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认识你自己吗?

当我打算记录下这本书的读后感受到的时候,我考虑了很久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记录下来

因为我真的不希望因为自己不太好的笔感而让大家失去阅读的兴趣

所以请答应我,一定要看下去~

最近读书我喜欢在阅读之前写下来我可能或者我期盼从这本书中所获得的的技能和感受。所以在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在便利贴上写的是“谈判技巧与博弈理论、了解谈判时对方的想法以及应对的方法”。

读完之后,我在之前的便利贴上划了一个大大的×

因为这本书,与“跟别人”谈判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在自己的内心,就有好几个“自己”,我们需要先与这几个自己正面交锋、谈判协商,才能糅合出一个内心平衡的自己。

所以这本书中就出现了好几个拟人化的名词——“梦想家”、“思想者”、“恋人”、“勇士”

这些都是我们自己,也是本书作者给我们内心想法一个拟人化的定位。

基于这些,你能清楚自己何时处于哪个相应的位置吗?

如果你拿不准,就请一定要读完这本书。

“理想者”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相信大部分人不仅听说过这句话,也应该切实体会过其中的滋味。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有的人接受不了,所以怼天怼地;有的人全盘接受,所以听天由命。但更多时候我们真应该想想,为什么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会这么的遥远?是我们将理想看的过于美好?还是我们将现实看的过于丑陋?

当你在这么想的时候,其实是你内心的“思想者”出山了。因为这家伙最主要做的就是帮你去分析一件事情的好与坏,他可能会打破你对美好事物的想象,但也能成为你低谷中的“垫脚石”

“梦想家”

那当我们认清了“思想者”的位置之后,其余的人在干嘛呢?

首先来看看“梦想家”,这个角色从一出现就被冠以王者般的光环。因为“梦想”这个词是不论什么文化阶层或者男女老少都知道这是个好词的词。但可能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或者文化程度越来越高,我们的梦想会越来越趋于现实。有人的梦想是环游世界,也有人的梦想是有车有房。但这些明明着手就能去做,按照计划一步步进行最终就很有可能会实现的事情,是不是更应该叫“理想”呢?

在我目前看来,“梦想”应该是更趋向于一种愿景。

因为有这个愿景的导向,我们会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做出约束。比如一个“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诚实的人”的人,他说的话大概率都是诚实的。

所以“梦想家”这个角色,他大概率的情况是用来激发我们内心的愿景的。他会让我们知道,我们最终想要去哪,在这条道路上,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东西碰都不能碰。

所以有时候,一定要停下来,认真听一听,你的“梦想家”跟你说了什么。

“恋人”

有了“梦想家”为我们指引方向,“思想者”帮我们分析好坏,是不是感觉未来就一片大好了呢?

好像也并不是,因为这样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

我们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吸引到与我们相同的人,不至于跟机器人一样孤零零、冷冰冰。

但是这些情感都要归功于我们内心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恋人”,有她的存在我们能享受到给予的快乐,也更能找到与你一起并肩作战的人。

有她的存在,我们才会变得更加温暖,足以去打动别人。

“勇士”

那现在,有了方向、有了参谋、有了温情,还缺什么呢?

是的,你猜到了,还差一位“勇士”

因为只有他能背负起我们身后的这些责任,一路去披荆斩棘、翻山越海,只有他能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其他人,都不能。

他在我们这几个人当中,是唯一的执行者。

所以他不可或缺,即使你有再远大的抱负,再完美的方案,再多的情怀,不落地执行,终究只是梦一场。

反思

你要问我这四个角色谁更重要?我也没法回答你,这问题你要先问问你自己。

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的问题是,绝大部分人有一个或两个角色起到主导的地位,其余的角色或有或无。

被“梦想家”主导的人每天天马行空、夸夸其谈;

被“思想者”主导的人每天瞻前顾后、杞人忧天;

被“恋人”主导的人大概率只能寄生在别人身上;

“勇士”前行,所向披靡,但大概率也只是“莽夫”一枚~

所以除了认识到你自己其实不是“一个人”以外,你还要考虑你缺了谁,又是谁在主导你?

“守望者”、“船长”、“旅行者”

这时候“佐料”就出现了

第一个是“守望者”,这个人就是没有感情的机器,只报告自己看到的,不润色也不做决定。

其次是“船长”,这个人是指挥官,他会根据“守望者”报告的情况排兵布阵。

最后是“旅行者”,他就跟旅行者号一样,永远在漂流,同时也提醒我们活在当下,生命本就是一场冒险,不到最后,谁都不知道我们会走到哪。

写在最后

这本书并没有教会我任何的方法论,与我一开始想要获得的知识也大相径庭,但它却是是一本好书。

因为他教会我,以后面对自己的情绪,要先让“守望者”看看,究竟是哪个家伙在闹事,又该让“船长”派哪个“兵”出阵。

以上,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真的认识你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