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_图表表达库

当设计做到一定阶段时,会发现设计手法的表达只是整个设计过程的一小部分,你会发现需要用大量的论证来推导你的设计内容呢,虽然我对此表示怀疑,设计本来就是灵光一闪的显现,不应该非得套上合理性的架子,既然在职场中工作,如何写一份好看有料的设计推导报告成了非常重要的环节,之前自己总是不会写,但写多了之后会发现是有规律可言的,今天来讲一下图表怎么表达这方面的内容

一般来说,一个报告可以大致分为6个阶段

「定位问题 — 方向推导 — 确定重点 — 理清流程 — 方案落地 — 总结反馈」

接下来我会按照这个顺序,列举一些我觉得实用的图表表达方式 ( 以后会不定期更新 )


1.定位问题

一般来说,设计推导的原始数据就来源于各种渠道反馈过来的问题,常规的做法一般都是列出「需求方+需求方痛点」,写了一整页PPT,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做宣讲时,大多数与会者并不能直观的感受到问题的核心,大量的文字也会让人没有阅读的兴趣

方式1:可以通过「场景+文字」的方式来表达问题来源,这种方式适合线上线下配合,有特定使用场景的情况,通过一张有角色的场景照片搭配对应的痛点,就能生动有效的把所有问题都放在一张场景上,信息能有层次的传递到位

方式2:可以通过几张图表结合搭配递进的方式来展示问题的根源

下图是时间+地图的搭配方式,这种方式不论是单纯的线上问题还是线上线下结合的问题都能很好的表达,通过对某一段时间段的监控,获得某一段时间节点内的其他数据,比如活跃人数,再通过地图的方式来展示活跃人数的分布,再通过高亮来展示出问题,如果搭配动效,能更有节奏的引出问题

2.方向推导

定位好问题后,一般就是开始着手解决了,一般来说,再开始落地设计前,一般要对功能进行梳理,而对功能的梳理,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流线性的,一种是发散性的,都是用来得出方向的

首先说流线性的,流线性的一般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一层层的剥离筛选,从A到B到C,适合用用来演绎,使结论更有依据

再说说发散性的,发散性的一般是原始数据的分类已达成共识,但更多的细节需要表达,适合用来展示已有成果,使结论有个概括和总结


3.确定重点

在确定了方向之后,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没有资源和精力来解决所有问题,所以这时候如何确定重点和优先级,就尤为重要了,但凡确定优先级和重点,必然就会需要维度和基准,所以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确定重点方法

方式1:坐标轴法

确定评价基准,并分布到XY轴甚至XYZ轴上,把所有的要点根据坐标进行一一分布,取有效象限内的要点作为优先解决的问题,这种方法适合问题筛选初期

方式2:取同类法

把要点进行归集,并取同类项作为优先解决的问题, 这种适合在多方需要达成共识时使用

方式3:评分法

把每个要点进行进一步细分,得分高者作为优先解决的问题,这种适合自我梳理时,作为选择优先级时使用

4.理清流程

当确定好重点问题后,就需要开始着手问题的解决了,这里可以推荐大家去看看「服务蓝图」这个设计工具,下面比较复杂的流程分析法都是这个工具的变形

方式1:服务蓝图变形1

以某一流程作为基础流程,把这条流程上需要使用到的工具、环节、支撑环节通过节点层层对应,从一个流程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再从中定位或者归集解决方案核心,这种适合复杂的流程,需要对线上线下多个环节进行流程梳理展示

方式2:流程基础展示

常规的流程加细节的扩展,下面的图例只是在表达形式上的变形,实质核心并没有变化,这种更适合流程的展示

方式3:爆炸图

这种方式更适合线下场景的分析,通过对场景结构的拆解,一层层找出共有场景下的对应流程

方式4:立体图

常规的流程图引入Z轴坐标,得到一个立体坐标系列,可以让流程显得更加丰富,Z轴一般是需要展示的机会点



5.方案落地

方式1:表格结构

通过二元表格结构,以横轴或者纵轴为分析对象,另一轴作为统一的分析元素,来展示问题如何解决

方式2:图文流程

直接展示每个环节上需要的图片并辅助文字,这种方式不只使用于线上,可以延展到界面和线下的结合,能展示一个完整的方案过程,能更好的推动方案并产生共情

方式3:图文拆解

常见的表达手法,但是可以在一张图上展示不同利益方的解读,这样能更好的展示简单功能和呈现的复杂思考

方式4:元素拆解

元素拆解后,用公式或流程的手法来对方案做组合或搭建,这样能更好的让方案有理论支撑,是一点点搭建起来的,能更有利的说服他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作总结_图表表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