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漫步之盖世神功养成记

      昆明,一座氤氲着文化气息的历史名城,三面环山,南濒滇池,地处低纬高原,因而“四季如春”,享有“春城”之美誉。在这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有这么三位爷,他们生于滇长于滇,许是受了这彩云之南灵气的浸润,心中一直升腾着建立一番事业的念想。于是,这年暮春时节,三人便结伴前往京城游历。

      与他们自幼生长的滇中不同,京城尽是一片歌舞升平的繁华之景。月色如练、天光如水,美人抚琴、孩童嬉戏、京剧脸谱、糖人面点……一应俱全,令人流连忘返。某日,三位爷漫步城中,忽觉腹中空虚,便循着人流进了一家酒肆。偶偿得一土豆,其味甚美,生平所食比之不如,将之视为极品,深究方知产自家乡云南,且是冬季种植,名“冬季马铃暑”。一路寻至澜沧东回,始知方寸之间竟卧虎藏龙。中国工程院扶贫驻村院土工作站在此。主理者乃名满华夏的“时代楷模”,著名的生物多样性研究顶尖高人朱有勇院士。


      三位爷冒昧登门,院士慈爱有加、款款而谈,不经意间的叙事、家国情怀、学以致用和报国惠民之心深深触动了三人。自此,三位爷也一头扎进了东回、扎进了利国惠民的乡村振兴建设中国梦之中。   

      澜沧东回镇,这个西南边陲森林葱茏、山清水秀的小山庄,民风淳朴、乡民勤勉,自朱院士工作站落地生根后,顶尖高人解囊相授,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四方乡亲学识与财富俱增,幸福的滋味荡漾在田间地头。


      在东回,三位爷得益于朱院士的熏陶,也致力于农业研习。某日,三位爷结伴出游,行至一方松林,咋听松涛阵阵,又有淡淡的暗香浮动,寻一干净清爽小路踏步前行,只见林中遍地长满开着红绿相间花色的绿色植物,叶子成锯齿状。采摘入口,先苦后甜,瞬间缓解了饥渴的情绪。伴随着一剂甘甜入胸,三位爷突然发现林子外风声阵阵,这林子里却宁静安然,令人心旷神怡、悠然自得。心念一动,三位爷采摘那绿植带回研判。



      入夜,三位爷修炼功夫时自感五脏六腑通透,精气周身循环,任督二脉如一汪泉眼,自有源源不绝之力量滚滚而来,功力甚超以往数年。大惊,乃知是白日食用绿植之功效。翻阅滇人名医兰茂所著《滇南本草》,方知是人参科野生中药材三七。


      三位爷遂向朱院士讨教,朱院士笑而微语,娓娓道出,原来此乃是院士潜心研究十年之久的心血,名曰:林下三七。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之称,中草药的品种丰富繁多,其中有一种俗称“金不换”的药材谓贼道地名星,就是人参科的野生“三七”。这东东功效非凡,名冠天下的云南白药就是以它为主药,但其有一狂病,每一茬成熟收获后,其生长发育过的土壤则营养、肥力尽失,必须再自然养成十年以上才能基本恢复土壤营养成分和价值。这就造成土地成本的增加,种植户为提高土地利用率,追求高产而广泛使用化肥、农药来增加土地营养和肥力,最终损害了土壤的再生能力,导致土壤板结污染,使土壤的修复时间长达二十年以上,而所产出的三七也药效下降、农残超标。

      为解决三七再生障碍问题,朱院士领军院士工作站再攻强关,结合云南松松针叶特有成份,利用自然掉落的松针叶作为培育土壤的有效元素;在松林的特殊环境中,经过松针叶自然腐化为肥入土壤,使三七总皂苷含量提高,蕴含的多种矿物元素更加丰富,还木有农药、化肥的危害和污染;更使土壤的修复时间缩短至三年,成就了盖世神功——“林下三七”。

     

      东回的夜,何等寂静,寂静到足以听见自然界演奏的晚安交响曲。偶尔听之,尚可欢欣雀跃,时日久了,就是与寂寞孤灯书籍为伴;所居之乡民,乃拉祜一族,自古就是偏僻清贫之所,为了共同富裕奔小康的梦想还一直在辛劳奋战;再者,这农业研究种植周期长、劳作苦、付出与收获非等量代换……你们几位爷习惯了繁华锦绣和优裕生活,是否能耐受如此落差,一门神功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习️得。朱院士看三位爷骨相清奇,是可造之才,但也还是将前路险难一一道尽,个中的决定就看几位爷的了。

      古语云:三十而立,齐家立业是也  。晃眼间,三位爷也三十出头,有了游历的见识,有了家人的支撑,机缘巧合遇见朱院士高人指点。三位爷坚定表示会耐住寂寞清贫、忍住辛苦劳作、专注投入到农业研习修行中。朱院士颌首应允,收入麾下慢慢磨砺锻炼。自此三位爷在院士的提携下开始了林下三七神功的精进修炼,与院士旗下弟子们一起研究如何人工培育林下三七。

      澜沧东回不愧是人杰地灵之所,又有了院士工作站这座灯塔,引导着勤劳善良的乡民们掀起了又一轮脱贫致富、振兴乡村的步伐。院士高手播种的是善良,收获的就是机缘。

      野生三七是我国中药材的一颗璀璨明珠。近年来,国内每年三七需求量超过2万吨,产业总产值早已突破百亿大关。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及其团队历时10余年,研发建构了具有颠覆性意义的三七种植新模式,不仅解决了传统三七种植的诸多问题,为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同时也切实利用科技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朱院士以“让中药材回归山野林中”,不用一滴农药,不用一颗化肥,不用黑色大棚,在云南澜沧松林下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有机三七。以此生长的三七比大棚普通三七产量降低了80%,但“仿野生”三七有效成分(人参皂苷)高于普通三七40%,且通过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欧盟有机认证、美国有机认证和日本有机认证等,开启了有机三七的新篇章,让高品质中药材服务全人类。



      有朱院士团队的实力技术支撑,三位爷也把多年积蓄之钱财拿出支持乡民们建设林下种植基地。东回的地理环境可谓天时地利在线,院士团队和三位爷的精诚合作可谓人和,小试牛刀成功。前一回,东回因大土豆响彻京圈;这一回,东回因种植林下三七再次在江湖声名远播。





      辛丑年四月十五,中国工程院朱院士的十二位同门师兄弟慕名前来东回切磋交流,朱院士和三位爷热情陪同、仔细讲解,顶级高手朱院士更是天王级直播覆盖,彰显风范与实力。


        十二位高手就继续支持澜沧县实施乡村振兴,持续选派优秀干部到澜沧县挂职锻炼,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举办澜沧县院士专家技能培训班,支持澜沧康养产业发展等课题进行切磋交流,智慧与功夫的火花在碰撞、在迸发。一簇光,足以照亮前行之路;科技之光,让天堑变通途!




       

你可能感兴趣的:(林下漫步之盖世神功养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