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 世界和平✨
请先思考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人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我是谁?从哪儿来?又要到哪儿去?
理查德·道金斯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一切生物包括人类都只是基因的生存工具,任何一个生物都是基因建造和操纵的一台机器,基因用自己的方式控制这台机器,让Ta成为最好的保镖和打手,并且在他陷入衰老和死亡之前就抛弃Ta,目的就是要让自己永久的流传下去,不被自然选择淘汰,这就是所谓的自私的基因。
自然界就是基因自私性最明显的体现,一个生物体和另一个生物体的亲缘关系越近,他们共有的经验就越多,为了保证自己的存在和流传,就会要求生物体做出一定的利他行为。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在两性生殖的情况下,子女身上有父母双方各一半的基因,与其说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子女,要求父母保护好子女体内同样的基因,父母对子女的关心爱护实际上是一种亲代投资,投资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体内的基因能够更加广泛的流传。对单个父母来说,Ta一生能够对子女进行的亲代投资总额是有限的,所以在有多个子女的情况下,基因就会操纵父母进行取舍。
比如哺乳动物会有断奶行为,是因为母体要把资源留给未来的子女;再比如父母常常会偏心,因为年幼的孩子比年长的孩子需要更多的亲代投资才能存活下去。
总之,生物进行生育和抚养的的行为,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保证基因的流传。这期间又有种种的策略,不能单纯的用“亲情”两个字来概括。那我们或许会想,花这么大力气交配生孩子,最后孩子体内只有自己一半的基因,这不是费力不讨好吗?还不如“有丝分裂”(是指一种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有效率。
那为什么自然界很多生物都要搞有性生殖呢?作者在书里解释了这个问题。其实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就像蓝色眼睛和棕色眼睛一样,是被基因控制的相对应的两种特性。“负责”有性生殖的基因,成功的让自己流传到现在,至于多久谁也说不准,但有性生殖这个事儿其实挺复杂的,因为性配偶之间往往会想尽办法互相利用。
刚才提到单个父母的期待投资总量是有限的,那么为了让自己体内的基因能够更加广泛的传播,Ta就会希望跟尽可能多的异性交配生子,并且想办法把孩子抚养,让配偶对孩子进行尽可能多的亲代投资,这样Ta就能把有限的亲代投资分配到更多的子女身上,并且利用配偶的投资来保证这些子女的存活。也就是说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雄性和雌性都有滥交的倾向,不过雄性在这方面优势更大,成功率更高,这是因为在体内受精的情况下,胎儿通常在母体内孕育,由卵子为胎儿提供丰富的营养,所以雌性付出的亲代投资从一开始就比他的配偶要多。所以也更容易受到配偶的剥削,甚至被配偶抛弃,为了减轻损失,雌性慢慢的进化出了一种有意思的择偶策略。
在自然界中,很多雌性生物们在交配之前,会先迫使雄性个体对他们的后代进行昂贵的投资,比如要求进行筑巢(买房买车)或者喂食(管吃管喝)的行为,如果雄性不愿意,那就坚决不交配。看到这儿,亲情、爱情是不是在你心目中都瞬间崩塌了。
其实也没那么惨,刚才讨论的只是生物界的普遍情况,作者也特意强调了,基因的决定性,仅仅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而我们人类就是这个统计中不按套路出牌的那一部分。
人类明明知道一个孩子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还是可能会收养它,人类会追求爱情,而不是只看重交配和繁衍。在人类社会中,由于家族观念的影响,父母双方对子女的亲代投资都非常大,并没有明显的不平衡现象,很多现象表明:人类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而不是基因。道金斯认为人类非常特殊,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人类虽然也是基因的生存机器,但是却能通过文化来约束自己自私的本性,作出一些纯粹的利他行为,所以文化的传播就像遗传一样,也能导致某种形式的进化。
基于以上的观点,道金斯提出一种名为弥母{MEME}的新型复制因子正在推动进化的进程,速度快得让基因都望尘莫及,弥母是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和基因一样具有复制、变异、淘汰这三大机制,而且能够通过非遗传的方式流传下去。概念、观点、仪式、曲调、服装的样式、建筑的形式,甚至宗教信仰等等都是弥母。
这些弥母就在人类的大脑里,使人类能够飞速的进化,而弥母主导的文化进化正在和基因主导的生物学进化一起把人类的命运带向未知的终点。
在这本书中,道金斯用相对乐观的口吻作出了总结陈词:“我们是作为基因机器而被建造的,是作为弥母机器而被培养的,但我们具备足够的力量去反对我们的缔造者。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人类能够反抗自私的复制因子的暴政”。你又怎么认为呢?
我们再回头来看看这几个问题。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人的存在有什么意义?我是谁?从哪儿来?又要到哪儿去?
我在本书中自始至终强调不能把基因看作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行为者。但是,盲目的自然选择好像使它们的行为带有目的性。因此,用带有目的性的语言来描述基因的活动,正如使用速记一样具有方便之处。我们对基因甚至用了“自私”、“无情”这样的词汇,我们清楚的知道,这些说法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by《自私的基因》中信出版社20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