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点中学任教的王老师今天给我讲了一件事。晨读时,王老师发现几名同学打瞌睡,于是走过去把睡觉的同学轻轻推醒,并建议他如果太困,可以站起来一会儿。
当他走到一位成绩排名第一的学霸身后,发现他头低垂,王老师以为他睡着了,就轻轻在背后推了一下。没想到,这位同学大喊一声:你推我干嘛?这一喊,把王老师整懵了,王老师说,我以为你睡着了。而这位学霸口气生硬地说,我又没睡,你推我干什么?
晨读的学生被喊声惊扰,瞬间班级安静下来。王老师看了看这位学霸,什么也没说,对班级其他同学说,你们继续背诵吧。
王老师的内心除了生气,更多地是困惑,老师只是轻轻推了一下,提醒他,这位学霸为什么反应会如此激烈呢?
01
其实这件事情处理起来很简单。
学霸觉得自己没有睡,完全可以和老师说,谢谢老师,但是我没有睡。或者换一种说法,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老师我没睡着。为什么要带着情绪表达呢?
这源于沟通能力的缺失。孩子沟通能力的缺失源于家庭教育。
首先,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模式错误。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总是带着情绪表达,那么孩子肯定也是如此。
你担心孩子冷,想让他多穿一件衣服,孩子不听,结果冻感冒了,你明明很心疼,偏偏表达的时候变成了“让你穿你不穿,活该!”
丈夫很晚到家,你明明很担心,但是他到家时你出口的一句是“你还知道回来啊,还知道有个家啊,咋不死到外面去。”
都说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在表达时情绪先行,其实对方感受到的只是你的情绪,根本无法体会你言语背后的真实意图。
这也就是很多家庭成员矛盾的根源,很多亲子关系糟糕的根源。
上海17岁少年从高架桥纵身一跃,12岁少女跳楼,17岁花季少女跳湖……虽然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是和父母无法沟通或者沟通不畅是最根本原因,彼此无法通过正常沟通相互理解,所谓的沟通也只是带着情绪的发泄而已。
其次,家庭教育中忽略对孩子沟通能力的培养。
更多的家庭,把注意力放在了孩子的成绩上,缺乏对孩子性格以及沟通能力的培养意识。在孩子会说话后,如果从来没有有意识地教过孩子如何正确表达情绪,如何正确表达内心的想法,想让孩子自学成才,这是不可能的。除非孩子走入社会,处处碰壁,意识到之后可能才会改变沟通模式。
同时,越是学习好的孩子,成绩的光环被放得很大,家长会因为孩子成绩好,忽视对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老师会因为孩子成绩好,不计较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因为成绩好,孩子自身也具有优越感,容易膨胀,认不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学校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并没有沟通方面的课程,而学校教育缺失的这部分,必须在家庭教育中补上,如果家庭教育跟不上,那么孩子的成长就缺失了一环。
02
不得不说,独生子女是被宠大的一代。
“4+1”甚至是“6+1”的家族模式下,可以说大多数独身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在家里,他们就是中心,舍不得骂,舍不得打,要是在外面受了委屈,全家总动员。他们是被呵护着长大的,是在蜜罐里泡大的。
我女儿小学发生这样一件事。有个班级一个孩子特别调皮,没有规矩,上课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严重影响课堂秩序,班主任老师找这个孩子家长谈了很多次,状况依然没有改变。有一次,上课时这孩子又严重影响课堂,老师气急了,在他屁股上踢了两脚。
第二天这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全家总动员,找到学校校长非要让老师当全校老师的面给他家孩子道歉,同班级其他家长与他沟通理性处理此事,这家长直接在班级群发飙:谁求情,我直接找教育局,让这老师在学校干不下去,。
这是闹得沸沸扬扬,最后这位老师一怒之下,辞了工作。
孩子们小打小闹,家长却能因为孩子受了委屈群殴;为了孩子间鸡毛蒜皮的小事,在班级群互骂……
被家长呵护,包裹在“无伤害,真空环境”长大的孩子,抗挫能力特别弱,受不得委屈,听不了重话,承受不了打击,扛不起挫折。
这导致一种现状:以表扬为主,少说孩子的错,因为忠言毕竟逆耳,学生家长都不爱听。各类特长班里,很少有老师去批评责备孩子,给家长的反馈永远是:孩子很棒,很有天赋,特别好……
这样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自己很好,很不错,很优秀,对自己的认识不清,一旦碰到别人提点意见或者指出问题,他们就开始习惯性防卫,觉得伤了自尊,觉得你在对他进行人身攻击。
其实,我们不妨学学郭德纲的教子之道,郭德纲曾对儿子郭麒麟说:有人夸你,别信。有人骂你,别听……你眼中的你,和别人眼中的你不是一回事。
宠辱不惊,有自己的判断力,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这才是正常的。
03
追求平等,追求个性,勇敢做自己,但是也应该有敬畏之心。
勇气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但是人也应该有敬畏之心。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不得不说,我们现在在崇尚勇气的时候,丢弃了畏惧之心,什么都不害怕,不害怕,也就不尊重。在家族中,没有了尊老,没大没小,在社会其他领域,出现很多晚辈不尊重老前辈的事件。
追求平等的话语权,追求同等地位,这没错,在追求的路上丢失对人的基本尊重,其实这也是一种文化的缺失。
成绩只是成长路上的一部分,不能因为成绩好,而忽视其它方面的成长,在沟通这一点上,这位“学霸”同学只能得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