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不是月光族呢?当两个月光族走到一起时,就组成了月光家庭。为什么结了婚,还会月光呢?一是因为大家都不愿意,也轻易改变不了自己的消费习惯,二是因为现在年轻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都很高,婚后也不想降低生活品质,各种支出加在一起,月底就精光了。想要改变月光家庭的现状,除了一夜暴富以外,就要在支出上好好规划了。
那生活中那么多的支出,哪些是不应该买的哪些应该买?想清楚这两个问题,就迈出了告别月光的第一步。
一、拒绝被动花钱
首先哪些东西不该买?回想一下,你家里有多少买回来就被闲置甚至扔掉的东西,那这类白花钱的东西自然就是不该买的。要想不再白花钱,就要学会拒绝被动花钱。
那什么叫被动花钱?从结果来看,导致你购买那些根本不需要的东西的消费都叫做被动花钱。下面我们来说两个生活中最常见也最容易让我们被动花钱的场景。
逛街的时候,如果看到特别大的促销优惠,我就会觉得错过这次,下次就没有优惠了,所以就会买好多东西回家,但往往回家之后又会发现,这东西也不太需要。
其实这是商家利用「终结需求」的心理来诱导我们消费。什么是「终结需求」呢?就是人们对于完成一件事情的渴望程度。越急迫,需求就越高,就越渴望快点把一件事情完成,而不注重最终的效果。当商家做促销活动的时候,就是在给我们制造一种「错过这次就没有下次」的紧迫感,使我们对购买这件商品的需求更加强烈,就会快速的买下商品而不考虑是否真的需要。那这样其实是会浪费很多钱的。
还有一种也是被动花钱,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我们买东西是不喜欢退货的,也就是网上说的那种佛系买家。比如买了件衣服不太满意,我们不会马上退货,而是会安慰自己说「先放着吧,总有一天能穿到」。
这是因为人们都会在意沉没成本,也就是在当前决策时,人们总是重点考虑未来可能产生的费用及所带来的收益,而不考虑以往发生的费用。我们只在意自己要补上退货邮费,却不在意买这件商品时花的钱,这反而是巨大的财务浪费。当你总是在意这种沉没成本的时候,家里不满意的东西越来越多,你损失的钱也就越来越多了。
当了解自己容易被动花钱的心理动机之后,下一次买东西的时候,你就可以更好地判断这个到底是你真的需要,还是你的大脑在欺骗你。
那有朋友可能会说,道理我都懂,可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怎么办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方法,就是把自己彻底变穷。
什么叫把自己变穷呢? 假设家庭每个月的存款目标是 4000 元,那就每个月在工资中先扣出 4000 元,把钱放进一个独立账户,并且两人约定好都不可以用这笔钱。
同样你也可以把电子支付渠道的额度调低。在月初的时候,两人一起把蚂蚁花呗,白条这些信用额度全部调低,或者直接关闭某一项的使用。比如花呗,在你调整额度后的一个月是不能再二次调整的,这样还能起到多一个月的约束。这样一来,遏制了资金的入口之后,花钱的欲望也会因为没钱花而得到抑制。
减少被动消费,是我们改变月光的第一步。
二、主动花钱要精明
想要摆脱月光,不仅要拒绝掉那些不该花的,还要在该花的时候花的精明。
为什么购物清单能让家庭少花钱呢?我们回想一下,有的时候呢,我们本来就是想去超市买个水果,结果买了一堆零食、酸奶、果汁、啤酒;但是当我们跟朋友去吃饭的时候,点了几个菜你可能就会主动说,嗯差不多,够吃了;你看,同样一个人,冲动消费是你,理性克制也是你。那差异其实就出现在这个购买结果出现的先后上。
点菜的时候,你在发生购买行为之前,就已经了解到最终自己会得到多少商品,所以你的购买结果其实是出现在付款前的!而去超市呢,我们是看到一个拿一个,购买结果只有付款后才会看到。所以清单就像我们先点菜再买单一样,可以预先让我们了解最后的购买结果,从而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这次是不是又多花了冤枉钱!
我们前面也说了,在购物时,我们其实很难分清哪些是不该买的,也很难判断一件东西买的值不值。那列购物清单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一杯咖啡,我们没办法量化它对你一天生活的价值,但我们很清楚,一个东西对我们是不是必需品,我们的使用频率是多少,以及我们是不是马上就要用到他。
那基于这些标准呢,我们可以有一个优先级的概念,对购物清单上的商品进行排序。
简单分为三类就好,分别是生活刚需、幸福提升以及个人奢侈。
生活刚需就是家庭生活中必备的用品,那包括基本的食材啊,以及生活用品啊等等,这都是每天会用到的,且不能出现短缺,消耗也比较大。所以在列清单的时候,这生活刚需类就是购物时最先要买的。
第二类,幸福提升就是,虽然不是家庭生活的必需品,但是拥有后会提升家人幸福指数的东西。比如夫妻二人喜欢吃甜品,想买一个烤箱;两人都很热爱电影,买一个投影仪之类的。这些都是可以共同享受的东西。可以在辛苦奋斗之余,提升你和另一半的幸福指数。在满足基本生活之后再去追求生活中更多的幸福感,所以这类提升幸福指数的商品,我们把它放在购买清单上的第二顺序。
最后是个人奢侈,就是夫妻二人各自喜好的单品。虽然结婚之后要为家庭负责,但这并不代表要放弃自己的小爱好,为了大家庭而牺牲掉个人的全部快乐。所以我们给每个家庭成员都留出一个成全自己喜好的空间,放在这个购物清单上。比如妻子很喜欢的一件风衣、一个包;丈夫想要的限量球鞋或者游戏主机。这类个人化比较强烈的东西,我们把它放在清单最后的位置。
这样列清单有两层意义,第一是先有购买结果,后发生购买行为。这样就像我们说的点菜的例子一样,我们可以在付款之前就意识到我们要的是不是已经足够多了。比如一列购物清单,我们发现这个月抛开个人的兴趣爱好,两个人就花了 1 万多,那这个月那些奢侈的小欲望就可以往后放一放,以防这个月的支出严重超标。而且当你把购买计划推迟之后呢,你就又有机会去思考「我是不是真的需要它」了。考虑得越多,冲动消费的几率就越低;反倒是经过克制之后才实现的那些小欲望,可以大大提升你消费后的幸福指数呢。
二是照顾到了每一位家庭成员的需求和喜好,按照这个清单顺序来买东西,首先是生活刚需,第二类商品是家庭成员都可以享受到的,最后一类也会考虑到独立个人的喜好。家庭财务的管理需要克制,但是家人的幸福还是可以有些小放肆。我们提倡家庭财务管理的初衷,是让大家用同样的财富,过上更好的生活,可绝对不是让大家节衣缩食把日子越过越苦。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今天的课程重点。我非常希望能让你重视这个问题——如何让你们买到的都是你们真的想要的。我们聊了被动消费的两个最常见场景,以及如何通过先把自己「变穷」来减少冲动消费。我们也说了如何通过购物清单控制开支的同时,满足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幸福指数。
现在我想要邀请你,跟我一起做一个小练习。回想一下,最近一次你感觉到被商家套路,被动消费的商品是哪些?你可以把它写下来,然后跟你的另一半聊聊看,这件东西是不是 Ta 也觉得下次可以不买了;然后呢,你们可以一起做一下下个月的购物清单,把那些你们需要的跟想要的都记录下来,大家达成共识之后呢,就约定只购买这些东西,我们尝试一下完全按照计划经济去生活会不会损失掉你的幸福指数,说不定其实在开源节流这件老生常谈的事情上,能够找到新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