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在西方:曾遭遗弃,如今凭中医再度翻红

2016年里约奥运会,菲尔普斯第一次带着“深红色的神秘纹身”出现在公众面前,歪果仁都以为他前天晚上是压着金牌睡觉的……

然而,我们见多识广的中国人就呵呵呵了……

“拔罐疗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是传统医学中非药物疗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从民间澡堂到专业诊室,“拔火罐”在我国的普及程度令人叹服。

以至于网友们见到好看的背,就会感慨:“这么好看的背,不拔个火罐可惜了”。

但是,你知道吗?“拔罐”并非中国独创!

据可考证的记载,东西方传统医学中,几乎是同时出现“拔罐”,但“罐”命不同,发展境遇大不一样。

1.拔罐在西方:用来放血

在西方古医学中,拔罐被叫做杯吸。牛角杯、玻璃杯在都曾是杯吸的主要工具。

最早的拔罐出现在距今3200年前的古希腊,主要是用来放血。

在西方传统医学的观念里,人生病是因为体内血液太多,所以人想健康,就要多放血。

操作的方法是,找个肉多的地方划一刀,然后在伤口上拔一个罐子,通过罐内吸力,来阻止伤口愈合,加大放血量。

放血疗法最著名的案例,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

某一天他感冒了,却坚信放血能治百病,三次放血后,当天死亡。

随着“西方现代医学”的发展,放血疗法被证实无效,反而会增加死亡率,所以逐渐退出西方世界,作为工具之一的拔罐也随之消失。

2.拔罐在中国:传承有序

中国古法的拔罐,从来不是为了“放血养生”,更多是用来处理外科创口、吸除患处脓肿的。

2200年前,秦汉《五十二病方》中便记载,古人用空牛角来吸住痔疮,方便进行切除。

电视剧《芈月传》中公子荡被杀人蜂蛰,太医令主张用拔罐吸出毒血。

东晋人葛洪,在其所撰的《肘后备急方》中。提到用“角法”治疗脱肿,所用的角为牛角。

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又出现了“竹罐”。到宋元时期,“竹罐”已完全代替了“兽角”。名称也改称“吸筒法”。

操作也有变化,先将竹罐在按方配制的药物中煮过备用,需要时,再将罐煮热后,拔在穴位上,以便发挥吸拔和药物外治的双重作用。

至清代,拔罐法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工具又进行一次革新。出现了陶土烧制的陶罐,规避了“竹罐”吸力差、易燥裂的特点。

并且还开始用于治疗内科疾病,比如通经活络、祛风散寒等,并正式提出了“火罐”一词。

3.拔罐在21世纪:再度翻红

最近几十年,中式拔罐发展迅速,普及世界大众。除了运动员,美国的明星们也热衷于拔罐。

影后Gwyneth Paltrow、Jennifer Aniston、比伯等都晒出过身上的火罐印儿,对这种在中国发扬光大的治疗和恢复手段赞不绝口。

一位在德国柏林开诊所的中国人表示,每天都有10多位顾客来“拔火罐”,从年轻人到老人都有。

他们认为这可以减轻疼痛、关节炎、脂肪堆积、肌肉酸痛,防止风湿、哮喘、肾功能衰竭和腰痛等问题。

拔火罐在国外和针灸一样,堪称奢侈消费。

美国,一次时间在45分钟火罐服务平均价格25~60美元(约合人民币160~400元)

德国则要50~80欧元(约合人民币370~600元)

此外,在德国,网上售卖的“拔火罐套装”销售火爆,一套24件火罐套装售价20欧元,书店也能买到诸如《拔火罐和刮痧》等书籍。

很显然,“拔火罐”虽非中国独创,但是在中医经络、穴位的理论支持下,得到了充分发展。

目前,市场上还出现了抽气拔罐法,将不易控制的明火燃烧为简易抽气泵,接通吸引器抽成负压,使罐吸着于皮肤上以治疗病痛。

这种拔罐法吸附力较强,并可随时调节或测量负压大小,还可避免烫伤。

搭配草本精油,可以放松深层肌肉。

“拔罐”在西方被遗弃,在中国,却可以建立在理论基础上,得以继承和发展。并成为中医特产,再次走向世界。

我们欣喜于世界的接纳与认同。但中医无国界,技术有归属。

拔罐、刮痧、针灸作为中医保留下来的瑰宝,走向世界的同时,必须争取话语权,筑牢“防火墙”,烙上“中国印”,让中医姓“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拔罐”在西方:曾遭遗弃,如今凭中医再度翻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