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曲黎敏的文章。

摘要:本文认为《周易》虽重在讲“一阴一阳”(两仪、四象、八卦),但包含“三阴三阳”的思想,中医是“三阴三阳”学说的集大成者。本文探讨了三阴三阳的古天文学背景和医道内涵,不仅从定量上对“三阴三阳”进行了标定,对有关的“六气”、“开阖枢”等中医学理论问题也提出了有创建的看法。

《易经》(狭义)最早以符号的形式提出阴阳的观念,《易大传》明确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而明确提出“三阴三阳”的是《黄帝内经》。《周易》“三才两之”、“六位成章”的说法即是“三阴三阳”思想的体现。

三阴三阳的问题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中国传统医学对中国哲学范畴的重大发展,而且是阴阳学说当中一个质的改变。即从对阴阳的定性研究,转而为对阴阳双方的具体的定位、定量标定,而阴阳的由三到一、由一到三又指明了疾病的传变方向,由此三阴三阳本身就具有定位、定量、定性、定向四种含义。

人类学家说:懂得了起源便懂得了本质。所以我们必须回溯到源头。

1、阴阳观念与古代天文学

在中国古代,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对远古的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知识是星占历算、祭祀仪轨、医疗方技。星占历算是把握和探索宇宙的知识,祭祀仪轨是整顿人间秩序之学,医疗方技是洞察人类自身生命的学问,其中天地人三才密切相关,息息相通,正是远古文明在大方向上给予我们把握与引导,才开始了东方文明游历几千年的伟大探险。

而中国的所谓文明也正是发源于“经天纬地”。天的现象的重要性从来就没有被忽略过,人们始终认识到一个事实:他的全部生活都依赖于某些普遍的宇宙状况。而“仰观天文”与“俯察地纪”则是古代思想家掌握世界、认识世界的两个重要手段。天文与地纪相互作用的顶点,则是后世医家提出的五运六气学说。五运六气学说是通过对地之五行与天之六气的相互作用来推演地对空间的普遍的气运法则,并由此扩大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人在其中既是气运的观测者,又是整个事件的中心。

无论如何,从远古到今朝,天文与地纪都有赖于实际观测与推导,据《汉书 艺文志》考,“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羲和是古代专门负责观察天象以确定季节的天文官员。阴阳家学说强调的是以自然法则为基质,以人事法则为归宿。“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①其代表人物邹衍学说的要点则在于深观阴阳消息,即以阴阳二气的消长说明季节的变化。一旦我们强调阴阳学说的天文观测基础,阴阳概念便不再仅仅是纯观念性的东西,它可以量化为具体的数。其实,阴阳观的最初产生本是最量化的,它取决于太阳的照与不照,从半坡遗址看,那时的门都朝向西南,其实用目的则是光照与取暖,因为从日照角度讲,一日之内下午1-2时西南方的光照最强、热量最足。从这个意义上讲,“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素问·天元纪大论》)”,正是对气的量化。

在中国古代,阴阳之气的量化有两套系统,分别源于不同的天文宇宙观。一是《易》的四象:少阳(对应春季)、老阳(对应夏季)、少阴(对应秋季)、老阴(对应冬季)。此四象不涉及五行,纯粹以太阳的运动为准,“天地变化,必由阴阳,阴阳之分,以日为纪。日冬夏至,则八风之序立,万物之性成,各有常职不得相干”②。即冬至、夏至测准了,四时八节的次序就确立了。《系辞》强调以日月之义阐释阴阳,“一阴一阳之为道”实指二部分,一是太阳的周日运动,即以昼夜现象为主的阴阳变化;二是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即以寒暑现象为主的阴阳变化。《易传》关于宇宙结构的概念是盖天说,盖天说的要点见《周髀算经》,即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尊地卑,(《易·系辞》)天动地静,其基础性数据则是“日照四旁各十六万七千里,人所望见远近宜如日光所照(《周髀算经》)”,并以此数据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计算太阳轨道的变易。如太阳运行到极北,则北方太阳当头,南方却处于夜半。因而昼夜之道反映了太阳的四方运动。更为重要的是古代天文学认为太阳并不是在一个固定的轨道上运行,而是每个月换一个轨道,共七条(七衡),因此每个月的昼夜长短都是有差异的,四季气温也随之不同,阴阳的差异便由此体现。所以,《系辞》云“通乎昼夜之道而知”,知,智慧也。少阳、老阳、少阴、老阴虽也是一种阴阳的量的分别,但不如《内经》三阴三阳理论细致完备。

  阴阳之气的量化的第二套系统则是医道的三阴三阳理论。医道的宇宙观是宣夜说。宣夜说的特点是天既不是一个蛋壳(浑天说),也不是圆盖(盖天说),而是没有质地的虚空,“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止皆须气焉③”,强调天体中的一切,无论存在与运行,都受制于大气。《素问·五运行大论》中说:歧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凭乎'?歧伯曰:'大气举之也'”,正是宣夜说的体现。在宣夜说中的观测事实是:

(1)辰极常居其所,而北斗不与众星西没也;

(2)摄提(木星)、填星(土星)皆东行;

(3)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等。宣夜说强调天体中的一切包括存在与运行都受制于大气,它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以用阴阳观点来推步的方法,《内经》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步并最终导致了五运六气学说。它将一年中变化的大气分为六步,在推步过程中对大气的阴阳和五行特性都作了其特有的处理。

2、医道的天地观

2.1天地有阴阳:

医家的天不是张衡的蛋壳式的天,而是太虚,是阴阳未分的浑沌的天。“七星纬虚”④,太阳与星辰作为有形之质,不是纯阳而是阳中有阴,相对于太虚而言,天地同在太虚之中,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五行为地之阴阳,如此天地之气方能交感运行,如果将天地阴阳绝对化,则是死阳死阴,既无生长壮老已,也不会有生长化收藏。

2.2天地之气的运化有迹可循

医家强调天地门户说,重共工撞不周山之神话,天倾西北,地缺东南,形成天地之门户,春分奎壁两宿在戊方、司启,秋分角轸在已方、司闭。这是医家阴阳观的要点,“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⑤”,人们唯一可以掌握的是气运的周期性变化,而历法周期正是天象运行的各种空间周流的时间描述。

2.3人作为在地上的观测者可以推演阴阳变化

古有九野五方说,五方为四方加中央,九野为八方加中央,中央为人,为观察者,医家重视观察者,重视人的因素,即天地人合一,人的生命学也在对天地万物的模拟类比推演中发端与发展。如果说社会学家、哲学家强调的合一是精神气质方面的合一,是刚柔之道的合一,医家强调生命现象与天地合一则更为具体与量化,它关涉到季节、冷暖、时间、方位、人体、疾病及属性与势态等。

那么人们是怎样推演的呢?

3、三阴三阳考辩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八纪指天文历法的四立二分二至,五里指五理、五行之理,医家从八纪中看出冷暖燥湿等的变异,并由此直觉到太虚大气中阴阳有偏性,而对此阴阳之气比例不调的区分,则形成三阴三阳的观念,但为什么是三阴三阳,而不是二阴二阳,或六阴六阳呢?

3.1首先它有观测根据

如果将一年四季改分为六个阶段,将春夏秋冬更换为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表现气候的变迁似比分为四季更为细致。

第一段厥阴是最寒冷而转为将暖的季节,这时阴气将尽,阳气正长;

第二段少阴,虽然还有寒的余威,总的天气却温暖起来;

第三段少阳,则是由暖变热的阶段;

第四段太阴,正是酷暑蒸热,大雨盛行;

第五段则由蒸热的暑季转为天高气清的干燥阶段;

第六段则是天始寒转入寒冷的阶段。

它强调的是太虚大气与地之五行之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此结果便是风火暑湿燥寒六气。

《素问· 天元纪大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五运六气的总思想是天气决定地气,天地合气又决定人的健康和疾病特征的决定思想。⑥

在五运六气学说中,天之六气与地之五运之气的具体对应如下:

五运六气学说以五行相生相克作为季节变化的内在机制,不仅定性而且定量地描述了一年之内太虚大气对大地作用的运转,它是通过对太阳周年视运动过程的实际观测而形成的时空系统。

3.2和于数术

古人曰,“法于阴阳,和于数术”。如果将数术与算数的相比较,则可以得出结论,算术指物质结构的空间形式及数量关系,而数术当指自然运动的时间方式及运动关系。

在中国的数术中,1代表无限的时间与运动,如气;2代表两类相反的运动方式的相互作用,如阴阳。如果按照2进位制的序列运动,则世界是齐整的,有限、有序的,停滞的。而三元序列则不同,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代表着事物的无限变化性和可能性,三元是对二元的丰富与扩展,它使事物呈现丰富多彩的可能性,运动将无休止地进行。

如果说易学以二为基数的阴阳范畴更适用于表现天道,那么中医学术以三为基数的阴阳范畴更适用于表现人道。

由于易家采用盖天说,所以重天地、重乾坤两卦;而医家采用宣夜说,重地对空间气的运化的无限性,所以弃二而取三。

在两仪-四象-八卦的生成序列中,完全是按“二”的倍数递增的,与“三”没有什么关系(除去阴阳两仪的三次组合结构外)。而三阴三阳序列则既有“二”的要素,又有“三”的要素。就描绘人体生命现象而言,三阴三阳比仅以“二”为要素的阴阳-四象-八卦序列更理想!三阴三阳范畴的提出,对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定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⑦。用张其成先生的话说:“二”与“三”的真正意义并不体现在结构分类学上,而是凸现在思维模型层面。⑧

3.3开阖枢是和谐的自组织行为

在《素问·阴阳离合论》中,岐伯曰:“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所谓开,当指释放与吸收;阖,有关闭、和合之意,应指储存能量;枢,指开合之间的一种变频与转换能力。所以开阖枢是一种高度有序的、合谐的自组织行为。

那么,根据《素问·血气形志篇》:“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再根据《素问· 阴阳离合论》:“阴阳冲冲,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之意,当是一个人形的立体图,图如下:

太阴太阳居最外最里,其功能在于释放或吸收。从经脉言,太阳膀胱小肠主释放,太阴脾肺有吸收之功。阳明少阴当为合,主储藏能量,阳明藏无形之能量,少阴藏有形之能量。大肠与胃都去渣滓而储精华,心肾为人体之动能。少阳厥阴当为枢,主变频与转换。少阳主将无形转换成有形,厥阴主将有形转换成无形。

这里面稍有混乱矛盾之处,似乎与前文不符,但按照天之六气的排序,三阴指厥阴、少阴、太阴。在《素问·阴阳类论》中黄帝曰:“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张介宾、马莳等均指出“一阴”当指厥阴。由此,厥阴应与少阳同为枢,少阳为纪、为游部;厥阴为独使、为朔晦,可变来变去,主转变,难窥其行止。少阴当与阳明为合,阳明象战士一样卫外,少阴象少女(雌)一样内守。

至此,三阴三阳的一些问题与要点已叙述清楚。

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医的理论问题比技术问题要重要的多,中西医的差异性是质的不同,所以不能类比,而中医与中国古代文化及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关系要远远地比中西医的关系密切。

二千年形成的中医理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它有着至简的原则和丰富的内涵,简单地描述天人合一,强调它巫术般的感应,不只是对古人的曲解与小觑,而且也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而对西方亦步亦趋则意味着堕落,和对我们远古历史的背叛。

所以,我们必须精审地反复发掘历史,才能领悟古代医道宏伟的目标和远大的志向,才能以独立的姿态保持与世界的对话。《美国物理学杂志》曾言,当今科学发展的某些方向所显露出来的统一整体的世界观并非同中国传统无关。完整地理解宇宙有机体的统一性、自然性、有序性、和谐性和相关性,是中国自然哲学和科学千年的探索目标。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问题正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显出其特异性和无可比拟的一种优势,而所有这些特点在中医学中均有所体现。而宇宙和生命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自然科学的革命,实际上就是生命科学的革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转发曲黎敏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