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无踪鹫岭古道依旧驻留着浪漫依然的风采
谁说七里多“风景”而少“文化”!?
当你面对古城衢州的历史回音壁,走在衢徽古道上,穿越鹫岭古道的历史时空,你就会听到灵鹫山——太邱山的尽情倾说。
衢州古城筑城史经历了从石室山到龟峰(府山)再到鹿鸣山(西区智慧新城的数千年变迁。古人把衢州古城描绘成物华天宝,光接丰城之剑的人杰地灵的牛女分野风的独萃天奇的胜地。
明•天启《衢州府志-郡治》有云:“‘堂架龟峰,永千龄之寿笄;山连龙沼,绕一脉之清香。’衢州郡城南有紫峰,北有青峒。峰峻天然。山川生色,塔相衢城,浮图福宏。惟有朱雀在前,山如吐焰。加以玄武在下,地爱流泉。此郡城之山河,系士杰之否泰。”
这郡南紫峰就在乌溪江流域的紫微山国家森林公园,郡北青峒就在灵鹫山区域。在同农业社会相适应的以峥嵘山为中心的古代衢州城池的建设与发展的历史时期,衢州古城的“后玄武”方位是高山开屏的千里岗等衢北山脉——灵鹫山、太邱山区域。
衢州市大规模向鹿鸣山西区挺进也不过近二十年,而提出古城(以府山为中心的老城区)与新城(以鹿鸣山为中心的西区新城区)同步双修发展也不过是近两三年。因为西区智慧新城区的扩展,灵鹫山——太邱山区域就成了衢州中心城区的城中的山山水水了。
民国衢县志卷四,第459页有云:“此地路径崎岖,又无小港舟筏可抵山下,惟每岁秋初为复市之盛会而已。若衢城较近交通便利,巩将来不免为莫干山第二也。”如今,此地北部区域横贯中国最美的G60N杭新景高速公路,南部区域横贯是351国道(起自台州,途经义乌终于四川小金)。从传统堪舆相地术,灵鹫山——太邱山区域就是衢州中心城区的美丽璀璨的冠冕(注:风水的本体是自然界,是一种客观存在,包括天地山川土木等自然景观,不同于本体是人,是主观对客观的活动的风水术;堪舆,研究的对象是人和环境,造就天地人和谐生态环境。中国的现代生态环境科学的前身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传统堪舆术)。
当然,比灵鹫山——太邱山区域吻合传统文化堪舆相地术衢州中心城区的“后玄武”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区域承载着衢州地域的传统主导文化。
灵鹫山——太邱山区域虽高不如泰山,险不如华山,佛寺还不如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雪窦山,但亦足以跻身于名山之列,且在多重意义上,还足以独步于包括前列五大佛教名山在内的众多名山之上。
今日灵鹫山是一个整合“灵鹫”与“灵句”有机统一的全国独一无二的全新的灵鹫山。
早在佛教传入中国很久以前的华夏农耕文明初期,灵鹫山的梧桐峰(海拔1091米)下的梧桐祖殿,就供奉着青山绿水的保神——木神(句芒春神)。几千年来,不论朝代如何更迭、社会如何变迁,除极端特殊年份外,每年农家农历立春日,信守“年大不如春大”的当地民众,都要隆重祭祀护佑青山绿水的木神,恭迎“句芒春神”的到来,以期爱护树木、重视自然生态的民风世代传承,年年五谷丰登。这,不仅在全国众多名山闻所未闻,且全国仅有、全球罕见,闪烁的是灵鹫固有的纯中国农耕文化的璀璨光辉。
灵鹫山佛教,起源于东晋。成熟于唐代规模逐渐壮大,开始建造诸多寺院,香火逐渐旺盛。全盛于宋、元、明、清,规模庞大,寺院众多,香火旺盛,素有“东南佛教胜地”之美誉。中国的五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浙江雪窦山分别弘传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弥勒五种菩萨文化:五台山大智文化、峨眉山大行文化、普陀山大悲文化、九华山大愿文化、雪窦山大慈文化。重建后的灵鹫寺已定位中国佛山,释迦道场——弘传大觉文化——灵鹫山将形成大觉文化园——灵鹫峰释迦道场文化园、灵鹫飞翔之状的灵鹫山大靠(考)山青峒峰弥勒文化园、百丹峰定光佛文化园。
如此,整合“灵鹫”与“灵句”有机统一的全国独一无二的全新的灵鹫山,指的就是始是东南佛教历史文化名山,又是对接东方中国文明源头的华夏农耕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山。
其社会经济文化的历史背景,就是:衢州是东方中国文明史上的启动点之一的古老而发达的地方!?
大量的考古学研究发现,金衢盆地既是浙江境内的古文明史的历史原点又是东方中国文明启动点之一。而衢州这个地方除开化以外,全部与金衢盆地搭界,考虑到开化是浙江母亲河钱江的源头,因此衢州这个地方是东方中国文明启动点之一也说得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衢州是东方中国文明启动点之一的古老而发达的地方是一个共性与个性矛盾自我同一的体。共性是指金衢盆地为东方中国文明启动点!个性是金衢盆地古老而发达的地方在衢州。
以下一组数据及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足以证明衢州是东方中国文明史上的一个古老而发达的地方!
数据是:在北宋,衢州这个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达到了顶峰,为两浙(今浙江及江苏南部地区)翘楚。依《宋会要》食贷志编,熙宁十年(1077),浙江各州州城商税排序是杭州、衢州、湖州、绍兴、嘉兴、金华、温州、台州、宁波、丽水、睦州(治在今建德);北宋两浙路14州含今常州、苏州、镇江及今浙江全境,北宋167年间,衢州仅文科进士就达250人,远高于苏州、杭州、绍兴等地。
州别今名州城税费(贯)名次
衢州衢州39383.8722
杭州杭州114418.6061
越州绍兴28916.0924
湖州湖州39312.0173
婺州金华27208.2676
明州宁波20220.5009
温州温州25391.0067
台州台州23440.4458
处州丽水8892.88110
睦州治在今建德7045.04711
秀州嘉兴27452.6405
序号州名进士人数名次
1衢州2502
2杭州(临安府)1656
3丽水(处州)1935
4宁波(明州庆元府)1279
5台州3814
6温州(瑞安府)8311
7金华(婺州)6713
8绍兴(越州)1537
9常州4981
10嘉兴(秀州)7512
11湖州2423
12润州(镇江府)1378
13睦州(治在今建德)12410
14苏州(平江府)2134
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是:南宋山东曲阜孔氏族人扈跸南渡选择衢州作为“东南阙里”;明代中叶“遍地龙游”商帮。
建炎三年(1129年)正月,高宗住跸临安(杭州),因孔端友率近支族人扈跸南渡有功,赐家衢州。孔府孔庙作为传统中国意识形态核心地位的象征,绝不会置于一个时常发生兵荒马乱又缺乏文化氛围的地方;孔府孔庙自山东曲阜一路南下最终落脚衢州这个地方,既佐证了历史上衢州这个地方比兵家之争地更为重要的是一个闻名全国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又佐证了是衢州这个地方的历史底坐促使孔氏族人与南宋朝廷选择衢州这个地方作为“东南阙里”!?
“钻天洞庭遍地徽”、“无徽不成镇”、“遍地龙游”等是流行于明代中叶的民间谚语。龙游衢商位处山区,但当地浙闽皖赣四省通衢,水陆畅通,商民因而长期负贩四方,无远弗届,有“遍地龙游”之誉。龙游商帮在明清时最为鼎盛,曾与徽晋等帮竞逐商坛。衢商除经营四方,更试从贩运业转向上游手工业生产发展,进行过纵向产业结构整合。
至少自北宋以来,衢州这个地方在历史上是一个农工商并举的商品经济相对发达且文化也相对发达的地方而且有一个开拓进取的传统地域主导文化。
灵鹫山的梧桐峰(海拔1091米)下的梧桐祖殿就处在金衢盆地西部边缘的谷口,加上灵鹫山衢北千里岗同“建德人”化石建德市李家镇山水相连(“建德人”化石就在衢州这个地方的与建德市李家镇交界的上方镇附近发现,因此,灵鹫山一直有了个底气十足的说法——五六万年以前就是“智人”生息之地),其农耕文明的文化开发得较早。
相比而言,太邱山区域,直到元至治元年(1321),早田村与横山路村祖先也由芙蓉乡章舍王迁入之前,基本上还是一个“世外桃源”,且南宋以来直到“三藩之乱”都是福建、江西、安徽以及本省的遂安(淳安)等地的移民避乱的“世外桃源”。更确切的说,七里山区真正大范围开发在元至治元年(1321),早田村与横山路村祖先由芙蓉乡章舍王迁入以后,并伴随着衢徽古道路的开通而走向历史上的繁荣。
从旅游地理学的角度考察七里香溪就会发现,这里是一个大峡谷。两岸悬崖峭壁,中间一条弯曲的溪流。历史上从衢州到徽州的古道就沿着弯曲的溪流穿行通过千里岗山脉,将衢江与黟水联接在一起。衢徽古道始于柯城区西安门,途经西区、石梁、下村、寺桥、七里,翻过大头岭到常山县毛良坞灯盏坑,再穿越雷公岭至淳安,然后到达安徽,全长约100公里。其中柯城区境 内40公里,常山县境内20公里。古道穿越千里岗山脉,路面由块石砌成,历史上这是一条衢州与常山、淳安和安徽往来的主要交通要道,衢州人从这条路挑盐去安徽,淳安白马、毛良坞和七里的竹子、木头、茶叶等山货通过古道源源不断运往衢州 。
衢徽古道经过的石梁、七里和常山县新桥(今芳村镇)三个乡镇,属怀玉山千里岗山系,沿途海拔千米以高峰有15座,均海拔650米,尤其是七里乡森林盖率达98%,空气中负离子超过1000个立方厘米。红豆杉、香榧、银杏、杉木、黄山松以及各类阔叶珍稀树种和药材在该区域内均有生长。还有3万亩毛竹,竹影摇曳,风光无限。林区内生活着各种野生动物、鸟类、鱼类等。而且由于山高谷深,有着山区独特的小气候。沿途还有 原汁原味的 龙门潭、龙门洞、龙门瀑布,2014年已创建成功4A景区。生活在这里的农民依山而居,与竹相依,房在林中,人在竹中,古道沿线呈现给人们的是一幅幅绝美的人间山水画,行走在其间,宛如置身于诗画之中。
沿着衢徽古道出常山新桥乡(今芳村镇)横山路村翻早田大头岭过半岭凹上门少伸岭根上岭三百步岭背到达灵鹫寺,这条鹫岭古道串并联通了灵鹫山——太邱山区域。
清乾隆年间,邱山王氏王氏先祖王廷旆自江西玉山迁居衢州,在灵鹫山的庙源(即现妙源)纸槽做工,后抓住商机在盛产毛竹的邱山下大头村购竹林,并纸槽,开创了衢州著名纸号“王立大”,被称为“衢州的蔡伦部落”。邱山王氏是近代民族资本家,依托太邱山丰富的竹林资源成就了造纸大王,抗日战争后,拥有衢城水亭街半条街的店铺、栈房。
沿鹫岭古道从七里上门少伸岭根上岭过来到三百步岭背处,这地方今人称横路岗,是灵鹫寺与百丹坪玉泉寺之间同妙源外寮口与七里鹫岭古道的十字路口。三百步岭背处有法华庵、心定庵、讲经堂。邱山王氏是先到灵鹫山的庙源(即现妙源)落脚的,几年后才到太邱山下安家的。邱山王氏在艰难困苦的创业之初,不知在鹫岭古道上踩踏留下了多少脚印!?
明代中叶主要商帮有徽商、晋商、洞庭商、江右商、龙游商(以龙游商为主体的浙商中衢商群体。沿着衢徽古道刻录着衢州与徽州古代先人们从农耕文明豪迈地步向工商文明的足迹,而鹫岭古道更是近代工商文明的先驱“衢州的蔡伦部落”邱山王氏发迹的印记。
如此说来,灵鹫山——太邱山区域是一个“三重”历史文化名山:
——东南佛教历史文化名山;
——对接东方中国文明源头的华夏农耕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山;
——从农耕文明走向工商文明的历史名山。
从农耕文明走向工商文明之后必然是生态文明!?
谁说七里多“风景”而少“文化”!?
七里这个地方最能体现衢州地域主导文化的因素——衢徽古道及鹫岭古道、七里农耕文化的历史坐标原点、均良村“耕读文化”传统、“三藩之乱”后上门少数民族村在“世外桃源”的变迁、近代工商文明的先驱“衢州的蔡伦部落”等等在衢州这个地方的地域主导文化中占有多重的份量!?
从传统堪舆相地术看灵鹫山——太邱山区域,的确是衢州中心城区的美丽璀璨的冠冕。
传统文化堪舆相地术,龙脉的行进、终止,按夹于山脉(龙脉)有川(水),夹于川有山脉,水流则山行,水合则山止的原则。因而必须寻求生气充溢水驻之地。有山有水,始终是人们对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今人,高速公路、快速轨道、空港交通也成为引气的“龙”,成了选择风水最重要的条件。
新春之初,借用传统文化堪舆相地术的吉言,当代柯城人一定会在灵鹫山——太邱山区域开启生态文明的美丽的花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转化理论的前沿阵地——提供给全省乃至全国的一份有效的参考样本!
等着瞧吧!?
2020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