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舍小院 | 乡音梦回(2)

汽车穿过一排一排高大的桐柏树,阳光穿过树叶光影跳动,车窗外大风呼呼而过,像穿过一段绿色的时空隧道。隧道尽头,豁然开阔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绿油油的麦田,麦苗随风浮动,一浪接着一浪,彷佛还散发着淡淡的麦香。随着道路一路蜿蜒,地势渐渐高起来,两边的稻田忽而变成一座一座的山丘,十里果园尽显眼前,“忽而一夜桃花开,十里花带尽乡野”不免让梦境油然而生。

穿过十里山丘果园,左手边便是莫亭水库,风吹细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水的尽头也是一片山野之景,不少人到此行钓鱼之趣。车子再拐个弯,经过一片田园,石鼓墩村便到了。

石鼓墩村背枕山脊,边靠莫亭水库,前横一条河流,山水之间是阡陌纵横的花生田地,花生田怀抱的便是由几十栋小院落横竖组成的村落。

“梦回乡音,缤纷石鼓”,车子刚驶入村口,这六个字便映入眼帘,让人浮想翩翩,勾起我童年的乡村野趣。

“童年的村庄是山清水秀的。背山面水,风水极好。所谓的山是平原的丘陵,不高不矮,很适合我们爬,是我们的儿童乐园。山里到处都是宝贝,有野葡萄、扁担果、山楂果、梧桐果、桑葚、蛇果,还有毛毡等等喊不出名的。

春天,我们采野花,用叶子测算命运;夏天,雨后去捡地卷皮,躲在树下搭草棚过家家,跟着男孩子去捅鸟窝,蜂窝;秋天,满山去烧野火,烤土豆、红薯;冬天,到家家户户屋檐敲冰棍,到大马路上溜冰。听说,我们还很小很小时,有一年发洪水,家家户户都跑到山上,以地为铺,以天为被。而所谓的水,是蜿蜒经过我们村的长江的一条支流和星星点点的这里一个,那里一个的大池塘和湖泊。河上有两座桥,称双桥和单桥。单桥是很简单的拱桥,泥土覆盖,通常是过车,过牛的。双桥则是我们的聚集地。会玩水的都喜欢从桥上跳下去,一个接一个。那些生在江边的旱鸭子,就只能在河边边上咕噜咕噜乐。灌溉时,水从桥面冲过,我们都喜欢在上面踢水,看水花四溅。当然鞋被冲跑后回家挨骂也是常有的事,不过下次照踢。荷花盛放,荷塘很美,一大片,一大片的。莲蓬和菱角是我们的最爱。下雨时,采一片大荷叶,拧下上部分作帽子,剩下部分作蓑衣和裙子。我们就这样绿油油的走在雨里。”

曾经,我们就那样绿油油的走在雨里,走在田埂,走在村头。石鼓墩的村前也有一条河,河流两岸杨柳依依,随风飘动,北方大家闺秀难有的动人,只是已不见有小孩子戏水。

通过桥,车就进入了村里。村头有一颗具有一定树龄的老皂角树,矗立于此,彷佛一位老人守护这方土地,这片村庄。村里其它地方,特别是水库边也还有好几棵老皂角树,只是现在的人已不知该如何用皂角。村里街道两旁种满了四季月季,月季开放时,门前、屋后、道路旁争相斗艳,深红浅白,占得村庄,千娇百媚。建筑是北方常见的小院式民居,以前的民居都带有一方小院,方便堆放谷物、耕具。

石鼓墩身处山水田间,很是幽静,夏日的午后,大家都休憩后,只听见虫鸣之声,在院子里打盹彷佛身处树林般静谧。到傍晚,四周蛙声阵阵,宛若稻花香里说丰年。说起丰年,村里这时正是鼓声争鸣,很多游客来此便喜欢敲击石鼓作乐。石鼓是石鼓墩村名的由来,也成了石鼓墩村的一大特色,据说以前丰收之时,村民便会敲击这石鼓庆丰收,也是村里祈福之物。后来村里发展旅游,石鼓变成了一种主题特色,吸引了周边不少游客过来参观、玩乐。

远山黛墨,近水粼粼,田园阡陌,小院座座,皂角迎客,石鼓生趣。

石鼓墩村,一座普通的小村庄,一如往日的原乡,引我心中乡音梦回,引我重归田园之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舍小院 | 乡音梦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