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的艺术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明确指出: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用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总会犯一些错误,班主任会有一些惩罚措施,这些惩罚措施会让孩子更好地明辨是非,但是我们在实施惩罚措施过程中还要把握好一个度。把惩戒权交给老师,可是面对太调皮的学生,我们班主任应该怎么把握好惩罚这个度呢?我们就此展开了一次线上讨论,记录如下:

        刘杰老师提醒大家,我们首先要明白教育的惩戒权不等于体罚。体罚只是惩戒的一种方式。对于特别调皮的学生,我们在对他们实施惩戒的时候一定是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之后,他们依然没有改过错误,这个时候可以在不伤害自尊,不进行语言暴力的情况下批评几句,或者是让他们多写几道题,多抄写几个词语等。并且当我们惩罚过这些学生之后,就要告知家长,让家长明白老师为什么这么做,很多家长知道老师的惩罚她家孩子的出发点后,会和老师站在同一战线上。作为老师的我们也都是凡人,很多时候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比较恼火的时候,切忌不要面对这些调皮的学生。在行使惩戒权利的时候,我们一定把握一个原则就是“无冷静不教育”。在不冷静的时候,我们往往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因此,这个时候可以让自己背过脸,看其他地方,或者先冷处理。总之要渡过自己的不冷静之后,再看这些学生和他们的事情,处理起来就不一样了。“无冷静不教育”就是在保护我们教师自己。

        周爽老师结合最近备受关注的常州五年级小女孩跳楼的事件,指出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对孩子进行体罚,也不能用太刻薄的语言讥讽学生,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多用聊天、谈话的方式代替其他惩罚。她用的最多的也是罚写作业,觉得又涨知识又能起到惩罚的效果。

        李明珠老师的做法就类似于陶行知的《三颗糖的故事》。对于她们班一个很调皮的小孩,表扬过,惩罚过,发现效果都不是很好,只能管一时,后来她改变方式,把孩子单独叫到办公室谈话,与孩子制定规则,完成了奖励,完不成了找一件他最不喜欢的事做,颇有收效。

        付静静老师是让学生写“说明书”:写明违反纪律的原因、不良影响和以后的保证,目的是让学生慢慢认识规矩、适应规矩,必要的时候,辅以小组的力量,找一个“管得住”他的人。

        赵红艳老师觉得还是用沟通的方式是最好的。一个孩子在学校的种种不良表现,大多是因为在家里没有得到足够关注或者没有从父母身上得到足够关怀。那我们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就需要关注这些孩子的心理变化。严厉的口头批评多了,其实孩子自己心里也没有了信心,其他同学也会给他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所以没事找这个孩子谈谈心,拉近你们心与心的距离,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视你为知己,在你的课堂他也肯定更喜欢你,也会慢慢喜欢你的课堂,也许慢慢想变成你喜欢的样子。

        薛琪老师采用的措施如下:她会让班里特别调皮的孩子(苦口婆心说也不听的),抄写并背诵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家长朋友们知道后并无异议和怨言,还挺赞同,然后会找和他关系较近品德较好的孩子做监督委员,每天让其一对一的紧跟相处,朝夕相处的影响定会有所改变(一年级的孩子的行为规范上只要勤督促便是最易改变的),我们只要一发现孩子的改变就多夸奖多奖励,我是会给孩子们发一些我自己准备的小奖状,“哄着”、夸着再用心教导着,家长也都是很支持工作。

          王龙画老师觉得适当的惩罚是有必要的。但惩罚的方法也要灵活多样,并且惩罚的内容要具有相关性。比如上课乱说话的,可以暂时取消发言权;不完成作业,抄袭他人作业的,可以让他重写,但重写的遍数不宜过多,不要超过三遍。对于学生渴望参加某项活动的,可采用暂时取消他参与的权利,以激励其在相关方面改正错误……切忌对待学生犯错简单粗暴,惩罚学生要在学生明白教师的良苦用心的基础上才能有好的效果。我们惩罚学生也要因人、因事。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的比较多,单亲家庭的孩子也比较多,还有一些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学生的思想状况很不一致,因此,在实施惩罚时要考虑上述的一些因素,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我们需要对特殊群体进行特殊的照顾,而不是讲人情,要公开、公正的对他们采取灵活的惩罚方式。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大家的关爱,从而主动改正错误。

      王晴老师分析班里调皮的孩子,可能会家庭关注度高溺爱放任型、也可能是家庭关注度不高缺少关怀型。这些孩子之所以在我们眼里很调皮,因为他们没有规矩意识,不会与他人沟通,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中。我们要帮助他们树立规矩意识、教会与他人沟通的方法。一般我比较注重做惩罚前的工作,在落实某项惩罚前,我会和学生约定好,如果触碰到了“红线”,就要心甘情愿接受惩罚,孩子大了,也都比较遵守这样的规则。惩罚的内容就是抄抄词语和日积月累,再不然就是加作业。这些可能会约束极个别的学生,但是对于比较顽固的调皮者,还是要与他进行深入的沟通,惩罚只是辅助,关键还是要俯下身子和他沟通,让他喜欢上老师,不好意思在老师面前调皮。

      通过老师们激烈的讨论和慷慨的分享,总结如下:惩罚的方式和力度要因人而异。世界上没有完全两片相同的叶子,所以在学生犯错之时,不能一刀切,比如对孩子的批评,针对不同性格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式,性格内向之人可能无法接受老师疾风骤雨式地批评方式,他们更适合和风细雨式地批评教育。而性格外向的孩子,可能在疾风骤雨式的批评中,就能很快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在惩罚教育中也需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惩罚要给予学生缓冲的机会。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不可能十全十美,他们也会犯错,对于学生的惩罚教育中要给学生缓冲的机会,在制定一些惩罚措施时要有容错的机制,比如迟到现象,可以前两次就是与老师讲清迟到的缘由,并告知第三次上台唱歌,事先告知在第三次犯错之时在使用惩罚措施,他可能就更能接受。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事不过三。

      惩罚要有后续跟踪措施。也就是说对学生的惩罚要做到大棒加萝卜。老师对学生惩罚的初衷不是要与学生结仇或者要让学生难以下台,我们的初衷是让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很好改正自己的错误。而且学生犯错误不是惩罚一次就能完全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当学生有所进步时,教师就要对他进行赞扬。赞扬会巩固孩子的好的习惯。

        惩罚措施要有适时变化。从心理角度上讲,批评一次孩子得到应有的惩罚,这个惩罚措施效用最大,越到后面效果可能会有所减少,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于惩罚措施做出适当的调整。使惩罚措施让学生出其不意,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惩罚不等于体罚。教师要明白惩罚是教育,而体罚是伤害。我们要明确我们的惩罚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在改正错误中成长。而体罚并不能起到教育的目的,只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往往会事与愿违。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拥有创新意识,才能让其成为更好的艺术。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教育的目的,在惩罚中同样也需要教师有对学生的爱,需要教师有创新意识,才能真正教会孩子真善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惩罚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