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互联网人讲述“棉花对抗”......

几天前,美国大统领在林肯纪念堂接受了媒体采访,堂内的林肯雕像实力抢镜。作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的林肯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却是美国共和党的第一任总统—共和党可称得上是“出道即巅峰”。南北内战中,林肯总统因为捍卫国家统一和废除黑奴制度而青史留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然鹅,事出反常必有妖,区区黑奴会让白人兄弟们自相残杀?其实,这场明面上的“废奴之争”,本质上是南北方的“盈(经)利(济)模(路)式(线)”之争。

建国后的美国,南北方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北方各州是初(新)创(兴)的工业州,因为产品不成熟,面临着英法等欧洲“友商”们的竞争,希望通过关税打造“行业壁垒”,建立“护城河”,从而起到保护民族企业的目的。而以农业种植为经济基础的南方各州则反对提高关税,因为他们找到了棉花这个“抓手”,通过持续输出到英法等国,建立了“用户心智”--成为英法棉纺织行业的“头部”原料进口地。在出口这个“垂直领域”,南方各州似乎更有话语权,因为他们缴纳了四分之三的联邦税赋。


因为盈利模式的差异,南北双方在对待蓄奴问题上的态度也截然相反。北方发展新兴工商业的“痛点”在于“流(人)量(力)”--是大量自由、高效的劳动力,因此北方各州普遍支持废奴。南方的种植园经济同样需要“流(人)量(力)”的支撑,黑奴的存在符合种植园主们的利益,因此南方是坚决支持蓄奴的。

南方各州通过棉花贸易打造了自己的“生态闭环”,却没有追上已经到来的“风口”--工业化。这样一来,不善于“拥抱变化”的南方各州在经济上的话语权被北方抢走。终于,美国国会通过了提高关税保护北方工商业的决议,欧洲友商们的报复性随之而来,直接影响到了南方经济利益--棉花出口的利润下降,采购欧洲产品的成本上升。随着反对奴隶制的总统林肯的上台,南北矛盾无法调和,南方的蓄奴各州建立了自己的“社群”,宣布与北方决裂。

战争开始后,针对南方严重依赖对外经济的“痛点”,北方海军“精准定位”,封锁了南方的各港口,使南方的棉花运不出去,设备也运不进来。南方政权把希望寄托在英法身上,想以棉花断供来威胁两国的棉纺织行业。没想到的是,英国转向埃及、印度的“友商”采购,成功应对了因美国棉花断供带来的危机。南方经济的vision不明朗,迎来了“资本寒冬”。终于,南方的资金链断裂,也失去了融资渠道。与此同时,北方政权则抓住了英国小麦歉收的“痛点”,通过小麦出口建立了“用户粘性”,进一步打击了南方的品牌知名度。最终,南方不敌北方,被强行“并购”,一场伤亡巨大的内战就此结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南北战争是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新的平台布局,全场景、全渠道拉新。工业进步也带来了武器上的创新,连发步枪、观测气球等黑科技诞生于南北战场。

这场因盈利模式而起的大战,直到今日也提醒着我们:要时刻关注风口,要善于拥抱变化,否则时代抛弃你时连招呼也不会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让互联网人讲述“棉花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