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5

以前对日复一日的概念就是“每天都是同样的一天”

后来发现不是的

“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事情、每天都是同个状态的活着”

但其实,能每天平凡的活着是一种幸运。毕竟谁都不想大病一场或者突然老天来个暴击,然后躺病床上奄奄的说:“我真想每天都很平凡的活着”。

人好像都是后知后觉的动物,很少有人能满足在一个阶段的胜利,亦或者说,人生没有胜利,只有永无止境的跋涉。

但很少有人能说究竟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好多人跑啊跑啊跑到最后说:

“我这辈子努力都是为了子女”

“我为了她能开心点”

“我为了能配得上他我很拼命的想要门当户对”

“我为了父母能过上好的生活” 

我:“我为了我能快乐一点”

自私委员会

对于“自私”这个词本人一直都觉得偏向褒义词,出生在一个规矩都定好的时代,往往打破点世俗成规的思想都会被扣上“自私”的帽子。一层一层剥开去看,自私往往不过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没有错,错就错在“光明正大”的为了自己。

身边不乏有朋友经常跟我抱怨:

“我好累,但是我不知道怎么拒绝”

“我不想去,但是觉得好像不去不怎么好”

“好烦,不能说的太直白了,但是他好像听不懂诶”

一件事情从你觉得不知道怎么拒绝开始,它就已经显得很不友好了。不论后面接受或者挣扎很久的拒绝,都意味着你是妥协的。

就好像原本很清澈的水,有天滴落了一滴浊水,后来越搅越浑,就成了一滩污水了。

大众的沙子

羡慕有话直说、有仇当场报的人,毕竟我是属于那种吵架吵不过别人,晚上回家躺床上越想越气的那种。(真的是败北)。像大排档的桌上,有人是爆炒调料同时结合的“招牌”,我就是温锅慢煮出来的“配菜”。

小学时,喜欢去看文名为——“26条教你怎样做一个淑女”;“淑女是怎样炼成的”;“女孩子该有的样子”的科普文,看了有什么用处不知道,只知道平添了很多做作、和打牙落肚的行为。

明明都气得想骂爹了,还要看着他说:“你真的很讨厌”,可以当场就出的气,结果硬生生咽了两三天。

作为一个曾经在班里叱咤风云的假小子,当然是希望自己有天能窈窕淑女的样子,但我那时候还不知道有个词叫“个性”,“个性”跟“大众”看起来笔画都不太多的样子,但其实他们大同小异。有的能用“个性”盖过去,有的只能被扣“大家不都一样吗”的头衔。

:“算了算了,她的个性就是那样,让着她吧”

:“大家不都这样子吗,你之前也是这样子啊,装什么”

“我不想跟大家一样,我不需要别人认可”这句话其实是歇斯底里的呐喊,却一直被认为是自甘堕落的放弃。

最近本“村落女孩”才开始在追十元的《校对女子河野悦子》,除了喜欢她的时装秀,我还喜欢她表演出来的个性和心态。很简单,因为想活成她的样子。刷了很多的评论,热评很高的一句话:“很多人都想做悦子,但都活成了森尾”。

跟女主我行我素不一样的是,森尾才是现实中的我们——工作没点的加班、生活感情磕绊、无故觉得好累、每天感觉身上都笼罩着一股丧气。

每个周一的早上都忍不住在地铁上打开微博发句“死亡周一”的宣泄,真的很累。

这部剧是部期望剧,也就相当于励志剧,很多剧情如果在现实模仿的话,相信已经断了自己的后路百来回了。但是却满足了我的内心期望。也好似在告诉我,可以不用很突出,但可以有自己的个性。

适当的利用自己的个性作为保护,是一件利他利己的事情,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和不属于自己的“包裹”。“拒绝”也不需要觉得羞愧或者不好意思的地方,懂得拒绝的人,才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我不喜欢”

“不要”

“拒绝”

这些话从来都只是想法,都不是带恶意的剑,跟“好”,“没问题”一样,是回答的一句话而已,却总是遭到不一样的反应。

一开始用自己的想法得到的开心,和用尽办法最后觉得的开心,是不一样的。勇敢的“自私”不需要羞愧,假装的“大方”才是关闭自己内心的开始。

大声的说:“不”,勇敢的拒绝,平稳的放好心态,都是每个开心的第一步。

                我是夹心,爱唠嗑的夹心  

——一块夹心饼干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