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很早就提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因此我们不可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渴望彼此之间建立关联,渴望归属感,渴望得到他人的好评。

但是,当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人疲于应付时,我们应该如何做到游刃有余?在追求被人认可的路上,我们又是怎样一步步扼杀了内心的自由?

社会性动物→复杂人际关系→遏制内心的自由

世界及其简单,人们可以随时获得幸福。

从前,有一位住在古都郊外的哲人,他认为: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但是,一位青年对这种观点十分反感,因为被诸多烦恼缠绕的他,根本毫无幸福感可言。于是,他前去拜访这位哲人,目的就是与哲人辩论,希望能令哲人收回自己的主张。

哲人对青年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用十分谦逊的态度认真倾听着他的心声。

青年认为,世界只有在孩子的眼中才是简单的,而人一旦长大,就会被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困扰,被工作、家庭或社会责任所牵绊,各种孩提时代无法理解的社会问题也会摆在我们眼前,这样的世界,怎么会是简单的呢?

哲人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世界并不复杂,是人们把它看得复杂而已。如果你自身发生改变,世界就会恢复其简单状态。问题是你需要改变的勇气

然而,青年恰好因为不能改变自己而苦恼不已,他认为自己可以驳倒哲人,同时又期望哲人能说服自己。

自从邂逅了“另一种哲学”以来,哲人的内心一直在等待这样的年轻人出现。漫漫长夜,哲人邀请青年进入书房,向他解释什么是另一种哲学。

在20世纪初,阿德勒根据自己的理论创立了“个体心理学”。他的心理学与希腊哲学一脉相承,正是哲人口中的“另一种哲学”。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他的观点建立在理解人性的基础之上,具有极强的前瞻性。现代很多著作中,都借鉴并体现了阿德勒的思想,如**戴尔·卡耐基所著的《人性的弱点》、史蒂芬·柯维所著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等。

青年第一次听说阿德勒的思想,心中有很多想不通的问题。于是,他开始了与哲人的辩论。

首先,针对哲人的“人可以改变”的观点,青年认为,人即使期待改变自己,也很难实现。比如,青年的一位多年闭门不出的朋友,他非常害怕到外面去,只要走出房门就会全身发抖。这位朋友很希望过正常人的生活,但根本无法改变自己的现状。

所有人都认为,这位朋友无法走出家门是因为曾经受过心理创伤。但在哲人看来,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就会陷入“原因论”,即认为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并且根本无法改变。

相反,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也就是说,青年的那位朋友无法走出家门,是因为他先有了“不想出去”的目的,所以才制造出不安的情绪。

一个人的真实感受怎么可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青年完全无法接受哲人的“目的论”,便向哲人提出了质疑。

为了向青年解释“原因论”和“目的论”的区别,哲人举了一个例子。假设有人因感冒去看医生,如果医生仅仅告诉他感冒的原因,而不给他提供治疗,显然病人是不会满意的。

同样的道理,立足于“原因论”的精神科医生,会向前来咨询的人指出,他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过去的事情,或是将矛头指向原生家庭,然后简单地安慰他“错不在你”。这种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创伤学就是“原因论”的典型。

青年总算听明白了,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地否定了心理创伤。不得不说,这一点具有划时代的创新意义。阿德勒说,我们并非因为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的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

分析自己某种行为背后的真实目的

'人不受感情支配'➡'人不受过去支配'

青年反驳道,难道您认为我的朋友是乐意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吗?如果说他有“不出门的目的”,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哲人提醒青年站在父母的角度想一想。如果孩子总闷在家里,父母会怎么办?当然会非常担心并想方设法帮助他回归社会。

只要他把自己憋在房间,就可以一直得到父母的关注和小心翼翼地照顾。相反,只要踏出家门一步,他就会沦为茫茫人海中的平凡人。

因此,他虽然心有不甘,也并不幸福,但这的确是按照自己的“目的”而采取的行动。当然,我们大家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

青年还是无法接受这个颠覆常识的观点,为了反驳哲人,他又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有一次,他在咖啡馆看书时,服务员不小心把咖啡洒在了他的身上,他忍不住大发雷霆。

人不可能无缘无故愤怒,青年对哲人说道,无论如何,这都是“原因”导致的行为吧?

哲人说,很简单,因为你需要震慑犯错的服务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便制造出了愤怒的感情。你感觉讲道理太麻烦,所以想用更加快捷的方式使对方屈服。作为相应的手段,你才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

“把愤怒当作手段”这样的言论对青年来说简直匪夷所思,他指责哲人否定人类的感情,否定人性,是不折不扣的虚无主义者。

哲人回答道,我并不是否定感情的存在。任何人都有感情,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如果你说“人是无法抵抗感情的存在”,那我就要坚决地否定这种观点了。

我们并不是在感情的支配下而采取各种行动。而且,在“人不受感情支配”这个层面上,进而在“人不受过去支配”这个层面上,阿德勒心理学正是一种与虚无主义截然相反的思想和哲学。

人只受自己现在的思想支配

想要变成其他人?悦纳目前的自己,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不断向前迈进

明白了这点,青年又提出,他有一位非常开朗外向的朋友,按照哲人的主张,他可以变成他朋友那样的人吗?

其实,青年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变成别人,但他讨厌现在的自己,他认为如果变成朋友那样就会很幸福。

哲人说,几乎没有人能坦然回答“喜欢”自己。但是,至少我不想变成别人,也能悦纳目前的自己。如果你不能感到幸福的话,那就不要一直这样止步不前,不断向前迈进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往往将自己的不幸归结于世界的不公,一味地关注自己“被给予了什么”,而没有考虑“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来更新自己的人生。

在青年看来,无论如何,因为人种、国籍、民族或家庭的差异,这个世界就是存在天生的不幸

当你开始爱自己,别人才会来爱你

下定改变生活方式的决心,勇于改变,跳出舒适圈

但哲人并不承认这一点。他说,如果你感觉不到幸福,甚至想变成别人,那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

这是什么谬论啊!青年忍不住站了起来,对哲人怒目而视。哲人示意青年坐下,并解释道,外部因素可以产生极大影响,谁也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和过去,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却是自己主动选择的。

你既然认为自己是不幸福的人,甚至想要变成别人,那为什么还是没能改变呢?那是因为你不断地下定不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决心。

改变后的未来难以预测,也可能更加痛苦和不幸。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所以,一个人之所以不幸,不是因为过去或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缺乏勇气,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青年好像明白了一些,他总结了哲人的观点,那就是:世界很简单,是人的主观作用让它变得复杂。心理创伤并不存在,因为人是可以改变的。而人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身不断下定“不要改变”的决心,因而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勇敢的下定改变的决心,勇敢的去获得幸福

这里是【探索自己行为模式---《被讨厌的勇气》】的第一章的解读和一些思考,对“就是因为以前XXX,现在我才XXX”、“要是我也能像XXX那样子就好了”等常见想法背后的思维模式进行的一些探索,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学习,共同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讨厌的勇气》---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