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深入人心”的谣言

生活中总会有些以讹传讹的事儿,却搞得人心惶惶

比如,隔夜剩菜吃了会死

比如,柿子和螃蟹不能一起吃

比如,味精加热会致癌

还比如,今天要说的,“千滚水有毒”

先强调一下哈,以上,都是谣言

所谓的“千滚水有毒”,其实并非流传多久远,有据可查的大概是从2010年左右,有人在网上发的帖子

帖子里称,办公楼水房或是饮水机里的水,都是反复烧开的“千滚水”,会产生致害物,比如亚硝酸盐。

之后有人跟帖,说“医院啊,火车上都是这样的水,太可怕了!”

之后,这“千滚水有毒”的内容,便在网络上疯狂传播。而随后几年陆续有专家发表辟谣文章,虽然敌不过谣言的传播之广,但也让一部分传播者偃旗息鼓了下来。

随着微信的到来,这“千滚水有毒”的文章,再一次发酵,而地点,就是微信朋友圈

至此,这谣言真正地深入大众之中,进而深入人心……

其实,跟随着谣言而来的辟谣内容也比比皆是,譬如丁香医生的这篇:千滚水有毒?隔夜水有害?水,这样喝才靠谱

专业的事,肯定还是得专业的来,我就不在这里赘述辟谣了。

我只是很疑惑,为何在专业人士多次辟谣的情况下,依然有人相信呢?

仔细思考了一番,有了些想法

一、是恐惧心理

人都怕死,不管是泰山压顶而死,还是鸿毛扎心而亡。

所以,涉及到关乎生死的信息,甫一接触,无论是否有官方背书,大多人都会本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继而先入为主。

二、是传播程度

有句话叫“听谣千遍,假也成真”。以讹传讹的威力,自古便显露无遗。你就比如广传千年的验明亲子之法——滴血认亲。

而再加上恐惧心理的作用,使得关于健康的谣言,更容易铺天盖地般传播开来,致使人信以为真。

从本质上看,谣言只是一份未经确认的信息片段,如果冷静思考,总能发现其中的漏洞。但由于一些“媒体”利用人的恐惧心理所迸发的大规模传播,使得谣言总有办法在我们起疑之前就悄悄溜进我们的心理防线,最强的谣言甚至能彻底让常识与科学靠边站。

绝大多数的人,总觉得自己不会轻信他人。但是对于某些传言却总会信以为真,并且极力传播,这些谣言正是瞄准了我们自以为最强悍的心理防线……

我们有什么办法,提高辨别谣言的意识呢?

我觉得需要训练两点

1是,训练自己对于信息来源的关注

很多信息,来源不明,甚至是一些人毫无根据的张口就来(诸如,我朋友说,我听说,我哥说他二大爷,某某研究机构说……等等)

要刻意训练自己,关注任何信息的来源。别怕找不到来源,一时找不到,那就说明这个信息不一定可靠

2是,训练自己问为什么

有因才有果,而谣言多少会有逻辑上的不合。

要刻意训练自己,对任何信息问一下“为什么”。

比如,为什么鲍毓明要收养不满14岁的女孩?为什么刚过14岁他就实施了性行为?为什么他要说女孩说的都是编造?

嗯,纯粹举个栗子

才疏学浅,我能想到的大概就这两点,欢迎各位读者补充

啊,最后呼应一下开头

隔夜菜吃了不会死,好好放冰箱保存再加热吃,没关系的

柿子和螃蟹可以一起吃,大多数所谓的相克食物都是扯淡

味精是谷氨酸钠,再怎么加热也不会致癌,它唯一的作用就是让食物有“鲜”味儿

大多数人在捕风捉影方面几乎具有无限的能力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深入人心”的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