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你开悟《易经》(高层次教程)

祝英台

不理解我的意

易经

世人皆如梁山伯,不识英台真情意。

用心良苦藏天机,杨公狂称是垃圾。

引子

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曰:“《易》之为书也,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其中的“天道”是指自然事物的规律,所谓“人事”是指人类社会的规律。

因此《易经》根本的思维方法是由此及彼的象征思维方法(形象思维),也就是由此物来说明彼物。

在具体讲解之前,大家共同来欣赏《梁祝》这出戏中一个精彩的场景巜十八相送》。看看英台小姐姐是怎样由它物来言自身。英台小姐姐的表意方法与《易经》异曲同工,一脉相承。只可惜傻傻的梁山伯不解风情,不识琴音。英台小姐姐只能婉叹“不明白我的心,对牛弹琴”。

《梁祝》十八相送精彩对白(节选三段)

粱山伯:英台,你看,好漂亮的蝴蝶呀!

祝英台:这蝴蝶成双成对,比翼双飞,真让人羡慕,但如果它们只是形单影只,就会显得孤单,少了一种幸福美满的感觉。我想,这世间事物大概美好的都是成双成对的吧!

梁山伯:照你这么说,你大哥我单身未娶,就不幸福喽。

祝英台:山伯,你我兄弟同行,也是对对双双,依我看,也不输那丈夫配红妆。

梁山伯:英台,只有夫妻才叫成双成对,哪有兄弟俩这样比喻的,不妥!

祝英台:不妥?

梁山伯:不妥!

祝英台(生气的样子):不妥就不妥!


祝英台:山伯,你看,那对白鹅漂不漂亮?

粱山伯:白鹅洁身自好,悠闲大方,是书圣王義之的最爱。

祝英台:不对,白鹅讨人喜欢,不仅仅是因为洁身自好悠闲大方,最可贵的是——它会说人话。

梁山伯:英台,你说什么?白鹅会说人话!好,那你说说看,现在它们俩在说什么?

祝英台:你听,前面那只笨笨的是公鹅,它在说:快走,快走。后面那只聪明的是母鹅,它在说:别着急,等等我。

梁山伯:为什么笨的是公鹅,聪明的就是母鹅?我看那两只都是公鹅。

祝英台:谁说的,明明前面那只是公的,后面那只是母的。

梁山伯:英台,我从小在乡下长大,你要相信我,两只都是公鹅。你呀,简直雌雄不分。

祝英台:你才雌雄不分呢!你没有听到,后面那只母鹅叫前面那只公鹅做哥哥呢!

粱山伯(笑):英台,你越发不对劲了,鹅怎么会叫哥哥呢!

祝英台(生气):你真是只呆头鹅!

梁山伯:英台,你在生什么气啊?

祝英台:我在气你,听不懂我的话,不明白我的心。

梁山伯:怎么会呢?我一向最懂你的话,最明白你的心,你不要冤枉我。


祝英台:好,既然你说懂我的话,知我的心。那你猜一猜,我看到那位樵夫大哥和你一样,走的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我在想什么?

梁山伯:你这问的是什么问题啊?你得先提个头嘛,不然叫我怎么猜呀!

祝英台:好,那你说樵夫大哥是为了什么人上山,而你又为了什么人下山呢?

梁山伯:樵夫他自然是为了妻子上山打柴,愚兄我呢,是为了送贤弟你才下山哪。

祝英台:不对。

粱山伯:怎么不对?

祝英台:樵夫大哥是为了照顾兄弟上山打柴,而你是为了送妻子才下山。

梁山伯(惊愕):我,我没妻子啊!

祝英台(生气):那你可以娶一个啊。

梁山伯:娶谁呀?

祝英台(生气):娶你个猪头啊!

梁山伯:英台,我知道你因为离别而难过,但你不能总跟我闹脾气啊。

《易经》琴声三千载,竟无一人知其音!

几千年来,人们只所以读不懂《易经》,就因为跟梁山伯一样,不懂英台小姐姐的表意方法。接下来,帮你打通思维中的“任督二脉”


前方预警:前方道路艰且阻!

如果有喜欢那种从别人书上抄来的小白文的朋友,请就此返航,去寻找那样的文章。本文为高层次教程,篇幅较长且理论艰深,不是你一天或看一遍就能明白的,免得浪费你宝贵的时间还得烦扰你那养尊处优的大脑。

第一节:打通你思维中的“任督二脉”

武侠小说里的描述,如可藉由武功高强之人打通自身的任督二脉,任督二脉一旦被贯通,武功即突飞猛进,因此也是一般人可望不可及的。本文借“任督二脉”之名,比喻人的思路,也即思维路线。思路一旦被打通,就打开了你的开悟之门。

那么,感悟《易经》的“任督二脉”是那二脉呢?就是形象思维方法和聚散思维方法。

《易传•系辞》曰:“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象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此《周易》的实质是卦象,而卦象的实质是物象。

《易传•系辞》又曰:“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

这其中的“观其象”就是以卦象为中介观察卦象中所隐含的物象。

在具体讲解之前,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形象思维的魅力。下面几句来自唐代王维的诗句,请大家在头脑中勾勒出一幅幅图画。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如果能通过诗句在头脑中勾勒出图画,那么大家已经进入到形象思维的想象空间了。

观察《易经》卦象就是要在我们的头脑中勾勒出一幅幅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图景。

接下来具体讲讲形象思维和聚散思维。

由于《易经》是用形象来象征世界的联系和发展的,这就决定了《易经》是以形象思维为根本思维方法和手段的。

形象思维是通过感性形象来反映和把握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形象思维也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它把现实界直观可感的具体形象信息摄入大脑,创造出一个独具特色的形象。

形象思维方法主要有联想、想象、象征、比喻等。

联想是在人们的脑海中把此一事物与彼一事物联系起来,把对这一事物的思想或表象推移到另一事物上去的认识形式和思维方法。

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是人们对大脑中已有的观念和表象进行重新加工和组合,以建立起新观念和新表象的一种认识形式和思维方法。

象征是根据事物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是一种深入浅出、寄意深远的构思方法。

在《易经》中是以形象思维方法为根本思维方法进行的。没有形象思维的联想、想象等思维方法的运用,在《易经》中,我们的思维就寸步难行。

因为在《易经》中,卦象所代表的自然事物,以及自然事物所象征的人事规律都是隐含在象、辞之中的。

只有运用联想、想象、象征等思维方法,才能真正品味出《易经》的美妙。

形象思维中的形象包括两种:一种是现实界存在的事物形象;一种是人们创造的表现事物形象的符号。

在《易经》中的形象为卦象、爻象的符号系统以及在卦辞、爻辞中出现的物象。八卦卦象是我们在《易经》中思维的基本单位和起点。

在《易经》中形象思维的具体表现为:通过观察别卦卦象联想到卦象所代表的自然事物的物象;再由自然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联想到其所象征的人事的联系和发展;再由爻象及其关系联想到其所象征的事物的本质及其关系;最后由爻辞所描述的事物的发展及其结果联想到其所象征的人事的发展及其结果。

在此提前透露一点知识,在下一节中将详细论述。

《易经》的卦爻象结构是一种完全吻合辩证法的辩证逻辑形式结构。

此一事物的联系、发展形式与彼一事物的联系、发展形式它们之间都是要用形象思维的联想、想象等思维方法进行连接的,在《易经》中,我们可以把这种思维方法称为辩证联想思维方法。

所谓辩证联想就是舍弃事物的具体内容,仅把此一事物的辩证形式推移到彼一事物上去的思维方法。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老子《道德经》中有这么三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对上面三句话进行分析,“木”、“台”、“行”它们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亦即它们是不同性质的事物,但它们的发展形式是相同的。

在《易经》中,无论是卦象和自然事物,还是它们所象征的人事,其具体内容不同,但它们的辩证形式是相同的。它们之间的思维转换,都要用辩证联想思维方法。辩证联想思维方法同样适用于卦爻辞,《易经》卦爻辞中所出现的事物虽然与该卦卦象代表的自然事物,以及由自然事物所象征的人事,它们的具体内容不同,但它们的联系方式和发展状态,也即辩证形式却是一致的。

以上讲了形象思维,接下来讲讲聚散思维方法。

初读《易经》,我们会感觉到每一卦的各个部分毫无关联,即使是同一句爻辞或卦辞,前半句和后半句好像也没有什么联系。总感觉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东拉西扯,使读者摸不着头脑。究其原因,是因为《易经》无论是卦爻象还是卦爻辞皆以形象示人,以象喻理。别卦的卦象、爻象、卦名、卦辞和爻辞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卦象所代表的自然事物的规律,以及自然事物的规律所象征的人事规律是由这一卦的卦象、爻象、卦名、卦辞和爻辞共同决定的,不是由某一部分决定的。如果我们抽取其中的某一部分进行独立的思考,就会得到与该一部分有关联的许许多多的事物和现象,使我们无所适从。在这时候,我们就要运用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聚散思维方法。聚散思维方法不是形象思维方法,是在形象思维的同时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

聚散思维方法是读《易经》时必须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聚散思维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统称。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方向、不同方面进行思考,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所谓聚合是指以已有的若干事实或命题为起点,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然后用逻辑形式进行单一或归一的推导,集向某一中心点,找到答案。这是集各种思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向某一问题的解决发起的思维攻势。

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感到很枯燥了,好吧,回过头来我们再回味回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美丽爱情故事。


在越剧版《梁祝•十八相送》这一场景中,英台小姐姐还用了牛郎与织女、金童与玉女等比喻,我就不再详说了。

英台小姐姐煞费苦心的比喻,她的中心(主题)思想,也就是她想要表达的意思吧,是什么呢?这个大家都知道,就是“山伯哥哥,我是个女孩。我喜欢你!爱你!想嫁给你!”

从始至终,英台小姐姐的中心思想都是隐藏着的,我们把这个中心思想称为A。那么英台小姐姐用的那些比喻,如蝴蝶双飞、公鹅和母鹅、兄弟和妻子、牛郎和织女、金童和玉女,我们称为a1、a2、a3、a4、a5……这些小a共同指向了隐藏着的大A。

趁热打铁接着讲《易经》,《易经》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一个主题思想。但这个主题思想是隐藏着的,我们把这个隐藏着的主题思想称为D,在卦辞和爻辞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d1、d2、d3、d4、d5……我们要通过这些小d去寻觅隐藏着的大D。

聚散思维方法在《易经》中的运用,是先用发散思维后用聚合思维。就是在思考小d的时候充分调动自己的联想、想象思维能力,从不同的方向、不同方面进行思考,想到尽可能多的与该部分有关联的事物和现象。然后运用这种方法对d1、d2、d3、d4、d5……等各个部分逐一全面地进行思考。最后运用聚合思维,把对各个部分思考所得到的结果聚合起来,找出能统一全卦,与全卦各个部分完全吻合的那个D。这样我们就找到了隐藏在象、辞背后的自然事物,以及自然事物所象征的人事规律。

以上讲了形象思维和聚散思维,如果你深刻理解这节内容,那么你思维中的“任督二脉”就贯通了。如果理解还不够深刻,就多读两遍,到充分掌握为止。


前方预警:前方水深,谨慎慢行!

既将进入深水区,在下一节中将讲述《易经》的实质内容。将从沙滩入浅水再进深水。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下一节前面的内容我也了解。是的,“一、二、三”的内容你可能了解,但到了“四”以后,绝对是世间仅有、独家法门。

还得提醒大家一句,在下一节中大家要具备一定的辩证法知识,否则不容易理解。如果想提高易学水平,辩证法这一课是必须得补的。

在下一节中,不讲爱情故事了,也不品诗词了。准备好的朋友严肃起来,请脱掉鞋、脱掉裤子跟我一起下水吧。————裤子就不要脱了,这里人多,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不雅。

第二节 《易经》的实质内容

上、 《易经》卦爻象的哲学含义

一、八卦类象

整个世界是由千姿百态、形体各异、不同质的事物、现象组成的物质巨系统。虽然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它们是有区别的。每一类,甚至每一个事物、现象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宇宙中的万物既作为个体事物存在,又作为普遍联系的事物而存在。列宁说:“每个事物(现象、过程等等)是和其他的每个事物联系着的”。

在《易经》中,八卦是象征世界上普遍联系中的个体事物或现象的。从本质上讲,八卦能象征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和现象。本书所列八卦类象,是在《易经》这部书中出现的八卦所象征的具体事物和现象。





为阳卦;





为阴卦。


:为天、为君、为王、为首、为马、为大、为金、为君子、为刚健、为动、为正义、为虎、为前进、为刚硬、为一切阳刚事物或现象。


:为地、为臣、为母、为众、为师、为小、为邑、为城、为黄、为腹、为牛、为小人、为柔顺、为静、为后退、为邪恶、为一切阴柔事物或现象。


:为草木、为足、为动、为长子、为雷。


:为风、为云、为鸡、为绳、为长女、为书籍、为草木、为资财、为股、为泉源。


:为水、为酒、为心、为月、为盗、为中男、为豕、为禽、为险、为耳、为轮、为弓、为犯罪、为罪犯。


:为日、为火、为目、为明、为智慧、为雉、为鸟、为中女、为丽、为通路、为戈兵、为矢、为狐、为龟、为中虚之物。


:为山、为石、为鼻、为手、为提拔、为推举、为掌握、为身、为止、为少男。


:为泽、为泉、为浅水、为口、为说、为学说知识、为问题、为羊、为少女、为毁折。

二、八卦卦象的系统观念

世界上的事物虽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但世界上事物的存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地存在着。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系统的存在,或自成系统或为更大系统中的要素。系统和要素是世界上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本质形式。

系统和要素是自然界、社会、思维运动中普遍存在的矛盾,任何一个事物都存在着系统和要素两个方面。系统是诸多要素的相互联系的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

系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大至宇宙星系,小至原子核子,无不是由系统所构成。大系统中有小系统,一些大系统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更大的系统。如同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一样,系统也是客观的、普遍的,无所不在的。

八卦图象就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系统现象的抽象反映。八卦是一个整体,代表系统,每一单卦是部分,代表要素。如乾为天,坤为地,震为木,巽为风,坎为月,离为日,艮为山,兑为泽的宇宙系统;乾为父,坤为母,震为长男,巽为长女,坎为中男,离为中女,艮为少男,兑为少女的家庭系统;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心,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的身体系统。

《易经》六十四卦卦象是对系统中要素与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抽象的形象表达。

《易经》六十四卦是八卦中的每一卦分别与自身以及其它七单卦相结合而形成的。如乾与自身联系形成《乾》,乾与坤联系形成《天地否》,乾与震联系形成《天雷无妄》,乾与巽联系形成《天风姤》,乾与坎联系形成《天水讼》,乾与离联系形成《天火同人》,乾与艮联系形成《天山遁》,乾与兑联系形成《天泽履》。八卦中的其它七卦依此类推,这样八八六十四卦就形成了。

因为八卦是系统的象征,六十四卦是系统中要素与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象征,又因为整个宇宙是由系统所构成的,世界上的每一事物或自成系统或为更大系统中的要素。所以《易经》六十四卦系统能囊括宇宙中所有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现象。《易传》曰“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三、别卦卦象的联系发展观

《易经》六十四卦被称为别卦或六画卦,八卦被称为经卦或三画卦。《周易》六十四别卦卦象,每一卦都有六个长短符号组成,一长横为阳爻

一横断开成两短横为阴爻

阳爻称九,阴爻称六。爻画是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排列的。第一爻称初,如第一爻为阳爻称初九,第一爻为阴爻则称初六。第二爻称二,如第二爻为阳爻则称九二,第二爻为阴爻则称六二。第三爻称三、第四爻称四、第五爻称五,其称法与第二爻相同。最后一爻称上,如最后一爻为阳爻则称上九,最后一爻为阴爻则称上六。

每一别卦都有四经卦交错排列而成,这四经卦即为四象。如《屯》卦,

初爻、二爻和三爻为下卦震,二爻、三爻和四爻为下互坤,三爻、四爻和五爻为上互艮,四爻、五爻和上爻为上卦坎。那么这四象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大家知道“屯”的本义指草木初生之难,我们仔细分析卦象就会知道,原来下卦震为草木,下互坤为土,上互艮为石,上卦坎为水。草木(在此为草木的种子)处于土石之下,上有水并未下浸。草木的种子必得水滋润方能生长,今有水而草木尚未得到,故卦象所显示的为草木将萌未萌之时。再如《履》,

初爻、二爻、三爻为下卦兑,二爻、三爻和四爻为下互离,三爻、四爻和五爻为上互巽,四爻、五爻和上爻为上卦乾。《序卦》曰:“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说文》:“礼,履也”。显然《履》卦

是讲述礼仪规范的,那么《履》卦四象与此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仔细分析卦象会发现,原来下卦兑为少女,下互离为中女,上互巽为长女,上卦乾为父。巽长女、离中女、兑少女依序列居乾父之下,这是多么规范的礼法排列,毫无越礼之处。又如《蒙》卦

下卦坎为水、下互震为木、上互坤为土、上卦艮为手。所以《蒙》卦

卦象显示:土中之木在水的滋养下茁壮成长,上有手对苗木进行修整。该卦震苗木象征蒙昧无知的学生,坎水象征为学生输送知识养料的老师,艮手象征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进行纠正。现在我们仍然把教师比作园丁,所以该卦取名为《蒙》,

阐述启蒙教育的意义。

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当我们观察别卦卦象的时候,就要通过别卦四象所象征的物象,在我们脑海中勾勒出一幅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画面,再通过此画面去理解它所象征的人事规律。

世界上任何具体事物都同它周围的事物发生着联系,《易经》别卦四象就是反映具体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一存在形式的。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样的联系,就会呈现什么样的意义。因此我们研究《易经》,就必须要认识别卦四象所象征的具体事物是怎样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地理解它们的意义。否则离开具体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去谈什么意义,就只能流于猜测和附会。

四、别卦爻象的辩证含义

八卦卦象是象征单个事物或现象的,如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月,离为日,艮为山,兑为泽。别卦卦象是象征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别卦爻象是卦象所象征事物的内部矛盾的展开。

如阳爻可象征骄傲,阴爻可象征谦虚;阳爻象征刚强,阴爻象征柔弱;阳爻象征好的、积极的,阴爻象征坏的、消极的。

《易经》是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的。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刚才我们讲了,别卦卦象是象征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的,但这还不是事物的规律,只有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把事物的本质及其联系方式呈现出来,才能把事物的规律呈现在我们眼前。下面我们把爻象的辩证含义分别介绍一下。

1:爻题的时间、空间及运动的含义

爻题并不是《易经》原本就有的,而是后人追加的,那么阳爻为何称“九”,阴爻为何称“六”呢?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筮法说起。

在《易传·系辞》中记载了我们所能见到的一种最古老的筮法,即大衍筮法。大衍筮法通过分、挂、揲、归,再之三变以后所得的数必定是“九、六、七、八”这四个数中的一个数。“八”为少阴之数,“七”为少阳之数,少阴、少阳为静,不变。“九”为老阳之数,“六”为老阴之数,老阳、老阴为动、为变。因为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没有静止不变的事物,运动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固有属性。

《易传·系辞》曰:“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因此把“九、六”作为爻题,“九”不仅只代表阳爻,而是表示阳之动;“六”不仅只代表阴爻,而是表示阴之动。世间万物莫过阴阳,故“九、六”可代表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

下面再介绍一下“初”与“上”的含义。《易传·系辞》曰:“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开始和终结,“初”是相对于终而言的,它代表的是时间概念。第一爻为初,象征事物的开始,那么最后一爻必为终,象征事物的终结,从第一爻至第六爻象征事物从开始发展到最后。《易经》中经常以事物从初爻至终爻的发展变化象征事物的质量互变过程。《易经》别卦卦象最后一爻称“上”,“上”是相对于下而言的,它代表的是空间概念。最后一爻居于最上位,那么第一爻则居于最下位。在《周易》中上卦又称为外卦,象征空间的上方或外部;下卦又称为内卦,象征空间的下方或内部。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都不能脱离时间和空间。

综上所述,“九、六”表示事物的运动变化,“初”与“上”表示时间和空间。因此我们说,爻题是表示事物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的运动变化过程的。爻题的意义也即爻象反映事物的方式。这就使我们在观察爻象的时候,要正确理解它们所象征的时空含义。

2:阴爻、阳爻;阴位、阳位的矛盾思想。

《易经》别卦都有六爻,一长横为阳爻

一横断开成两短横为阴爻

一、三、五单数位为阳位,二、四、六偶数位为阴位。二在下卦中间,五居上卦中间,此两位称中位。阳爻居于阳位或阴爻居于阴位为得正,否则为不正。

在中国哲学史上,西周思想家伯阳父最早提出“阴阳”范畴,随后“阴阳”成为中国传统哲学中表示矛盾现象的一对基本范畴。后来的易学家们用“阴阳”来阐释《易经》中的矛盾思想。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周易》爻象所体现的矛盾思想。

(1)、阳爻

和阴爻

首先,阳爻和阴爻象征卦象中所显示的对立同一的事物。

如《蒙》卦

该卦阐述启蒙教育的意义,卦象以坎水象征老师,以震木象征学生。爻象则以阳爻(九二爻、上九爻)象征老师,以阴爻(初六爻、六三爻、六四爻、六五爻)象征学生。再如《比》卦,该卦阐述诸侯依附于君王的道理。卦象以坎水象征诸侯,以坤田园象征君王,以坎水渗容于田园之理象征诸侯归附亲比于君王。爻象则以阳爻(九五爻)象征君王,以阴爻(初六爻、六二爻、六三爻、六四爻、上六爻)象征诸侯。

其次,阳爻和阴爻象征卦象中所显示事物的矛盾属性。

如《屯》卦

该卦以震木象征有才华的君子,以坎水象征君子施展才华的条件——机遇,以草木处于土石之下等待水的滋润而生长,象征有才华的君子处境困顿但矢志不渝,期待机遇的降临而再谋发展。该卦爻象以六爻象征有才华的君子,阳爻(初九爻、九五爻)象征意志坚定的君子,阴爻(六二爻、六三爻、六四爻、上六爻)象征意志薄弱的君子。再如《小畜》卦,该卦卦象以纯阳卦乾象征君子,以阴卦兑、离、巽象征小人,并以卦象由下至上由兑少阴至离中阴再到巽长阴象征小人积蓄力量发展壮大。该卦爻象以六爻象征君子,阳爻(初九爻、九二爻、九三爻、九五爻、上九爻)象征君子的能力强,阴爻(六四爻)象征君子的能力弱。

(2)阴位和阳位

首先,阴位和阳位主要象征卦象中所显示事物行为方式的特性。阳位象征其有阳刚的行为,阴位象征其有阴柔的行为。


如《坤》卦,该卦以坤地象征臣子,以大地顺承天而动象征臣子顺承君王而行动,卦义阐述为臣之道。爻象则以六阴爻象征臣子,初六为履新位卑之臣,上六为位高权极之臣,六二爻至六五爻,阳位(三位、五位)象征其人行为表现为刚,阴位(二位、四位)象征其人行为表现为柔。

其次,阴位和阳位也经常象征卦象中所显示的对立同一的事物。

如《同人》卦

该卦上卦乾、上互乾为天,下互巽为草木,下卦离为火。火与草木和同则火势更旺。天在上,火焰有向上之性,火焰象似与天亲和。该卦以草木与火和同、火焰向上与天亲和为象,象征人们团结一处志向相同互相亲和。该卦爻象,初九象征开始与人和同,六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这五爻,阳爻或阳位代表阳卦乾天,阴爻或阴位代表阴卦巽木、离火。

最后,阴位和阳位有时也象征卦象中所显示事物的矛盾属性。

如《损》卦

该卦以下卦兑泽象征水田,以下互震草木象征水田中的稻苗,以上互坤众象征众多,以上卦艮象征手。该卦卦象显示:水田中有众多的稻苗,为了有利于稻苗的健康生长,用手把多余的稻苗拔掉(间苗)。该卦以减损水田中的稻苗最终反而能增加产量这一现象来阐释减损反而能增益的道理。因为在《周易》中阳为实、阴为虚,故该卦爻象以阳爻或阳位象征密集,以阴爻或阴位象征稀疏。因此《损》卦

爻象以阳爻居于阳位象征稻苗过于密集,以阴爻居于阴位象征稻苗过于稀疏,以阳爻居于阴位或阴爻居于阳位象征稻苗疏密适度。

(3)、中位和尊位

在《易经》别卦爻位中,二位在下卦中间,五位居上卦中间,此两位称中位。中代表中庸、适中的含义,象征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在别卦爻位中,五位为尊位,《易经》常以此位代表君王之位。

(4)、正位和不正位

在《易经》六爻爻象中,阳爻居于阳位或阴爻居于阴位为得正位,阳爻居于阴位或阴爻居于阳位为不正位。至于什么爻居什么位置好,什么爻居什么位置不好,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各个卦所象征的具体事物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5)、卦体和卦位

在《易经》六十四别卦中,每一卦都含四经卦,也即所谓的四象,每一经卦皆可称卦体。如《屯》卦

下卦为震可称下卦震体,下互为坤可称下互坤体,上互为艮可称上互艮体,上卦为坎可称上卦坎体。

所谓卦位是指某一爻居于卦体的位置。每一卦体都有上中下三爻位,卦体的下爻又可称为该卦体的初爻,卦体的上爻又可称为该卦体的终爻。还以《屯》卦

为例,如初九爻所处位置为下卦震体初爻,六二爻所处位置为下卦震体中爻、下互坤体下爻,六三爻所处位置为下卦震体上爻、下互坤体中爻、上互艮体初爻。

《易经》中经常以卦体和卦位象征事物的性质和联系方式。

再如《屯》卦

该卦爻象以六爻象征有才华的君子,阳爻象征其意志坚定,阴爻象征其意志薄弱。该卦以卦体象征机遇,下卦震体无坎水,初九、六二、六三处于震体,说明草木无水不能生长,象征机遇没有降临,君子只能在艰难的环境中苦苦等待。上卦坎体为水,六四、九五、上六处于坎体,说明草木得到水可以生长了,象征机遇降临,君子抓住机遇干事创业。

(6)、承、乘、比、应

不论是卦象还是爻象,居于下位者对居于上位者称之谓“承”。相反居于上位者对居于下位者称之谓“乘”。卦爻每相邻的两爻为“比”。下卦初爻与上卦初爻相“应”,下卦中爻与上卦中爻相“应”,下卦上爻与上卦上爻相“应”。在“比”、“应”关系中还存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情况,如阳爻与阳爻或阴爻与阴爻相斥,阳爻与阴爻相吸。

卦爻象的承、乘、比、应关系,是对万事万物承、乘、比、应关系的抽象反映。我们可根据卦爻象的这些关系,去理解卦爻象所反映的事物的相互关系。

下、 《易经》之辞

以上介绍了《易经》卦、爻之象,接下来我们再来探讨《易经》卦爻辞是怎样表象达意的。

一、卦象、卦名和卦辞

前面我们分析了,《易经》别卦卦象是象征事物与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那么别卦卦名就是对该卦卦象所象征事物或现象的本质概括。

例如《屯》卦

“屯”的本义指草木初生之难。该卦下卦震为草木,下互坤为土,上互艮为石,上卦坎为水。所以卦象示意为:草木处于土石之下,上有水并未下浸。草木得水滋润方能生长,今有水而草木尚未得到,故卦象所显示的为草木将萌未萌之时,故卦取名为《屯》。

该卦以震木象征有才华的君子,以坎水象征机遇,以草木得水才能生长,象征有才华的君子只有抓住机遇才能有所发展。

再如《同人》卦

上卦乾、上互乾为天,巽为草木,离为火。火与草木和同则火势更旺。天在上,火焰有向上之性,火焰象似与天亲和。该卦以草木与火和同、火焰向上与天亲和为象,象征人们团结一处志向相同互相亲和,故卦取名为《同人》。

《屯》卦

卦名是对该卦卦象所显示的自然事物的本质概括。

《同人》卦

卦名是对该卦所象征的人事规律的本质概括。

卦辞又称为彖辞,是对一卦卦象所象征的事物或现象的基本认识和评价,是对一卦所包含内容的概述。

例如《屯》卦

卦辞: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元亨,利贞”是说草木生长发达有其自身的必然性,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象征有才华的君子干事创业出人头地有其自身的必然性,但利于坚持长期不懈地努力。“勿用”说明草木在得水之前,只能曲居土石之下无法生长。象征君子在机遇降临之前无法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有攸往,利建侯”说明草木得水以后必破土而出,高高居于大地之上,象征机遇降临,有才华的君子抓住机遇有所作为,就有利于建功立业拜将封侯。

二、爻象和爻辞

前面我们讲了,别卦爻象是卦象中所象征事物的矛盾的展开,是象征事物的性质和联系方式的。那么每一爻的爻辞是该爻象所包含矛盾的展开,是象征事物的发展及其结果的。

例如《屯》卦

初九爻辞“磐桓,利居贞。利建侯”。前面我们讲了,该卦卦象以下卦震木象征君子,以上卦坎水象征机遇。爻象则以六爻象征有才华的君子,阳爻(初爻、五爻)象征其意志坚定,阴爻(二爻、三爻、四爻、上爻)象征其意志薄弱。下卦震体无坎水,象征机遇没有降临,上卦坎体为水,象征机遇降临。“磐”为厚而大的石头。“桓”为一种树木。“居”为居住、停留的意思。从卦爻象分析:下卦震为草木,下互坤为土,上互艮为石,因此有土中之木被大石压住之象。故曰:磐桓。“磐桓”象征有才华的君子处境困顿没有机遇其志不得伸。

草木得水方能顺利成长,初九居下卦震体下爻,距坎水最远,草木此时还不能生长。象征机遇没有降临,有才华的君子利于坚持固居于此不利妄动。故曰:利居贞。

初九阳刚得正,象征有才华的君子虽处境困顿其志不得伸但其意志坚定。初九君子会坚定不移地等待机遇的降临而建功立业出人头地。故曰:利建侯。

“磐桓,利居贞。利建侯”的象征意义为:有才华的君子处境困顿其志不得伸,利于坚守固居不利妄动。将来一旦机遇降临,有才华的君子利于建功立业出人头地。

三、辞、象、义的思维转换法则

《易经》一书是由象和辞两部分组成的,象包括卦象和爻象,辞包括卦名、卦辞、爻辞和《乾》、《坤》两卦的用辞。而人们所研究的是象、辞所象征的诸种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也即义。

两千多年来历代易学家对《易经》的象、辞、义进行了孜孜不倦的研究,形成了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纵观其旨,象数学家们拆分卦象比附经文欲使卦爻辞与卦爻象直接对应起来,结果是乱象弃义把《易经》拖入泥潭;而义理学家们则舍象言理以顺己意,使《易经》成为他们表述自己哲学思想的工具。究其原因是人们不了解象、辞、义三者之间的关系。

《易经》的辞从一定意义上说和卦、爻一样也是一种象,它是一种形象化的谐隐文体。卦和爻的形象是符号,而卦爻辞的形象是辞中运用的具体物象。

经过总结辞、象、义之间有四种潜在的同一性。1、阴阳观念的同一性,2、八卦卦象的同一性,3、辩证形式的同一性,4、事物蕴意的同一性。

《易经》的辞、象、义是以它们潜在的同一性为依据用类推的方法进行意义转换的。

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基本思维转换法则。法则一:以阴阳观念为思维媒介进行意义转换。法则二:以卦象为思维媒介进行意义转换。法则三:以事物蕴意为思维媒介进行意义转换。法则四:以形式化为思维媒介进行意义转换。

在《易经》卦爻辞中以上四种思维转换法则是结合在一起的,为叙述方便,我们分别介绍。

下面我们对以上四种思维转换法则详细介绍一下。

法则一:以阴阳观念为思维媒介进行意义转换。

《易经》中虽没有明确提出阴阳范畴,但其却是以阴阳为核心观念进行立论的。《易经》中的阴阳观念是用具体的形象和物象表现出来的,如八卦分阳卦(乾、震、坎、艮)和阴卦(坤、巽、离、兑);爻分阳爻

和阴爻

;爻位分阳位(初位、三位、五位)和阴位(二位、四位、上位);以及在卦爻辞中出现的阳性事物(天、王、马、金、夫、子、大……)和阴性事物(田、黄、牛、母、女、妇、小……)等。

《易经》用阴阳来象征世界上一切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或两个事物,阴阳是世间万事万物矛盾现象的总概括。如阳可为天,阴可为地;阳可为君,阴可为臣;阳可为君子,阴可为小人;阳可为刚健,阴可为柔顺;阳可为动,阴可为静;阳可为高傲,阴可为谦卑;……。

那么《易经》的辞、象、义之间是怎样以阴阳观念为思维媒介进行意义转换的呢?如果卦爻辞中出现“天”、“马”、“金”、“夫”、“子”等阳性事物,这些阳性事物或者对应卦爻象中的阳卦、阳爻、阳位,或者象征阳性意义,或者既对应卦爻象中的阳卦、阳爻、阳位又象征阳性意义;如果卦爻辞中出现“田”、“黄”、“牛”、“妇”、“女”等阴性事物,这些阴性事物或者对应卦爻象中的阴卦、阴爻、阴位,或者象征阴性意义,或者既对应卦爻象中的阴卦、阴爻、阴位又象征阴性意义。

举例说明,在《屯》卦六二、六四、上六三爻爻辞中皆有“乘马班如”一语,那么其中的“马”为阳性事物。六二、六四爻辞中的“马”指初九阳爻,因为六二乘比初九,六四乘应初九,“乘马班如”说明初九阳爻对六二、六四两阴爻的吸引关系。上六爻辞中的“马”指九五阳爻,因为上六乘比九五,“乘马班如”说明九五阳爻对上六阴爻的吸引关系。再如《蒙》卦九二爻辞有“纳妇吉,子克家”一语,其中的“妇”为阴性事物,指初六、六三、六四、六五诸阴爻,象征学生。因为在老师与学生这对关系中,老师为阳、学生为阴。“子”为阳性事物,指九二阳爻,象征老师。

在此特别要说明的是,在《易经》中乾卦之物象可象征一切阳性事物或意义,坤卦之物象可象征一切阴性事物或意义,因为乾、坤两卦是世间一切阴阳事物或意义的总代表。

研读《易经》的过程中,如果卦爻辞中出现阴性事物或阳性事物,不要以为是对这一具体事物的论述。而应明白,这是借用其阴阳属性进行意义转换的一种表达方式。

法则二:以八卦卦象为思维媒介进行意义转换。

《易经》用八卦把世界万物分为八大类,以卦象为每类事物的类属性,同类事物之间可进行意义转换。如离

为南方、为日、为火、为目、为明、为智慧、为雉、为鸟、为戈兵、为矢、为狐、为龟、为中虚之物等等。那么南、日、火、目、明、雉、鸟、戈兵、矢、狐……这些事物它们的类属性同为离

它们之间的意义可相互转换。如果卦爻辞中出现“雉”这一事物,它指的是离

卦卦象,它可以象征智慧,也可以象征火,也可以象征中虚之物……,凡是与“雉”类属性同类的事物它都可以象征。在卦爻辞中出现的这类事物,绝大多数都是以本卦卦象为中介进行意义转换的,但也有少数的此种物象在本卦并无此象,但仍要以此一事物的类属性卦象进行意义转换。如卦爻辞中出现“豕”,但卦象中并无坎

卦卦象,此时仍要以坎卦为中介进行意义转换,或象征水或象征危险等。

举例说明:《同人》卦

九三爻辞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一句,其中的“戎(戈兵)”指下卦离,“莽(密生的草)”指下互巽,因为离体在巽体之下,故有“伏戎于莽”之象。《同人》卦

是以下卦离为火,下互巽为木,上卦乾、上互乾为天。火与木和同则火势更旺,天在上,火焰有向上之性,火焰象似与天亲和。《同人》卦

以草木与火和同、火焰向上与天亲和为象,象征人们团结一处志向相同互相亲和。九三爻辞的“伏戎于莽”不是战争场面的描写,只是用来说明离火伏在巽木之下,火焰并没有很旺地燃烧去亲和乾天这一现象,并流露出戒备防范之情。爻辞中的“戎”与卦义中的火同属离卦为同类,爻辞中的“莽”为草木与卦义中的草木同义。再说说“升其高陵”这句爻辞,其中的“陵”为山,可卦象中并无艮象,但“陵”字的象征意义仍要以艮

为思维媒介进行意义转换。艮为止,有制止、阻止、阻碍的含义,故“陵”在此象征阻碍。“升其高陵”是说明乾天越升越高,它与巽木、离火之间和同的阻碍越来越大。

法则三:以事物蕴意为思维媒介进行意义转换。

这种思维转换方式的特征为:在卦爻辞中出现的某一事物,它所蕴含的某种意义与卦义相同。

举例说明:如《坤》卦

六五爻辞“黄裳,元吉”,其中的“裳”为衣服。衣服本身不能活动,它是随着身体的活动而活动的,并于身体的活动保持一致。《坤》卦是阐述君臣关系的,其六五爻辞的“裳”是以衣服与身体的上述关系来象征臣子和君王的关系的,象征臣子不能违反君王而有所行动,必须跟随君王的行动而行动,并与君王的行动保持一致。再如《蒙》卦

卦辞“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其中的“筮”为占筮。《蒙》卦

是阐述启蒙教育意义的,那么启蒙教育与“筮”有何联系呢?我们知道古人有疑则筮,筮以决疑。那么在启蒙教育中学生有疑难问题要向老师提问,老师则给以解答。因此从有疑而问,问以决疑的意义上说,“筮”与启蒙教育的意义是一致的。故而《蒙》卦

卦辞的“筮”是用来象征学生有疑难问题向老师提问,老师则给以解决疑难这一意义的。

因为在卦爻辞中经常用某种事物的蕴意来象征卦义,所以在卦爻辞中出现某一事物,我们就要思考它是以何种蕴意与卦爻象所显示的卦义相联系的。

法则四:以形式化为思维媒介进行意义转换。

形式化,指仅仅注重思考问题所遵循的思维形式,不及所思问题具体内容的一种思维趋向。《易经》中的思维形式化所遵循的法则不同于现代形式逻辑中的逻辑规律(如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等),它是指以此一事物的联系发展形式去思考彼一事物的联系发展形式。

《易经》卦爻象的结构形式是反映事物存在形式的,而卦爻辞是对卦爻象以及卦爻象所象征的事物的说明词,因此卦爻辞的思维形式就是卦爻象的结构形式和事物存在形式的反映。我们可通过卦爻辞表现出来的思维形式去认识卦爻象的结构形式,进而理解卦爻象所象征的事物的存在形式。

如我们刚才分析的《同人》卦

九三爻辞“伏戎于莽”一句,“戎”指的是下卦离,离在《同人》卦

为火,“莽”指的是下互巽,巽在《同人》卦为草木。那么“伏戎于莽”就是伏离于巽,也就是伏火于草木。以形式化为思维媒介进行意义转换,卦爻辞与卦爻象以及卦爻象所象征的事物虽然具体内容不一样,但它们所遵循的基本形式却是一致的。

经过以上的学习,现在可以运用你的形象思维和聚散思维方法,结合辞、象、义思维转换法则对六十四卦进行分析了。最后提醒大家,《乾》、《坤》两卦的《文言传》,还有每卦的《彖传》(即大象传)和象传(小象传)请丢到一边,不要去看它们,它们会严重打乱你的思路。我们要研究的原汁原味的《易经》,这些《传》是后人添加的。

在我的专栏中,现在还剩下几卦的解读,可供大家参考,大家可自去寻找,我就不粘贴了。

结语

现在我们再回到文章的开头,讲讲梁山伯与祝英台美丽的爱情故事。

祝英台在下山之前给梁山伯写了一首情诗,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吾宜速归宿,

乃尔连理枝。

红室双烛照,

妆家伴随之。

但这首情诗阴差阳错落在了马文才手里,梁山伯当时并没有看到。后来梁山伯下山,马文才自作聪明想刺激一下梁山伯,就给梁山伯看了。梁山伯看了一眼记下了诗的内容。

原来这是一首藏头藏尾的情诗:吾乃红妆,宿枝照之。“照之”是梁山伯的表字。意思是说:我是女孩,愿归宿你梁山伯。

梁山伯终于大悟。

“英台要嫁给我”


你开悟了吗?



易经

卦爻似镜空,映照万物穷。

易经术之宗,根法藏其中。


此篇文章由本人拙著《周易观品》的导论《观象玩辞品<周易〉》一文改编而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文带你开悟《易经》(高层次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