创新史上许多伟大的案例,还原了创新发生的真实过程,讲述了创新的简单和不简单分别体现在哪里,并详细阐述了通往创新的路径、思维和方法。
核心内容:核心思想是打破关于创新要依靠灵感和天才的神话,揭示创新就是一系列循环往复的工作,通往创新的路径只有执着的信念和实实在在的行动。《被误读的创新》,副标题是“关于人类探索、发现与创造的真相”。这本书中文版有365页。我会用八千多字讲述书中内容精髓:打破关于创新要依靠灵感和天才的神话,揭示创新就是一系列循环往复的工作,通往创新的路径只有执着的信念和实实在在的行动。
我们先从一个熟悉的故事讲起。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从海上回国,西班牙皇室授予他很高的荣誉。但是,不少贵族不服气,一次宴会上,有的贵族就直接质疑哥伦布说:“只要出海一直往一个方向走,总会发现那片陆地的。”哥伦布没有直接反驳,而是从餐桌上拿起一个鸡蛋,问在座的宾客:“请问,你们谁能够让这个鸡蛋立起来?”大家纷纷开始尝试把鸡蛋扶直,可一松手,鸡蛋就倒下了。这时,哥伦布拿起鸡蛋的一头在餐桌上轻轻一磕,鸡蛋壳敲破了一点儿,鸡蛋就稳稳地立起来了。在场的宾客一看这么简单,又嘲讽起来:“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哥伦布笑着说:“是没什么了不起的,可是,你们为什么做不到呢?”
哥伦布立鸡蛋的这个故事说明,创新看上去简单,实际上又不简单。我们都想创新,但是很多人摸不到创新的路径。那么,创新是如何发生的?怎样才能做到创新呢?这就是《被误读的创新》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事情。
这本书的作者凯文·阿什顿被誉为“物联网之父”,他首创了“物联网”的概念,专注于研究自动识别系统二十年,曾在大企业内部发起过影响深远的创新活动,也曾经独立创办过新兴公司。这一系列技术研发和商业运作的经历,让他对创新有了实际又深刻的理解。他汇聚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人生经验,出版了《被误读的创新》这本书。书中解析了人类创新史上许多伟大的案例,试图揭示创新的真相。这本书一经问世,就在商业、科技、管理以至艺术等领域引起了众多关注。
介绍完这本书的作者和基本情况,下面我就为你来详细讲述书中内容。我们主要来聊聊三个重点:第一个重点,创新看上去简单,体现在哪里?作者告诉我们,创新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创新的方法只是普通的方法,思考的过程就像散步一样平平常常;第二个重点,创新的困难体现在哪里?既然创新很寻常,那为什么创新不是随随便便发生的呢?毫无疑问,创新自有它的难处。作者提出,只要创新,就会处于逆境,一次次的失败和全世界的抗拒会让人很难坚持下去;第三个重点,创新的路径是什么?作者给了我们三个关键词,初心、动力和行动。只有保持初学者的心态,挖掘创新的内在动力,同时坚定不移地去行动,才能到达创新的彼岸。
我们先来说说创新简单在哪里。我们通常认为,创新是很神奇的事,只有天才才有可能创新,创新需要特殊的思想和灵感。但是作者却说,这些都是误会。真相是,创新不是魔法,不是天才的专利,也跟灵感没太大关系,创新不过是执行和工作。
天才作曲家莫扎特曾有一封流传很广的信,信中记录了莫扎特音乐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被描述为“点燃灵魂”的过程,莫扎特通常在一个人想象的空间里完成杰作,那些美妙的乐章完整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他只需要一气呵成地记在纸上,伟大的作品就诞生了。这封信曾经被多次引用,用来解释创造的神奇之处。但是后来,人们证明这封信是被伪造的。从莫扎特写给他父亲、妹妹等家人的真实信件中,我们会看到,莫扎特需要依靠钢琴或其他乐器来写乐谱,作曲的过程中会经常卡壳、修改甚至重写,他会不断地思考节拍、旋律。总之,创作的背后不是靠才华、靠想象,而是大量的工作。
长期以来,关于创造的神话阻止了我们这些普通人去尝试创新。我们总是以“太难了”“我做不到”为借口,拒绝创新。这背后的根源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被种下了一个坏果实,误以为只有少数特别的人才有能力创新。这本书首先要传递给我们的观点就是,创新是每个人都有的能力。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叫做“天才基因实验”。上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刘易斯·特曼耗时近40年,发起了一场“天才基因实验”,这个实验试图证明天才基因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斯坦福·比奈智商测试,把儿童的智商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经过持续的跟踪,他发现那些天才儿童确实有很多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但是也有很多人从事的工作很普通,甚至有些靠政府救济为生。而且,还有两名儿童被排除在天才儿童之外,一个叫威廉·肖克利,另一个叫路易斯·阿尔瓦雷茨,但这两个男孩长大后都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最终,特曼被迫承认,创新的成果与智力的水平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天才不是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
创新能力分布在所有人的身上,就像我们都会说话和走路一样。当然,每个人的创新能力有大有小,但是能力大小的差异绝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大,没有一道鸿沟可以把天才和普通人隔开。
现在我们知道了,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创新,创新不是少数人的专利。那么另一个疑问随之而来,既然创新不一定发生在特定人群里,那么,创新是不是一定会发生在特定的时刻呢?比如说,灵光一闪的时刻?或者像书中所说的,叫做“啊哈!时刻”?我们先不给出答案,来听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都非常著名。
第一个故事,是阿基米德洗澡发现浮力的故事。两千多年前,希腊国王请工匠为自己打造了一个纯金的花环。可是国王总担心自己被骗了,怀疑工匠在花环中掺入了大量的银。他就去请教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时候发现,身体越沉到水里,溢出的水就越多。突然,他灵光一现,光着身子跑出来大喊:“我发现了!我发现了!”于是他请工匠做了两个与花环同等重量的物体,一个是纯金的,一个是纯银的,然后把这两个物体和花环分别浸入水中,测量它们排出的水有多少,最后发现这个花环是金银混合物。阿基米德还因此发现了浮力原理。
这个故事太有名了,以至于人们都不去关心它是真实的还是杜撰的。作者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大概率是杜撰的,它是一个罗马建筑师在时隔两个世纪以后才讲述的,而且伽利略早已指出了这个故事隐含的谬误:纯金、纯银和金银混合物的排水量差异太微小,很难测量出来,而且表面张力和残留在花环上的水都会造成误差。阿基米德不太可能从洗澡溢出的水来获得这种灵感,所谓的“啊哈!时刻”其实是后人的想象。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化学家奥古斯特·凯库勒在梦中发现苯的环状结构,这个故事也经常被人们拿来证明创新的灵感。凯库勒说,他正在打盹的时候,眼前出现了很多关于结构的幻觉,其中有一条蛇在运动中咬住了自己的尾巴,然后保持这个形态旋转。凯库勒像触电般清醒过来,把这个灵感用于苯的结构研究,最终发现了苯的环状结构。梦境启发灵感,极大地增加了这项研究的浪漫色彩。但是,人们忽略了凯库勒原话中用的词是“半睡眠”或者译为“遐想”,他并不是真的在梦境中。与其说这是灵感、顿悟,不如说这是他长期思考之后,排除了各种可能性,选取了一种新的可能。
第一阶段
打破了这些关于灵感的传说,作者告诉我们,创新不靠灵感,思考的方式不存在飞跃,而是一系列连续的步骤。思考就像走路一样,就好像不存在“创造性走路”一样,“创造性思维”根本上是个伪命题。
创新所需要的思考是常规的、连续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乔布斯创造苹果手机的案例。我们都知道,苹果手机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创造过程并不是飞跃式的。乔布斯是这样思考问题的:在当时,智能手机很先进,但是它也很难使用,因为它总是带着一个键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需要一个大屏幕和一个鼠标。但是我们不愿意把鼠标带来带去,那样会很麻烦。替代方案是用触屏笔。可问题又来了,触屏笔很容易弄丢。该怎么办呢?乔布斯想到了,干脆用我们的手指。这就是触屏手机的想法产生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乔布斯总是在提出问题、解决它,然后重复。他不断地在问自己,为什么这样行不通?以及,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是这些连续的步骤促成了苹果手机的创新。
剖析创新的思维过程,我们发现,不需要非同寻常的思想飞跃,普通的思考方法就够了。关键问题不在于思考的步子迈得有多大,而在于思考的步骤是不是足够多。
刚才我们讲完了这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创新简单在哪里?作者告诉我们,创新的简单在于创新能力属于每个普通人,创新的思维过程也是寻常的思维,并没有什么神秘和特殊的地方。
第二阶段
下面,我来为你讲述创新的困难体现在哪里。创新的过程中会出现种种逆境,失败和抗拒,是两个最大的障碍。首先,创新是个迷宫,处处遇见失败。作者提出,创新的路径是由许许多多的步骤组成的,这些步骤不是直线的、也不是曲线的,而是像迷宫一样。创新就是走迷宫,这个过程中大多数的转弯都是失败的,大多数的努力都没有明显的进步。
我们来听一个例子。众所周知,在医学领域,癌症是一座难以攻破的大山。无数医学研究者尝试用不同的思路攻克这一难题。上世纪70年代,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朱达·福克曼在研究中发现,血液的供应让肿瘤得以生长。他就提出了一个对抗癌症的设想,就是通过切断肿瘤与血液相连的通道来破坏它,中止肿瘤的血液供应,来防止肿瘤生长和扩散。福克曼将这个理论命名为“血管再生”理论。
为了证明这个理论,福克曼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和无数次的失败,以至于他把自己的工作描述成“一系列反复的失败”。这个反复失败的过程持续了近20年,在这20年中,他的研究遭受了医学界的种种冷遇,同行们认为他的研究不是科学,而是幻想。直到90年代,福克曼的实验室在老鼠身上完成了成功试验,通过抑制血管再生而根除了肿瘤。此后,血管再生理论被应用到临床医学,逐渐成为治疗癌症的一种有效疗法。在“创新迷宫”中徘徊多年,福克曼一度很纠结,“坚持”和“固执”这两个词有什么分别,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你成功了,人们会说你是坚持不懈;但如果你没有成功,那你就是固执。
尽管创新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次次失败,但是作者认为,失败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成功的必要积累。有些步骤虽然看起来是倒退,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坚持就会把一切变成进展。最后的成功,就是一系列失败升华的必然结果。创新的难处不仅在于会遭遇失败,而且在于,创新永远伴随着抗拒。人类对新事物的渴望有多大,对新事物的恐惧就有多大。“好想法会受到鼓励”,这只是个美好的幻想,现实不是如此。创新从来都是不受欢迎的,每个从事创新工作的人,都要面临现实世界的巨大抗拒。
这本书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19世纪,在奥地利维也纳,大量的妇女和婴儿在分娩期间失去生命,致死原因是产褥热这种疾病。产科医生塞麦尔维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如果医生在接生前洗手,就会有效避免产褥热,降低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他的行为因此拯救了数百名妇女儿童的生命。但是,当时的主流观点是,医生的手是不可能携带疾病的,“医生的手都是绝对干净的”。塞麦尔维斯无法证明医生洗手和挽救产妇生命之间有什么联系,他只知道这样做真的能救命。由于塞麦尔维斯的提议挑战了两千多年的医学信条,整个医学界强烈抵制他。几年后,原本前途光明的塞麦尔维斯失去了工作,患上了心理疾病,最终死在精神病院里。他死后不久,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解答了这个问题,发现了微生物活体可以引发很多疾病,这就是著名的“细菌致病论”,它证实了塞麦尔维斯的做法是正确的。
作者提出,创新是对旧事物的渗透,是挑战教条,就好比是现实的鞋子里的一块石头,让人们感到说不出的难受。为什么人们会抗拒创新呢?因为一旦出现新事物,我们大脑中的海马体很难找到匹配的记忆,海马体会将这种不熟悉的信号发射给大脑的另一个部位“杏仁核”,“杏仁核”是驱动我们情绪的神经元,它会使我们感觉到不确定性,进而引起我们的反感。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会尽可能避免这种不确定性,所以人们更喜欢熟悉的事物,排斥陌生的新事物。
那么,该如何应对创新的困境,逃离创新的迷宫呢?作者告诉我们,创新的人必须预见到逆境,坦然地接受失败和抗拒。不要把抗拒理解为一种人身攻击,而要看到,拒绝也是一种信息。比如,福克曼早期的批评者认为他只是发现了炎症,而不是血管再生理论,福克曼就通过实验排除炎症的可能性。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塞麦尔维斯面对抗拒,他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拿出更充分的证据,比如努力去证明洗手和死亡率之间的联系,如果他去做了,那么发现细菌的可能就不是巴斯德,而是他。他可能不会失业、丧命,他的成就也不限于挽救几百人的生命,而可能是数以千万计。我们要看到,拒绝不是人身迫害,而是促使我们进一步加深认识,提出更多的证明。排除拒绝的那些“毒素”后,剩下的就是有用的信息。讲到这里,我们已经明白了创新的简单与不简单。创新的不简单,主要是面临失败和抗拒,创造者必须坦然地面对逆境,接受拒绝,拿出更充分的证据,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最后,我们来聊一聊创新的路径。作者给出了三条重要的路径,一条是保持初学者的心态;一条是寻找创新的内在动力;还有一条是重视行动胜过重视语言。下面我们来分别看看这三大路径。
一条路径是永远保持初学者心态。在这里,作者提出了“无意视盲”的概念。“无意视盲”,是说我们事先预设的一些观念,导致我们的观察有盲点,我们看不到那些事实上存在的东西。就像福尔摩斯的那句名言:没有什么比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更有欺骗性。让我们用一个小实验来说明这个概念,这个实验是关于过街小丑的实验。研究人员让一个骑着独轮车的小丑通过路口,然后询问经过路口的人们,是不是看到了小丑。结果发现,每4个边走路边打电话的人里,就有3个完全没有注意到小丑。当他们回头看时,自己也吓了一跳,没办法相信自己竟然无视了他。
再来说说一个著名的案例。上世纪80年代,病理学家罗宾·沃伦和胃肠病学家巴里·马歇尔共同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这种细菌几乎存在于所有患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或胃溃疡的病人身上,是导致他们患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两位学者因为这一发现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有趣的是,其实很多医生、病理学家都在显微镜下见到了幽门螺旋杆菌,但是当时的医学教条是,胃里是不可能存在细菌的。医学界相信“胃里没有细菌”的观点,所以尽管很多人都见过幽门螺旋杆菌,但是只有罗宾·沃伦和巴里·马歇尔相信它的存在。其他人只看到了教条,而看不到细菌。
这就是“选择性关注”。“选择性关注”是“无意视盲”的另一种表述,我们盲目地不去留意的事物,往往是创新的萌芽。创新,需要克服“无意视盲”和“选择性关注”。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永远把自己当作一个初学者,保持初心。在初学者的视野里,事物存在很多的可能性,而不是没有多少可能性。我们要看到新的问题,注意到可能被忽视的事物,那么就不要预设任何事情,不要去做主观臆断。就像作者说的,要把确定视为敌人,将怀疑当作朋友,因为确定感就是一种逃避,逃避自己出错的可能性。
除了保持初学者心态,创新还有一条重要路径,就是寻找创新的内在动力。我们通常以为,激励能促进创新,增加创新的动力。但是作者却说,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外部的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创新,有时还会抑制和削弱创新。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哀叹,出版社的期望带给他巨大压力,他说每天没完没了地为了订单在工作,他为此而创作的小说只能说“还过得去”,但不是真正的好。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这样的创作生活感到厌恶,他形容这种生活叫做“地狱般的折磨”。同样地,美国著名导演、编剧、演员伍迪·艾伦在他的演艺生涯里,极力避免外部评价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他曾经三次获得奥斯卡奖,但是没有参加任何一场颁奖典礼。不仅如此,他还不去读任何对他的评论,甚至没有把自己制作的电影都看完。伍迪·艾伦说,奖项会削弱他的作品质量。他每次创作的时候,感觉就像是吃一顿自己精心烹饪的饭菜,这种烹饪是为了自己吃,而不是为了招待客人。
作者认为,太在意外部激励的人,容易产生一种“创作障碍”。“创作障碍”,其实就是创作者缺乏动力的一种表现。“创作障碍”的本质是,创作不出令“他人”满意的作品。创新的无能感大多来源于担心他人的眼光。所以,必须认识到,创新的动力唯一来源于内在动机,而不是外在的期望。
那么,怎么寻找创新的内在动力呢?作者认为,内在动力主要来源于选择。按照自己的选择工作会更大地激发人的创造热情。要是按照外在的期望工作,我们被委托了确定的任务,接受期望中的回报,就很难调动自己创新的动力。解决办法就是,“以我为主”,主动选择自己的领域。同时,发掘创新的动力,一定不能被动等待。伍迪·艾伦就说,永远不等待灵感,必须二话不说着手去做。只有强迫自己开始,才会找到内在动机。在开始很久以后,你会积累足够多的可供选择的材料,这样才能继续选择和创造下去。
讲完了创新的第二条路径,我们来看创新的第三条路径——重视行动,而不是重视语言。在这里,作者着重从打造创新型组织的视角来阐述。我们先来讲一个故事,故事是关于美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的发明。
二战期间,美国空军将研发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的任务委托给“臭鼬工厂”。“臭鼬工厂”是人们熟悉的创新型组织,在当时是专门为研究航空技术而成立的工程师团队。刚从学校毕业的凯利·约翰逊加入了“臭鼬工厂”,刚来到公司,他就毫不留情地批判了前辈们做出的飞机。一个新员工如此放肆无礼,通常来说,上司都会难以容忍。约翰逊的上司霍尔·希巴德第一反应就是想把这个新员工直接解雇。但是,冷静下来以后,霍尔·希巴德决定给约翰逊一次机会。他对约翰逊说:“你批评了前辈们的工作,那为什么不试试看,自己是不是能把飞机做得更好?”凯利·约翰逊接受了这个提议,经过几十次的实验,他最终用一个“双垂尾”的方案解决了飞机的平衡问题,使这架喷气式战斗机试飞成功。
作者认为,“臭鼬工厂”的上司霍尔·希巴德体现了一个创新型组织的领导应该具备的品质,那就是“在智力上很有安全感”。他在智力上很有安全感,所以不需要向下属展示自己有多聪明,而是尊重事实和实验,让下属证明给自己看。创新型组织最有力的一句话就是——证明给我看。
作者进一步提出,创新型组织应该重视行动胜过重视语言,重视合作胜过重视等级。这里也举个例子来说明。美国的一位工业设计师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叫做“棉花糖挑战”。他让不同的团队去挑战同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就是用二十根意大利生面条、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一根一米长的胶带和一颗棉花糖,来打造尽可能高的、承受棉花糖重量的独立结构。实验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表现最好的团队是五六岁左右的儿童组,而表现最差的团队是人们认为精英的商学院大学生。原因是什么?实验的组织者发现,一个原因是,孩子们用行动去思考,不花时间去事先讨论、开会、计划,而是着重于搭建、试验。但是成人在行动前一定要思考,花精力谈论、计划,结果用在解决问题上的时间却很少。另一个原因在于,孩子们是直接投入合作,像一个共同体一样创造。而成人小组必须要划分等级,在领导地位的争夺上就浪费很多时间。
作者告诉我们,谈话和开会很多,不是创新型组织应有的特质。重视分等级的组织是“办公室政治”主导的组织,它一定会扼杀创新能力。创新型组织应该是花很少的时间去计划,花更多的时间去尝试。同时,组织内部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很少把精力消耗在等级和规矩上。
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今天为你分享的内容。首先,我们说到了创新简单在哪里。创新的简单,是因为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能力,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思维方式。不需要天才,不需要灵感,只需要踏踏实实的工作。第二,我们谈到了创新难在哪里。创新的困难,主要因为它会面临失败和抗拒,只有坦然面对逆境,才能坚持下去,走出创新的迷宫。第三,我们说到了创新的路径。作者给出了三个关键词,初心、动力和行动。要保持初心、看到多种可能性,发掘创新的内在动力,少谈论、多行动,你就会增进创新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