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村野童趣(三)3

玩是孩子的天性。那个时代,是动手能力非常强的年代。在网上看到过一个贫穷地方的孩子,手里拿着一只纸杯:“孩子的玩具不能只有一个纸杯”。看后相当震撼,确实如此,不能只有纸杯,还应该有很多玩具。

作者 2019年9月30日拍摄于新疆独库公路途中

我的少儿年代,没有纸杯,但有小刀,就可以自己制作属于自己的玩具。

家门口有一颗很高大的树,老家叫“po子树”,学名不详。果实是圆形绿色的小颗粒,容易挤压。挤压后发出“嘙”的一声,流出汁液。可能挤压后的声音而得名吧,网上查不到。老家也找不到这个树种了。

我们找来一根小竹子,截取竹节中间的一段,内孔略微小于“po子树”的果实。再削一根竹签子,能伸进竹管的小孔中,滑动没有阻尼。就做成了一把小枪,从竹管的头、端部各塞一个果实,推动竹签,压缩空气,使之果实挤压后弹出。并且发出一声响,打到人的脸上稍微有点痛,很有成就感。

在没有果实的时候,就会用纸团子,口水浸湿,效果也是一样。这种小枪的射程不远,没有多大的危险,小伙伴们会拿着小枪,相互对射,也是实在的好玩。

村头有一颗叫“zu子树”,果实有褐色的外壳,掰开内面是白色的颗粒状,不是纯圆,手摸有油滑的感觉。用一根竹片,取20cm长左右。留下竹节,在竹片非竹节端剖开一至两个豁口,能塞进那种白色油腻的果实为度。用手挤压,果实由于油脂的润滑能蹦出老远,只是方向没法掌握,对战时偶尔会打到同伴。那种树也没有了。

射水枪的做法就不说了,没有橡皮,用布缠绕在竹签上,能射很远,是“打仗”的利器。

在抚河散步,看见一帮大老爷们在打弹弓,想起了小时候玩弹弓的情景,忍不住走过去,借过来看了看。好家伙,工业生产的,高大上的玩具。

小时候我们上下课的途中,眼睛老是会盯着小树看,哪棵树有树杈子,粗细适合做弹弓,适合的就会拿起小刀,给割下来,带回家做。橡皮有些难度,不好找,橡皮牛筋就更是艰难。

那个年代,自行车毕竟是很少。要等到人家换内胎,也是很难。自行车的内胆,颜色分为黑色和红色,一般人也不是经常换内胆,先会补胎,待实在不能再补了,才会报废,得等到猴年马月。一般就是向别人讨要。有时候集市上的小摊子也会有,还会有汽车的内胎,不是整条,是切成条状的,数量不多,我买过,是黑色汽车的内胎橡皮。包裹弹丸的皮块也是难找,废旧皮鞋的后跟上的皮很不错,可是老家能有几人穿得起皮鞋呢。所以,做一副弹弓,感觉就像祖父做房子那么艰难呀。

有一种用子弹头做的,听响的玩具,不知叫什么。制作简单,材料好找。经常在地上找寻子弹头,抗战时期的弹头。用8号铁丝弯成弓形,一端扣住弹头,一端弯成小孔,插入一枚铁钉,铁钉对准弹头的后部。在弹头的后部打深一点小孔,露出里面的铅来,小孔中装上火柴头上的火药,用铁钉的尖锐部位塞住、掐紧,反过来,用铁钉头在石头上猛敲一下,火柴的火药,挤压摩擦而爆炸,发出砰的一声响。然后,就会一脸高傲地看着同伴,眼神似乎在说,你看,我成功了。

后来,就发展到流行做火柴枪。这是有一定技术要求的活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自行车的链条,辐条帽,铁丝,橡皮筋。网上有这种的图片。制作起来困难在于把自行车的链条用錾子錾开,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有相当的难度。

火柴枪有一定的射程,有点杀伤力,特别打到像眼睛的部位,还是很危险的。

受样板戏的影响,我还给这把火柴枪做了一个枪套。用铁丝做骨架,纸糊在外面,涂上颜色,像驳壳枪的那种,斜跨在肩膀上,说不出的威风。经常被伙伴们抢去背。害得我紧跟在后面,怕他弄坏。

婆婆会理发,老家叫剃头。就是简单的理光头那种,也就是给祖父理,我是不会让她理的。

剃头刀子我留下了一把,木柄,折叠,刀子较宽,刃口很薄。网上搜索“剃头刀子”就能看到图。当时还有一块“刮刀布”,乌漆墨黑。当婆婆看到我身上玩的脏了以后,就会形容:像刮刀布一样……。�


第一章 涂家围子(上):1  2  3  4  5  6  第二章 涂家围子(下):1  2  3  4  5  6


第三章 搬迁到下赋策  :1  2  3  4             第四章 村野童趣(一):1  2  3  4  5  6


第五章 村野童趣(二):1  2  3  4  5  6   第六章村野童趣(三):1  2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六章村野童趣(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