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常心理
我们的人生受性格影响,如同受到性别和民族的影响一样,性格影响着我们对朋友和择偶的选择,影响着我们同他人谈话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职业选择、甚至还形象着我们示爱的方式。
我们好像人为的对性格划分出了清晰明确的界限,好像我们从一出生就被告知,好的性格就是要勇敢、快乐、善于交际。
而内向的性格就被自然而然的划分到“好的性格”的对立面---敏感、严肃、腼腆,这种内向的性格被当今社会看成是一种更为劣势的个人性格,一种介乎于失望和病态之间的状态。
01
我们迎合世界成为一个外向的人,于是丢失了对自己真实的评价
在白日里,我们都扮演着特别合群、特别热情、特别擅长与人合作的社会角色。可只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才发觉真正的自己,真正享受着此刻安静的自己。
但偏好安静、更加倾向于思考的自己、懒得去应付外在世界的自己已经被那个伪装的人格压制的心力憔悴、奄奄一息。
下面来源于一些网友的热评
@木四:装出来的都是自己不情愿的 ,装外向,身体和心理都会是一种煎熬,既然装外向,言谈举止都要不同,这种不认同是自己内心的不认可、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但还是要这样做,所以身体和心理都是一种煎熬。
@风夏:伪装的人,活得最累,逆心而活。
@崽崽:这个世界向来对内向有偏见,因为伪装,所以步步维艰,真的羡慕那些带给人阳光,只是想要更好地活着,做自己基本不会实现吧。
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你应该会知道沉默的偏见往往会引发严重的精神痛楚,更严重者会导致生理的健康受损的情况,让人苦不堪言。
我们生来就接受这样一种性格教育:我们主打培养的性格就是要勇敢、快乐、善于交际,否则我们就是闷着头不说话的傻子,就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者。
我相信性格内向的我们都曾经经历过被父母硬推着、上赶着去参加我们并不想去的活动的窘迫和无力感。
这种压迫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自发的作为,不敢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与感受、将自己许多的内心感受重新压抑回自己的潜意识,因此必须无时无刻的做作虚伪,这些都是我们心情不快抑郁的原因。
02
摆脱偏见:内向的性格并非一无是处
心理学大师荣格曾说:内向者往往是被内心世界的想法和感受所吸引。而外向者则更倾向于关注人们外部的生活及活动。
内向者的注意力往往会集中在他们之于身边事物的意义上,而外向者则会投身到事情其中,内向者会在独处的时候给他们自己充电,而外向者会在社交活动中满足不了自身需求的时候为自己充电。
心理学家卡根根据自己的调查将性格划分为高低度应激群体,也就是会对身旁细小的刺激做出反感表现的群体,即内向性格,而那些低度反应的性格,即低度应激群体,那些对刺激相对比较安静的孩子,则更有可能发展为性格外向的性格。
而性格的内外向的差异之一是由于人们对外界事物刺激的彧限程度不同,相同的刺激对于内外向者所理解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一支音乐音量对于一个外向者而言刚刚好,但对于性格偏内向的人便是吵闹。
我们通常认为内向的性格是一无是处,但其实性格偏内向的人来说,内向者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步调更加缓慢而且更加有目的性,他们更喜欢在一段时间内全身灌注于一件事,认为这样的效率或许会更高,而且,他们往往在面对金钱和名利的诱惑时表现的更加淡薄。
内向的人不一定都是悲观和厌世的,他们也并不是不喜欢社交的,只是相当于参加派对和商务来说,他们更喜欢穿着舒适的家居服,把更多的精力与亲密的朋友、家人分享,相比于简短的谈话,他们更加喜欢深入的交谈,他们更加擅长倾听。
内向的人也不一定是羞涩的,羞涩是对社会中所出现的反对言论或由于伤及自尊而产生的恐惧心理。而内向只是对更加和平、更加稳定的环境的一种偏好,而大多数人产生对内向性格偏见的原因便是将内向性格与羞涩、害怕、胆小的概念重合了起来。
03
不必强硬、亦无需暴力,你也可以撼动世界
可能你会说,你说的或许是对的,可是我想成就事业,这就必须学会与人打交道,必须要表现出热情,这可能就是生而为人的悲哀了吧。
但其实外向者比内向者更容易半途而废。
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词汇,叫做延迟满足, 在这个实验当中,每个孩子都被发放了数量相等的糖果,主试告诫孩子说:半个小时可以忍住不吃糖果的孩子就可以得到原先数量的一倍。
研究表明:能够延迟享受糖果美味的孩子多是内向性格,而内向者的表现明显要比外向者变现的好。
在后面学者的研究中,关于毅力任务的完成中,甚至是在社交任务中,内向者往往会比外向者表现得更加出色。
我们都错误的认为,那些外向者会是更加优秀的推销员,支持人,演讲者
而调查结果显示,外向水平和临场发挥的销售技巧之间的相关性几乎为零。
外向者可能会完成非常优秀的推销任务,但是当有其他的事情闯入他们的大脑时,他们就无法集中注意力,而内向者则相反,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会更加专注也更加有决心,而且内向者的耐力要比外向者的冲动更加占优势。
在社交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对内向者的看法是:靠谱,实在,也很可靠。而对外向者的看法往往是:热情,但稍微有点莽撞,由此看来,内向并不是大家印象中的不堪,需要将两者更为优势的结合或许才是更加理智的选择。
其实你无需去为什么场合去改变自己,你可以一直把握着自己的节奏,保持自己的本性,一步步稳扎稳打,不必由于别人的影响而迫使自己加速。
你不必强硬的改变自己的性格,也无需暴力的改变世界,你简简单单的做自己,清晰的了解自己原本的性格,依然可以震撼到世界。
04
每个人发现真的自我,才活的最有力量、最骄傲。
如果你喜欢深度的探索,就不必苛求自己去追求广度。
如果你喜欢安静的看书,就不必强求自己去吵闹的派对。
如果你喜欢全神贯注一件事,就不必坚持多重任务。
在我们中间,如果所有人都可以当成为爱因斯坦埋首于实验室做研究,那我们人类就不会取得进步。如果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梵高,结果亦然。
我们都相信,这个世界上需要热情,需要冲动,需要运动员、需要明星,同样也需要谨慎、需要漠然,需要哲学家,需要科学家。
这个世界需要那些致力于研究小白鼠研究的工作者,同样也需要那些葬梅花的多情的文人,需要那些在台上享受的侃侃而谈,也更需要那些在深夜里写下十多行的诗句的人。
你从不必为了这个世界而隐藏自己真正的性情,伪装的人生活的最累,你也不必去为了迁就世界而埋葬了真正的自己。
你所要做的,不过是根据你的性格做一个精准定位而已,发现自己的喜好,找准自己的位置,不管是什么样的性格,都注定了这股力量有其用武之地。只有发现真正的自我,才活得最为热烈、最为活力、最为骄傲。
THE END
BY:大C
感谢一路陪伴,一路成长,要想获得更多关于心理的知识,请关注“日常Psycho”微信公众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