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基于“大问题”的信息技术课程初探

从刚工作时初出茅庐的毫无头绪,只能跟着教材走,到后来观课时学到的任务驱动法,用一个接一个的任务串联成一堂课,到现在跟着郝老师学习《静悄悄的革命》,认识了“登山型课程”,尝试提出课程“大问题”,我领悟到教育道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课堂实践中“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课程设计背景

往年在上信息技术课时,通常是直接导入目标,教师演示,学生再画,后来引入微课教学后只是把教师演示部分改成了观看微课视频,但是不管是教师演示还是微课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都是模仿,也就是记住操作步骤。从信息素养上分析,学生只是学会获取信息,并没有学会加工信息,让学生误以为只能用这一种方法画,从而固化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导致学生在学期结束后无法独立创作完整的作品,这就是“阶梯型”课程的弊端。那么到底信息技术课上教什么?教技术吗?我想这是我设计“登山型”课程的原因。

二、设计思路

教材课题:

金鱼乐悠悠——“铅笔”、“橡皮”工具和移动

学习课题:弯弯的月儿——组合图形

学习主题:给《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这首儿歌画一幅插图。

学习任务:探究使用windows画图程序画“弯弯的月儿”。

学习重点:1、掌握“橡皮擦”的使用方法。2、学会组合图形。

学习难点:如何用椭圆形工具组合“弯弯的月儿”。

课堂提问:

1、听到这首儿歌,你想到了什么?

2、你能给这首儿歌画一幅插图吗?

3、我们来观看一个微课视频《画鱼缸》,看看能不能找到画月儿的办法呢?

4、试一试还有别的办法画月儿吗?

三、课后反思

(一)对学生预设不足

1、对学生的能力估计过低

在设计课程“大问题”——给《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这首儿歌画一幅插图时,我没有预设到学生能自己画出弯弯的月儿,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有一些孩子用“曲线”(没有学过曲线的用法)和“直线”工具也能画出漂亮的月儿,还有个别孩子在月儿上画了一个小女孩,不管从配色还是构图上来看,都是极美的,这是在以前的课堂上看不到的,由此可见我低估了部分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也更加说明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图片发自App

  2、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了解不够

在设计课程时,我预设学生从画鱼缸的方法中找到灵感,从而能画出我出示的图片中的“完美的月儿”。因此我带学生统一观看了微课视频,而且看完后都满怀信心的准备使用新的办法来画月儿,我一开始都以为他们一定能画出来,但是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孩子并不是按照我的思路来画,他们能从微课中得到的是最直观的信息——“橡皮擦”的使用,有一部分孩子是画一个圆月以后填充好颜色,然后用橡皮擦擦成一个月儿;另一部分孩子是模仿画鱼缸时的椭圆形组合方式。由此看来,学生的思维是活动的,是姿态各异的,教师无法控制他们只用一种姿势思考,如此一来,学生的作品自然呈现出他们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这也是学生在探索中不断与环境和学习材料对话后的结果。

(二)对学生的指导不足

    通过回看课例,我发现自己在课堂巡视时的重心是解决举手提出问题的学生,或者无意中遇到的有困难的学生,但是没有策略性的寻找需要帮助的学生,而录像中正对着的两个学生在一开始画就遇到了困难,却不敢举手提问,整节课都没有进入深度创作中,我特别自责的是自己多次经过他们身边却熟视无睹。这不得不促使我反思自己课堂上“以自我为中心”的巡视方式以及巡视的目的,是否保证更多的孩子都能与我对话。

(三)对知识的总结不够

按照“登山型”课程的理念,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结果并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累学习的经验,在课程的旅途中遇到更好的自我。但是作为一门信息技术学科,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知识点怎样总结出来呢?学生在运用工具解决问题时,能否用准确的信息技术专业语言表达呢?而很明显,这节课在尝试引导学生倾听和表达时,并没有形成总结性的知识点。这是我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学生的收获

在“大问题”实践课中,学生紧紧围绕“画插图”创作中,思维活动不再被分散的小任务割裂开来,而是不断思考和实践“如何将月儿画得更好”,学生沉浸在自己思维的海洋中,因此课堂上几乎没有学生违反课堂纪律。又因为教师没有抛出一个又一个的小问题,学生不会陷入口舌之争,从而避免了“主体性神话”中闹哄哄的现象,向“静悄悄的课堂”迈进了一步。

通过本次实践课,我也不得不承认培养学生的倾听和协同学习能力任重而道远,不是一个星期一节的课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因此,构建一个班级的“学习共同体”迫在眉睫。

你可能感兴趣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基于“大问题”的信息技术课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