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一路高出扶桑之木,贵为羲和十子
于是我懂得故乡……
于是我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甘泉不饮
于是我燕翎鸡喙、身备五色、鸣中五音
——《太阳·断头篇》
一个人在职场如何奋斗?这样的鸡汤文或者“攻略”、“秘籍”网上一定有不少了,但这些基本没啥用。
我在办公室的做事原则很简单:保证质量完成工作;尽可能解决问题。其他的一切见机行事,因为一切都好商量。
看完昨天我的那篇《为什么攒不下钱,我还不愿离开北京》,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北漂的工作压力很大,不过我觉得我活的还算可以,不仅仅是那段梦幻般的生活。
毕业之后我成功入职新媒体运营,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是一个“与你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岗位”,但是对我而言,这明明是“所学专业与个人爱好不对口”,而工作刚好对口的事!
就算一点工作基础都没有咋啦?吃你家饭啦?干就完啦!
《蜘蛛侠·平行宇宙》
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写文案,包括销售类的软硬广,以及干货推广文。
其实写文案很简单,大部分的工作难度很低,“Ctrl+C”—“Ctrl+V”,按照自家公司的要求排版即可,这样的工作持续下去几年,你基本就废了……
我从小就喜欢写作,自然热衷写文案的工作,所以对于文案的想法很多,不过真正让我提前转正的,是因为我做了这样一件事。
除非你是广告营销号,否则你的产品是能联系到一起的。比如我的老东家,专注于马拉松赛事服务,包括赛事报名和赛事周边产品定制。
在写文案的时候,我就会联想哪些比赛的赛事特色相近?如果上海的赛事A特别受欢迎,我还会看看在A比赛举办前后,是否还有赛事B或者C在上海或者上海周边地区举办?将这些产品作为补充推出。
同时作为一个优秀的新媒体运营人,你还得有职业素养,比方说“何引丽丢国旗”事件,你就要立刻反应过来:这件事是不是跟我的文案有关?我该怎么用它?
一个运营对信息的敏感度,几乎占了他蹭热点能力的一半。除非你早就发了文,否则勿必珍惜微信公众号每天一次的发文机会。
其次是工作知识:还是何引丽事件(11月18号的事)。你就得知道何引丽是跑圈大神;苏州金鸡湖女子马拉松与上海马拉松同天举行,该比赛由智美承办;递国旗是智美赛事的“传统”;在终点前冲刺阶段,节奏很重要;18号那天气温很低,跑马拉松的人真的会很冷等等。
这是你在工作中日积月累积累下来的“行业常识”。工作一段时间,我就会回头想一想我有了哪些进步,而这些行业常识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他在你的头脑里形成一个信息库,等到你写文案的时候就会用到它。
而你敲在后台的文案就是你们公司的“智库”。比如说纽约马拉松,他也有递国旗这样的仪式,而朝鲜平壤马拉松,冠军的礼遇是接受领导人的颁奖,然后你就写了一篇关于冠军礼遇的文案,这个文案并不确定是否会受到欢迎,所以他当然会暂时储存在后台。
而何引丽事件刚刚爆发的时候,舆论不明确,你不知道该如何立意不被骂,那么你就可以迅速找到这篇文章,开头加一些内容热度,然后以【金鸡湖马拉松是这样的“仪式”,那其他马拉松赛事对冠军是什么仪式呢?我们来看一下……】后面就能直接带入原本的信息,这是响应热度最便捷的方式。
提高对信息的敏感度;坚持素材的积累。这两点非常重要,如果你能够持续坚持,那么你迟早得栽跟头!
因为你还得纠结这个信息是谁说的?完整信息是怎样的?初始信息在哪儿?为什么会发生?结果如何?影响是怎样的?特别提示,倘若信息涉及的对象走出国门,勿必查看海外媒体如何报道,不是我贬低国内自媒体,这实在是笔者本人血淋淋的教训。
对于以上三点经验的学习和总结,我是在5个月之内完成的。在我实习前,曾听过某位经理的座谈会,他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在一个岗位上,你至少要工作6个月,你才能基本掌握他的职业技能和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现在想想大概这就是大学实习至少6个月的原因吧?!
当然,大家不是在逛知乎,我当然还是要说说北漂的生活。仅有这些技术,可能还不能让你的工作更完美,因为你只是具备技能,而不了解用户。
我向来尊奉这样一句话:人不仅要写,还要像他写的那样去生活。
于是我参加了18年的上海马拉松。央视直播何引丽的时候,我才刚刚跑过上海的黄浦江,不怕你们笑话,人生第一场全程马拉松的最后15公里,我是走下来的!就这样完赛时间还在5小时30分内!
一个没跑过马拉松的人,可能会觉得跑完的都是大神,很佩服。甚至赋予一种“挑战生命”的意义。然后只有跑完的人才明白,跑完之后脑子里只有“终于跑完了,再也不想跑了”这样的念头。跨过重点就是解脱,谁都别拦我……
我参加完马拉松之后,才明白一个跑者在赛道上究竟需要什么,前半段和后半段真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人!赛道上那些吃的、喝得真的有极大的帮助,还有医疗站。
此后我加入了跑团,跑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曾在11月和小伙伴们跑完北京地铁1号线、顶着三九天的寒冷,每天晨跑5公里。有的时候太长时间不跑步,还会觉得有点难受。
那个时候我就明白,凡是我喜欢的东西,加在文案里基本没错,凡是我觉得累赘、繁琐的内容,就是我的文案不需要的。因为我自己已经成为了产品的典型用户,我是作者,也是读者。
以至于,读者彻底记住了我的形象,多次在微信后台和头条下留言,指名要我的微信(当然不是要打我)。
那段时间我每天的业余时间就是读书、跑步,晚上闲下来练练书法。黄小蛮走失在十月的金秋,彻底离开了我的生活。
昨天有读者留言,说还是回家好,各方面的压力小。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正是北京这座城市,给了我一个平台,让我看到自己振动翅膀起飞的样子。
你可以看到无论是单纯的工作上,还是工作与生活的协调上,我都做到了恰到好处的契合,而在这之间,我并没有做更多的努力,我每天还是要早起,拼了命挤上公交车,每天中午还是要排队,仍然是吃饭10分钟排队半小时,我也会加班到深夜,敲代码的攻城狮都下班了我还在抠图。有几次等红绿灯,仰头望望穿云的名月,还觉得像是人生大梦一场,怅然若失。
《瓦尔登湖》我拿起来10次,却没看完一半,但是有一句话记忆深刻,我就用它做为结尾:
如果一个人生活的真诚,那他一定生活在远方。
如果一个人生活在远方,他一定能生活的真诚。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