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生活中好玩蟋蟀,被野史戏称为“促织天子”。但他虽在位时间不长,英年早逝,却被后世公认为是一位难得的明君。
明宣宗在其执政的十年(1425-1435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均有建树,是明初三大盛世之一。纵观中国历史,能称得上盛世那自然就有来自四方的朝贡。
宣德三年,当时的暹罗国(今泰国)就进京朝贡,贡品是3万多斤风磨铜。虽然在明朝之前中国就有了相当发达的青铜(铜锡合金)文化,但这个风磨铜(铜锌合金,即黄铜)却是未曾见过的。而这批风磨铜在朱瞻基的手中绽放出了其最大的魅力——宣德炉。
朱瞻基本就嫌弃当时祭祀使用的铜器过于简陋,这批风磨铜可谓正合他心意,于是亲自参与设计监制,要求工部和礼部用这批贡品制造一批精美的铜器。
首先是选型。他明确要求从《宋徽宗金石收藏大全》、《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以及宫廷收藏的数百件名窑中,精选出简洁典雅的经典款式来做参考。工匠们初步选定款式后,需要先绘制出图样,说明图款的来源和典故,经朱瞻基亲览筛选后,再依照设计图样铸出样品,样品经其过目满意后方可获准开铸。
最终宣德炉器型,由礼部尚书吕震会同各臣遵旨从古代青铜器图录中选出88款,又在宫内所藏宋代柴、汝、官、哥、钧、定等窑瓷器中选出29款,总计117款进行铸造。
然后是冶炼。一般情况下冶炼4次的铜器就已经很精细了,而朱瞻基的要求是要足足炼够12次。经过12次冶炼的铜1斤最多仅剩下4两精铜,用这种精铜制作出的铜香炉质地如婴儿肌肤一般细腻光泽。
接下来是铸造。在明朝之前,铜器铸造基本上都是采用翻砂法,就是把细砂做成模具来浇注成形,这种方法制作出的铜器表面都比较粗糙,有很多沙眼。为了保证工艺的精良,朱瞻基要求工匠们采用了当时最精密的失蜡法。
失蜡法是先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由于蜂蜡较软可以进行精细的雕刻和热加工,工匠们可以对蜂蜡模具进行精细加工,从而制成复杂的铸件模具。模具制好后,再用耐火泥料填充模具的空芯部分形成泥芯,并进一步对模具包敷制成外范。外范固化定型后,对整个模具加热烘烤,蜂蜡受热后熔化并流失,这时整个铸模就变成可以浇铸的空壳。最后铜水灌注在“空壳”的模具内冷却后,便铸成器物。
失蜡法制成的铜炉精度细腻,光洁度好,能够实现复杂的造型和花纹,达到玲珑剔透的镂空效果。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染制上色。用失蜡法浇注出的铜胎精工经过磨光之后,用各种不同的植物、矿物等颜色,与铜胎精工染制上色。经过5次反复的涂色与烘烤,才能将色料沁入炉体,有的像使全器贴附一层梨皮,或像包裹一层栗壳,除此以外还有镶嵌金银或鉴金渗银的。
制作时铸工逐件染制,将宣炉本色完全包裹起来,器表便覆盖一层坚实入里的“皮色”,最后打上一层白蜡罩护并使其宝色内涵,珠光外现,便告完成。即使用利刃去剔它,也不容易脱皮色,同时铜体本身隐藏在皮色之内,未与空气或水气接触,也就不会有生铜锈的顾虑。
在朱瞻基的全程监督下,当年三月,宫廷御用的能工巧匠们就铸造出了117款共计3000多件宣德炉,全部带有“大明宣德年制”底款。
朱瞻基的宣德炉开启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都是铜香炉的通称,西方人视此为中国铜器文化的文艺复兴。
宣德炉在当时太受瞩目,但朱瞻基出品的只有3000多件,而且绝大多数都深藏于皇宫之内。于是从宣德年间直到如今,对宣德炉的仿制从未间断过。
清朝乾隆之前的很多仿制品都是完成依照宣德炉的工艺流程进行制作的,其成品与朱瞻基时期的真宣德炉几可媲美。这些经过精心铸造的仿品,专家权威也无法辨别,至今国内各大博物馆内收藏的许许多多宣德炉,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正的宣德炉。鉴别真假宣德炉已成为中国考古学中的“悬案”之一。
当年宣德炉除御用外,也分赐给了诸王及臣下还有京内各郊庙祭坛,甚至各地著名寺院,分布非常广泛,然而在改朝换代之际,许多宣德炉不但失散了,甚至被大批销毁,时至今日真宣德炉竟成为遇不可求的珍品。
如今,宣德炉不仅是指宣德三年所铸之炉,而是所有带宣德款铜炉的统称,也可泛指和宣款炉形制相近的不带款或带有其它款的制作精良的铜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