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理论和弗洛伊德理论区别在于:
弗洛伊德强调生物因素,埃里克森更注重社会环境因素。
上篇文章我们了解了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和他的理论中的前两个阶段,今天,我们主要讲一下,第三和第四阶段。
第三阶段
(约4——6岁):
发展任务与危机——主动性与内疚
自我品质——目的品质
这个阶段对应弗洛伊德的性器期。
这个阶段,孩子们的智力和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也开始明白了一些事物的因果逻辑,比如说不遵守交通规则就容易发生事故,努力做一些事就会有回报等。
他们的语言表达更为精确、流畅,思维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也开始进一步的探索。
他们在不断的探索自己能做什么,会主动学习系纽扣,做一些简单的家务等。
如果他们做好做对了一些事情的时候,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扬和支持。
在做错一些事的时候,能让他们从中体会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并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
那么,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健康的独创性意识,发展出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进一步形成目的品质。
如果父母或老师对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意性行为不屑一顾,或者经常嘲讽他们,他们就会在行动前考虑再三,影响他们进一步的探索。
比如家长说“你怎么回事,这么小的事情都做不好”,或者说“算了,你太慢了,还是我来帮你做吧”,此时的孩子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不自信,认为自己很无能,拖累了别人,会产生内疚感。
这样,他们以后会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隘环境中,也就是听命于家长来安排他们的生活。
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只要孩子获得的主动性体验胜过内疚的感受,就会形成目的品质。不可追求完全没有内疚感。
所以,家长在孩子们提出无理要求时,也要“温柔的坚持”自己的立场,孩子们犯错时也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注意这个阶段要和第二阶段区分开来,第二阶段的孩子们 (1——3岁)认为“我是我身体的主人,我就做我自己”,比如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大小便。但第二阶段是没有第三阶段的内疚感的。
而第三阶段的孩子们更倾向于认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能做什么”。
第四阶段
(6——11岁):
发展任务与危机——勤奋与自卑
自我品质——能力品质
这一阶段对应弗洛伊德的潜伏期。
这一阶段,孩子们进入了小学,开始系统的学习各种技能。
他们对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奖励和惩罚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能看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也理解了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不满情绪,偶尔会和家长对抗,家长们也开始感觉到孩子没有以前听话了。
孩子们在做学校的作业、参加各种兴趣班以及完成各种任务时,靠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得到周围人的认可。
如果在成功时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扬,在失败时能总结经验教训,得到支持和鼓励,他们就会更加的勤奋,从而发展出勤奋的品质。
如果:
尽管他们成功了,可无法让家长满意;
他们虽然很努力,但结果不尽如人意;
根本不想努力。
那么,他们会因结果得到负面评价,从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导致自我评价偏低,产生自卑感。
埃里克森认为,能力强调的是儿童获得的勤奋感胜过自卑感,就能获得能力品质。
所以,家长们要在这个阶段给孩子们一些合理的期待,不能忽视,也不能要求过高,这样更容易培养出孩子的能力品质。
下次开始讲埃里克森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