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互联网人,你知道什么是“幸存者偏差”吗?

以下内容来源于---高三零班 互联网终身学习群 “苹果” 同学

近几天,各大社交平台都被巴黎圣母院被烧的新闻刷屏了,我一向不喜欢追热点,都是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不过,这次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各大平台对于这次大火事件的评论带着很明显的平台特性。

比如微博,大部分网友是在惋惜、哀痛这一伟大文明的毁灭;微信朋友圈大片地出现“卡西莫多失去了他心爱的姑娘,也终于失去了他心爱的钟楼”这种文艺的表达;而知乎则保持一贯的知识分子调性,从钟楼的建筑风格到《巴黎圣母院》电影的评析等。

还有人发现,在今日头条上是一片的叫好声,狭隘的民族主义展现得淋漓尽致......

为什么各个平台内部的舆论观点都呈现单一化呢?今天我来谈谈一个词“幸存者偏差”。

第一次知道这个词,是来自于一个朋友转发的一篇文章。幸存者偏差又叫“幸存者谬误”,反驳的是一种常见逻辑谬误,即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之后的结果,忽略关键信息。

“幸运者偏差”的统计概念,最开始是来自于二战期间。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很多时候你统计的数据与你要调查的结果没有任何联系,甚至与你要调查的结果正好相反。

而在这些平台上舆论的一致性,大概也是幸存者偏差造成的。可能在头条,认为“烧得好”的观点是主流,内心并不这么认为的用户则保持沉默了,再加上自媒体推波助澜,发展到最后就变成了“头条用户都觉得烧得好”;而在微博上,也有人想表现出冷漠,但看到大家都在话题下面表达哀痛,自己也就不说话了。这便是“沉默的数据”。

举几个例子。

(一)

我是村里为数不多读了大学的人,如今在深圳工作,工资不算高,每次回家我家亲戚就会不咸不淡地说,村里谁谁谁在上海买房了,看来初中毕业的比你们这些大学生还厉害哦。为什么亲戚会有这种感觉呢?其实,这是因为对于高学历者,普通人既会关注成功的人,也会关注那些没成功的人,并且高学历却落魄的人尤其受关注,容易被当做新闻报道;而对于低学历者,普通人往往只关注成功者,忽视了广大学历低又没成功的人。正是因为忽视了这些“沉默的数据”,才产生「读书无用」这种错误结论。

拿地铁来说,在早高峰和晚高峰的时候,我会想,这么多人坐地铁,地铁局得赚多少钱呀。

但其实,地铁每条线光是开发的投入就需要上百亿,再算上其他的人工、日常运营与维护费、银行贷款的费用,远不是通过客流量的票价就可以回本的。而且地铁是国家民生工程,相当于公益项目,票价不能过高。所以地铁入不敷出就成了常态。

上班族之所以认为地铁总是人满为患,是因为每次他们都在客流量最大时,比如早、晚高峰期乘坐地铁。但地铁客流并不是稳定的,很多时候“空车”现象也并不少,只是那时候大多数人都在上班,并不知情罢了。

(二)

还有一个很生活的例子。前阵子有朋友和我抱怨,自己都25岁了,还没有男朋友,做着一份工资平平的工作,自己很焦虑,不知道未来在哪里。我问她,你的焦虑仅仅来自哪里?她说,身边的朋友升职的升职,结婚的结婚,买房的买房,生孩子的就天天在朋友圈晒娃,从他们的生活中能看到一种“稳稳的幸福”。你看,她的焦虑来自身边的朋友,或者说,朋友圈。可是朋友圈也是发的人筛选过的,绝大部分人只会把好的一面放在朋友圈,所以你看到的也是他们生活里好的一面,自动忽略了他们也会有不开心、不顺利的时候。这是典型的被幸存者偏差误导的情况,也是为什么大家很容易羡慕别人的原因----“过分放大别人好的一面”。

我还想起前段时间很火的鹿角巷奶茶店和星巴克的猫爪杯,当你在抖音、快手上刷了很多时尚、网红相关信息流时,会被幸存者偏差带入到“大家都在喝鹿角巷/大家都在抢猫爪杯”的假象中,从而自己也会产生这样的欲望。

所以我觉得,我们要有辩证思维,看到一件事,要学会跳出此刻的潮流,去寻找更多的“沉默数据”,去看到事情的另一面,这样,才不会被舆论牵着鼻子走。这也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共勉。

当然,幸存者偏差也有好的一面,我们可以利用。很多电商平台,都会做销量、评论、销售提醒(xx秒前xx刚购买了一份xx),会让顾客觉得商品很抢手,从而吸引购买。对于内容平台来说,那幸存者偏差大概就是利用算法推荐用户想看的内容,从而增加留存率,这便是给我们的目标展示出“筛选过的内容”。


我是苹果,一个一直在学习的运营人,下次见~

如果你也想每天学点儿互联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高三零班”

加入学习群

明天比今天更专业!

你可能感兴趣的:(作为互联网人,你知道什么是“幸存者偏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