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机器人互相学习

1.向机器学习

无论是面对疫情的恐慌还是投资行情的起起伏伏,李笑来曾多次鼓励人们“to be a mathion”,“做个机器”该干嘛干嘛。

像个机器一样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该工作就工作,关注那么多的新闻除了让自己心慌,挤压了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外,别无用途。今天的新闻,明天就成旧闻,变得腐烂无人问津,毫无营养。而今天吃的饭、睡得觉总是能积攒到体内,变成我们血肉的一部分。

可是做个“机器”并不容易。

我们似乎很难像机器一样可以精准做事情

机器可以到点就关机睡觉,电量低时就不再工作。

即使身体的某些部位已经像提示灯一样闪烁告诉我们该休息了,我们仍然容易留恋未看尽兴的手机(实际上很难尽兴),会不敢丢下未完成的工作,会坚持疲劳驾车觉得一会就到家了。

我们很难像机器一样保持情绪稳定

你可能会说机器根本没有情绪,或者说机器真的会有情绪吗?

那只是人们想不想让机器有情绪和时间的问题。

想想你有没有“挑逗”过Sira,小爱同学,小度,小德等等这些虚拟小人们?你提出的刁钻问题,他们都会有所回应,但绝不会感到被侵犯后而摔门而出。下次他们仍然能够很客观的为你工作和服务。

但是,我们人就很难跟没事发生一样,哪怕事情已经过去了,还是会在心里留下痕迹。(人工智能,机器的学习也可以记录下你当时的无礼,只是人们会限制机器做出伤害人的行动)

我们很难像机器一样不犯错误

这就是现在那些自动化机器设备所起的作用,它们既高效又在专业的工作上不容易出错。除非机器本身的设计和维护有问题,不然,它们就能一直按照预设的功能来高效工作。绝对不会因为不认真而漏掉某个内容。

虽说学习机器还挺难的,但是反思正是我们作为人的高级之处,取其精华正是我们进步的源泉。

像机器学习,只做我们预设的事情。
向机器学习.jpg

2.机器向人学习

机器正变得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

为了能更好的服务于人们,让机器看起来和用起来都更自然和有效,人工智能技术让机器获取人们的信息,然后进行学习完成自身的优化。

这在唐纳德·A·诺曼的《设计心理学3——情感设计》中属于满足了人们“行为层”的需求,说明这些机器是可用的。

在未来机器人的设计中,人们已经开始考虑将机器人设置的具有情绪和情感。

比如,机器人会因为帮助主人很好的完成了任务而感到自豪,也会因为没有完成好工作而感到羞愧。

如果这个机器人是无法下楼梯的,它可能会恐高,因为遇到楼梯而害怕地掉头回去。

随着技术的提升,机器人的使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泛。

除了人们常常想到的简单的流程化工作,危险的搜救、勘探和采矿等工作外,未来机器人汽车会取代人类驾驶员,机器人教师将会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机器人助理将会协助医生完成治疗。

机器将会变得越来越像人类,虽然很多方面他们还显得呆呆的,但是在很多方面他们的表现远远超出人类。
机器人医生.jpg

3.机器-人

未来我们人类和机器的关系也将变得很复杂,人类可能会变成电子人——一半人,一半机器。

肢体力量、运动能力、感觉能力、记忆能力、决策能力都能通过植入电子的、化学的、机械的、生化的或纳米技术的装置而得到加强。——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3——情感设计》

在目前看来,某些植入技术已经开始为人类提供帮助,大部分为医疗上的修复。但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机器将在很多方面成为人体的一部分。
机器-人.jpg

4.写在最后

人类很善于取长补短,没有马儿快速的奔跑能力,我们就造出了汽车;

没有鸟儿自由的翅膀,我们就造出了飞机;

没有千里眼顺风耳,我们却造出了宇宙飞船。

面对越来越智能的机器人,我们不会有恐惧,我相信我们只会变得越来越好。

如果你担心足够的强大也将预示着像恐龙时代的由盛转衰,那么想一想“以终为始”吧,这就是自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和机器人互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