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

中国有三大碑林。岱庙的碑林没去过,曲阜孔庙的碑林倒是去过,印象并不怎样。许多都是由残片拼凑的,可以说是满目苍夷,并排的碑楼倒还在那立着,久经风霜的外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倔强。西安的碑林,是北宋时期,在文庙的地盘上修建的,陈列着众多石碑,汇聚石雕、书法于一体。据说很壮观,还是满心期待的。

碑楼的飞檐从茂盛的树木探了出来,黄绿交融,显得格外明显。几个碑楼对称性地建在道路两旁,葱郁的树林成了它们很好的屏障,看上去,总有那么一丝典雅古朴的味道。在这些碑楼里,只有一座碑楼是开放的,据说那个碑楼是平定叛乱时而立的,至于是何朝代,为何人而立,我不知晓。我在碑上找了许久,也没看清楚,想必应该是清朝时候的吧,因为上面有满文。据说开放的原因是台湾闹独立。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真实。这座碑楼就在那个有名的石马旁边。其他碑楼也就只能其建筑了。

穿过碑楼中间的林荫道,一片相对开阔的广场渐渐露了出来,广场对面有一座碑亭,上书“碑林”两个大字,据说是林则徐写的。“碑”字在毛笔书法中本来就是没那一撇的,毛笔书法中,这些省略很常见。但导游的解说是因为林则徐被贬官至此,不写那一撇,是为了表示他丢掉的乌纱帽!这是我蹭导游以来,听到最扯淡的解说!碑亭下面是有名的“石台孝经”。那是李隆基亲笔为《孝经》作注,并用隶书写成的。虽然玄宗皇帝后期名声不咋地,但这应该不是他附庸风雅而作的。在那个朝代,《孝经》可以说是一部相当重要的书目。在这座碑上,像’民‘’渊‘等字,故意少写一笔,就是为了避讳。或许玄宗皇帝认为,自己要做个表率,刻此孝经,为避先祖之讳,只得如此,希望上行下效,学会了做人,其他什么都好商量了。其实,也许一个朝代能延续多少年,和这些多少有些关联,毕竟民复孝慈,一直是种理想嘛。这碑文的隶书,那叫一个飘逸啊。蚕头雁尾,看那下笔的手法,再看收尾的布局。一波三折尽显柔和之美,横长竖短暗含刚遒之风。感觉妙不可言,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我为什么不写汉隶呀?

在这碑亭的后面是第一陈列室,据说这座房子是梁思成先生设计的。这里陈列着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有唐朝的官方版本,也有清代补刻的。听导游说,这是为了方便当时学子读书的。学子大多家境贫寒,为了科举只得借书抄阅,传抄过程难免错误百出,朝廷为了避免这种错误,特意作出了官方版本,这也是这群石碑的来历。在这间陈列室里呆久了,真的感觉当时的考上真不容易!那么多要去背,那么多要去记,这些完了,还要加入自己的见解,再写成文章。哎哟,多可怕的一件事情!说也奇怪,科举考试,单凭文章就可以录取一个人。难道真的就像俗语说的“言为心声”而知文得心、知心识人?在那个崇文尚武的年代,为走科举仕途,亦不乏有人工其辞语、涣其波澜、炼其字句、怪其机轴、深其意指呀,更何况,人都是会变的,怎么就能断定其所属呢?不明白就不明白,还是看看碑文吧。我从第一块碑一直找到最后一块碑,主要就是寻找我所熟悉的《大学》《论语》《中庸》《周易》以及《诗经》。在找的过程中,惊然发现,四书五经的内容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

第二和第三陈列室主要就是有名的书法作品了,什么行书啊、草书啊、楷书啊应有尽有。我首先得找那个《多宝塔》啊,谁知一进门就是,然后是《颜勤礼碑》和《玄秘塔》,哇,全在里边!我很兴奋,我临写过的字体原版就在我面前呀!这种感觉,无异于他乡遇故知。膜拜完,接着逛。无意中还发现了瘦金体!七个陈列室里只此一块呀!第二个陈列室里我发现自己是个文盲,好多字不认识,惭愧!还有那怀素和张旭的字,对我而言,简直天书!这里面的工作人员用宣纸贴在碑上,用布沾满墨,在石碑上拼命地拍,把这拓片卖给游客,这个时候就没有保护文物一说了,呵呵。

陈列室中也有刻在石头上的画,惟妙惟肖。用一种平静的心态想想,有点惭愧。自己断断续续的写毛笔字,也临写了好多,但似乎总是不大有长劲,是练习少了,还是慧根不够,或者两个都有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安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