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第一周观察:如何证明共读,我曾经奔跑过

共读是什么?共读是一段艰辛的旅程,亦如唐僧取经,需要经过诸多的磨难。要想达到心中的“灵山”,取得自己的“真经”,它需要心如磐石的决心,持之以恒的耐力,永不言弃的斗志,精益求精的态度。既然踏上了共读路,就应该用取经人的精神,锤炼自己,约束自己,打磨自己。是的,共读并没有什么眼看得见、手摸得着的实惠,例如证书、奖杯。甚至,由于自身的懈怠,还容易给人留下做事半途而废、草草应付的不良印象。不过,每次共读之后,你是否感受到自己谈吐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你是否感受到对于教学的见解有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共读你将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教学的道路上奔跑,你将不会感到孤单。从这个角度上看,共读为本来百无聊赖的假期增添了别样的风采,共读让本来琐事缠身的假期,变得更有意义。共读过后,你可以骄傲的说,这个假期我没有虚度。

为了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让心灵充盈,加入共读,是一个不错的选项。只是,加入共读后,还有许许多多容易被忽略,但却和成长密切相关的细节需要我们注意、重视。例如文档的排版、文件的命名、作业提交的方式等。

“我待你如初恋,你虐我千百遍”。每次共读第一次作业汇总,我的心总是凌乱非常。一篇篇作业的打开,映入眼帘的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姿态各异的排版。说实话,数学三美中有一美是奇异美,只是过于奇异,一次次冲击我心理的承受能力。你无法想象,一篇文档,标题是五号字,正文是四号字;你无法想象,整篇文档竟然连段前空两格的常识都被丢到九霄云外;你无法想象,大段的引用竟然是用空格表示而没有使用引号;你也无法想象,一篇读后感竟然是从正文开始,它既没有标题,也没有作者信息(遇到这样情况,我只得从脑海深处搜寻老师的单位信息,幸亏我有多次汇总经验,大致可以推测出作业完成教师的单位信息);你无法想象,有的标题是左对齐......

共读的次数不少了,这不是第一次,自然也不是最后一次。每次共读,都需要在第一次作业提交后,专门就作业格式排版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情况才能有所好转(始终有部分老师忽视这一点,排版随心所欲)。你可以说,这是组织者没有事先说明,不是你的错。可我也很冤枉。作为教师,日常工作中和文档打交道是每天都会有的事,标题和正文的字号选择、行间距的设定,段落的编排,基本语言符号的使用,这是常识,是应该属于“日用而不知”的常识。难道,这一点真的需要用连篇累牍的文字加以要求的吗?例如,一篇文字需要有标题、有作者信息,若违背,岂非咄咄怪事?!

一篇文档发出前,需要命名。至于如何命名,即使没有统一要求,一些基本信息,是需要明确、清晰表明的。如作者、单位、活动名称。在总计近70份作业中,按照上一次共读的要求命名的不到20份。实际上,在整个作业提交人员中,有百分之七十作业的人员是长期共读的。这反映的是什么问题呢?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真相是,人可能连续两次,甚至三次,甚至一直犯同样的错误。我想说,这和能力无关。因为,相比于共读需要付出的心力,相比于动笔书写时的踌躇费力,亦或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为八百字而冥思苦想的苦楚,命名只是举手之劳、随手为之。汪中球先生曾经在中国管理界着实火了一把,时至今日,其热度仍然丝毫未减。他提出的管理口号“细节决定成败”,影响了诸多行业的发展。如果老师们有兴趣的话,可以网购日本莺屋书店创始人增田宗昭先生的《莺屋经营哲学》一书,增田宗昭的成功经验,在某种程度诠释的就是细节对于成功的巨大影响力。

当我在文件夹中看到姿态各一的文件命名时,我在想,这样的作业是在怎样的仓促状态下完工的,亦或者作者在完成作业后,长吁一口气,舒服的伸伸懒腰,然后随手命名,拖入QQ好友对话框,点击发送。一种大功告成的成就感涌上心头,然后可以心安理得的浏览手机,亦或者赶快操持家务、照看家里的宝贝。“人生难能都如意,凡事只求半称心”,但如果我们本可以更加完美,而无需做到十全九美,又为何不可不全缺失的一美呢?

共读作业内容应该写什么?这一点从没有具体的要求,唯一的底线是不低于八百字,这是作业的最低限度。匆匆将作业浏览一遍,我发现,绝大多数作业的字数在九百字作业,长篇大论者“鲜矣”!读书体会的深刻程度自然和体会总结的字数没有绝对的正比例关系,短小精悍,却散发真知灼见,读后让人有意味深长之感的体会,确实存在,只是不是多数。事实上,更多人证明自己真正读过、想过的方法,还是用更多字数来证明。试想一下,一篇八百字的体会,如果其中添加几句对推荐书目的赞美话语,再添加几句对共读组织者的感激之情(多是指对吕老师的感谢),抛去几段引用或者转述,剩下的属于自己的体悟,还是几百字?区区几百字又怎能把问题说清楚?

就我个人而言,每次阅读所占用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而如何写体会,则需要耗费巨大的心力。因为,我想发出属于我自己的声音。不是说,我不会赞美,不会感激。只是在我的意识深处,真正的赞美、感激应该体现在对于文本的解读和理解上。如果我读不出自己的想法,人云亦云,则共读于我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非思维突破的享受。

如何来证明我曾经读过,标准就是用超过规定字数的作业,标准就是用书写自己的体会,摈弃无关的感激、感谢、赞美、引用,以此来证明这一段共读的旅程,我真正奔跑过!

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或许,在你拼命奔跑后,目标依旧遥远。那样,真的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吗?不,绝对不是。至少,我曾经为此拼劲全力追逐过。奔跑的过程和结果无关,和过程的体验有关。记得一个故事。苏格拉底和约克苏相约去远方看风景,据说那个地方堪比人间仙境。可是两人走了很久,发现那个地方非常遥远,穷尽一生也未必走到。约克苏神情颓然,极度失望。而苏格拉底则一副乐天派的表情,他对约克苏说:“这一路美丽的风景,你难得没有欣赏吗?”

非常欣赏经典绘本《犟龟》的故事。陶陶是一只乌龟,它要去参加狮王二十八世的登基庆典。每一个陶陶认识的人,都觉得这事对陶陶来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如果这个消息是假的呢?”“如果你到后,登基庆典结束了呢?”事实是,当陶陶赶到的时候,狮王二十八世已经过世,它赶上了狮王二十九世的登基庆典。

以上两个故事,联想我们的共读,你是否能收到启发,想到些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读第一周观察:如何证明共读,我曾经奔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