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米
著名的阿根廷盲人作家博尔赫斯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样子。到了今天,有人提出“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的书房”。
读书是最好的家风,书架是最好的不动产。
美国社会学家埃文斯做过一个著名调查:家中藏书500本,能给孩子带来多大的教育优势?她调查27个国家7万多个家庭后,得出了三个重要结论。
第一个结论是:“成长在有藏书500本的家庭里,会使一个孩子比起成长在没有藏书的类似家庭里平均多受3.2年的教育。”
第二个结论是:“来自藏书丰富家庭的孩子,完成大学学业的可能性,要比家中无藏书的孩子多出19个百分点。”
第三个结论是:“当家中藏书量达到500左右时,父母的教育水平即使相差很大,孩子的受教育水平差异也不大。”
阅读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证明和承认,一些有条件的家庭纷纷隔书房、购书架、买书。可是,是不是有了书房,就万事大吉、孩子就会慢慢被书吸引从而自觉看书呢?
答案是否定的。
阅读兴趣的培养,一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如果您的孩子现在正是两岁或者三岁,那么,恭喜你,现在就可以开始培养阅读习惯了。
2至3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心理学家称之为“第一反抗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出现“头脑”中的心理活动,也就是表象、想象和思维,这些都属于高级的认识活动。这个时期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孩子头脑中形成延迟模仿,随着思维的真正发生,孩子会出现探索和求知的萌芽。
这个时期,孩子还不认识字,也没有必要逼迫孩子去认识字。
不认识字的孩子,如何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呢?
这就需要爸爸或者妈妈的引导了--书房不是已经有了吗?那么,好好利用起来吧:把买给孩子的书放在孩子能随手拿取的地方--书架的最下层、床头、沙发旁、玩具旁、甚至餐桌旁,让孩子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书、摸到书。有一些爱撕书的孩子,可以给他/她几本自己写过的草稿本或者已经不要用的过期杂志、超市DM广告、报纸等,让他/她去体会撕书的破坏感。撕书,不要以为就是一个坏习惯哦,这也是孩子探索书本世界的方式。有些喜欢用嘴巴去探索世界的孩子,可以买给他/她一些布书、撕不烂的书等。
培养了跟书的感情,知道书大概是什么东西了,自然而然地,孩子也许会慢慢爱上书哦。
在孩子闲暇下来的时间,睡午觉前、晚上睡前或者孩子要求你跟他玩的时候,你都可以拿过来一本书,好像不经意地说:“宝贝,我们来听故事吧。”
有的时候,甚至孩子会要求你:“妈妈,给我讲个故事吧。”
虽然故事就在你脑中,你随口可以讲出来,但是当你拿着一本书给他/她讲故事的时候,你塑造的就是一个捧着书的形象,这个固定形象在孩子脑中会形成延迟模仿,你在家不在家,可能孩子都会学着你的动作,开始捧起书来装模作样了。
讲到这里,有些妈妈会说,哎呀,我的孩子已经三年级了,错过了这个最好的时期,可怎么办?
到了小学二三年级,老师开始会提供阅读书单,希望家长把书买回来,让孩子去读。可是我们会发现,孩子只是拆了封,打开书翻一翻,就放下了。有些书,他/她甚至连翻开的欲望都没有。
我们也许又哄又吼,各种讲道理,搬出老师来,苦口婆心:“孩子啊,阅读非常非常重要呀!”可是孩子就是阴奉阳违--他/她读不进去,你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孩子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年龄,还能重新培养阅读习惯吗?
说一说我的经验吧。
我大宝两三岁的时候,我和先生正处于事业瓶颈期,两个人整天扑在工作上,在城市买了房但没有钱装修,孩子只好送回老家给老家人带。到孩子幼儿园中班的时候,终于可以跟过来了,但我们仍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让其中一个人全职在家带孩子(我们上班的地方离住的地方很远,是三四天才回家一次)。孩子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的培养,就这样错失了时机。一直到孩子读三年级了,我们才真正有机会每天白天上班,晚上回家陪老人和孩子。
可我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的:种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我开始实行对孩子阅读习惯培养的计划。
这个计划实施起来其实并不容易。首先我们家不能没有电视,因为我们家的老人四十岁上下开始独身,电视陪了她一辈子。房子比较小,所以我们也没有独立的书房。两个孩子,不能在狭小的房间里做作业或看书。所以,我们买了一张写字桌,就放在客厅与饭厅之间,电视的旁边。
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觉得更多的是在跟孩子的坏习惯斗智斗勇。
很多时候,孩子在书桌前写作业,老人在沙发上看电视,孩子一边写作业眼睛一边往电视乜斜。我于是买了一块立式白板--遇到孩子们不懂的问题,我可以在白板上给他们解释;有时在白板上写他们的学习计划;有时在白板上画画--但更多的时候,我把白板移过来,挡在孩子与电视中间,把孩子的视线与闪烁的电视节目隔绝。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毛主席在湖南一师求学的时候,特意到闹市中看书、学习,为的是锻炼自己的意志。
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有条件有安静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自己去创造条件和适应条件。
作业写完后,我会和孩子一起进行阅读。
这个时候我们会转移阵地,到我房间--我房间有三个书柜,孩子们的书都放在他们触手能及的下层。当然,我们家客厅也有两个书柜、沙发上有书、茶几、写字桌上也有书;餐厅也有一个小书柜.....
小宝的阅读习惯是从小培养的,基本不需要我督促。大宝的阅读习惯是我经过了很多摸索才慢慢培养出来的。
阅读习惯的培养,首先从买书开始。
老师要求买的书我都买了,但是,很多书孩子并不愿意读。那我是不是就要强迫孩子一定要去读完呢?强扭的瓜不甜,我觉得孩子的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于是我问孩子:“你喜欢什么书?你想读什么书?”
孩子自己也回答不出来。她的阅读面不够广,平时也比较喜欢看电视,对于书籍,她还没有培养到兴趣爱好。不会说话的书籍要跟璀璨夺目的电视节目争夺眼球,确实没有自己的优势。
我于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选书。
从漫画书开始到绘本,到童话、民间故事、希腊神话、中国神话等等,这一两年给孩子买的书,不能说汗牛充栋,但书的数量是至少达到了三位数了。终于,在这几百本书中,孩子开始有了喜欢的书,蔡志忠的漫画《西游记》和《封神榜》《后西游记》,她看了一遍又一遍,非常喜欢。后来喜欢上了《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和《半小时漫画中国史》。
渐渐地,孩子开始跟我讨论她看过的书,还会推荐我去她喜欢看的《豪夫童话》。孩子说:“妈妈,豪夫童话比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更好看!”
我之前买的那些书,比如《青铜葵花》《九月的冰河》《一千零一夜》等等只有文字的书,她也开始感兴趣了。
每天写完作业,陪奶奶看大概半个小时电视,孩子会自己跑到我房间的书柜,找一本她自己爱看的书,自己看起来。《故事会》《读者》《窗边的小豆豆》《城南旧事》《朝花夕拾》《昆虫记》《西游记》全本等等,孩子看的书越来越杂,越来越有质量,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我希望孩子的阅读习惯,能一直保持,看的书越来越有品质。
当然,我自己也是一个爱书人。在家里我自己也是一有闲暇时间就看书的。孩子看到我的绝大部分形象都是捧着一本书,有时是《帝王之师刘伯温》,有时是《中国文学五十讲》,有时是《念楼学短》或《包法利夫人》......
家里有书房,真的还不够。书房里的书,是否适合孩子?是否是你真正会去看的书?你是否有和孩子一起阅读?这些,都很关键。
END-----------------------------------------------------------------------------------------------------------------------
西米是谁:
一位对古典文学有蜜汁爱好de报纸编辑,家有二宝,陪孩子看了不少于1000本绘本、漫画,亲子阅读推广人。
想看更多西米的美文,获取更多阅读资讯,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西丽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