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善良

很多家长担心如果教育孩子善良,将来吃亏怎么办。其实科学已经告诉我们不用担忧这一点。

万维钢老师在讲博弈论的时候提到了一项研究:

1980年代,密西根大学的政治学家罗伯特-阿克赛尔罗德(Robert Axelrod)组织了一个博弈竞赛。博弈内容就是囚徒困境(也就是合作和背叛的策略),他邀请了很多著名的博弈论专家参赛, 参赛者会提出各种策略算法(比如永远合作,永远背叛,或者随机性的50%合作或背叛等等),然后所有的算法被输入电脑进行PK并统计结果,从而选出最优策略。

最终胜出的策略为"Tit for Tat", 中文一般翻译为“以牙还牙”,这个策略是:不管跟谁,第一轮我都选择合作。第一轮过后,我就复制对手上一轮的做法,也就是说如果对手第一轮和我合作,那我就继续和他合作,直到对手先背叛我,我再背叛他,如果对手第一轮背叛我,那我从第二轮开始就背叛你,直到对手某一轮先跟我合作,我再在下一轮选择合作。

说起来挺绕口,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或者“先礼后兵”。

后来由于这个策略在现实生活中的容错性比较低,博弈论专家又提出了一个改进版本:对方背叛我一次,我继续选择合作;只有当对方连续背叛我两次,我再报复。

这个最优策略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对待陌生的世界,应该保持善良的心去选择合作(或者帮助),即使起初收到了不好的反馈(比如背叛,伤害),也应该去宽容(这是一种容错机制),但是也不要一味纵容对方的伤害,必要时当断则断。

这是科学给善良的背书,所以培养孩子的善意,绝对没错,只是需要引导他们适度使用自己的善意。

另外,这项研究在PK这些策略的时候进行了多次试验,这个最优策略也是需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实践才能明显看出优势,也就是说,要给善良一些时间。这也让我想起一句话:“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所以培养孩子的善意,要有信心和耐心,孩子的温度,一定会决定他未来的高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博弈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