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很没出息的小癖好,去一个新城市或旅行地,喜欢逛当地菜市场或农夫市集。我认为,菜市场和市集是了解在地文化的最好窗口。那些美艳而新鲜的当地食材,真是赏心悦目啊。而市集排挡里的手工食品,一般都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美味小吃。我尤其喜欢溜达那些有机生态超市,看食材原生态的本来模样。记得那年去多伦多,我的第一心愿不是看北美第一高的电视塔,而是问,有农夫市集吗?结果,妹妹陪着我在多伦多市中心的农夫市集逛了一天都没走出来。鉴于多伦多常年气温,这是个室内市集。市集实在是太大了,美味也实在太多了,一路走走吃吃看看摸摸,出来时不觉已近黄昏。
来纽约一年多了,因为疫情缘故,困在室内幻想外面的世界,是我做得最多的功课。可无处可去,除了超市就是学校,生活简单到了不能再简单的程度。有时驱车五分钟去最近的海边坐坐,是我最奢侈的时刻。海边没人,只有飞鸟,从磅礴多风的海岸边掠过,算是和我打个温情的小招呼。
犹太邻居Pam是个心理治疗师。她经常批评我足不出户,说是憋久了会有心理问题。还几度说要带我去一家亚洲超市看看,说是里面亚洲食品很丰富。可一问起名字,不是华人圈里鼎鼎有名的那几个超市。我以为是曾经失望过的几个亚洲超市,一直了无兴趣。
直到昨天,在满足地吃完我煮好的一大海碗螺蛳粉后,Pam再次提起,太好吃了,真喜欢亚洲食品。你下次陪我去亚洲超市好不好?
哪个亚洲超市?我没心没肺地回应。
Food Bazaar。里面很多好东西。日本的,韩国的,中国的,也有欧洲的。
嗯,这一次不知怎么听进去了。搜索地址,不过13分钟车程,何不去看看呢,正好是暴风雪之后,积雪开始融化的周六下午,阳光明晃晃,懒洋洋,教科书越读越乏味,就找个借口出去溜达下吧。
超市入口一角,就是鲜花柜,各种花儿灿烂地开着,很是春天。一眼看去,超市开阔,漂亮,整洁。猛一看,以为到了Costco。更是像极了Trade‘Joy, 最显眼的位置,各种美丽的水果扑面而来,都摆放在最好的位置。鲜花,水果,蔬菜的摆放方式,很美国,不是亚洲超市的做法,倒有点像进了农夫市集。
再往里走,一大排韩国食品专柜扑面而来。是韩国专柜。摆满了各种韩国手工传统食品。天妇罗,红薯粉,煎饼,小鱼花生米,海藻,泡菜,不同于其他塑料袋装食品,色香味俱佳,煞是好看。
我向来好奇,一心想看看都是什么样的亚洲食品。没想到转过韩国柜,再进去居然是欧洲风味。意大利风格的面包奶酪,沙拉,占据了长长一排。手工制作的地中海风味的各色沙拉摆满了一列。柜台后,白衣帅哥们忙碌着,排队等候购买熟食的人们站了长长一队。也有Costco风味的炸鸡,烤鸡,价格相似,可是让人惊喜的是,是没有抗生素的烤鸡。各种腌制橄榄就有几十种,和各色坚果摆在一起,感觉到了一个巨大的厨房,可以自行操作。
居然还有新鲜的咖啡豆专柜,十几袋各种风味的咖啡陈列面前,原始又粗放,淡淡的咖啡香味弥散在空间,很是人间烟火气。
这一区除了我概念中的地中海食品,各种奶酪,还有热气腾腾的面包坊,我以为来到了乡下的农场。看惯了美国大超市的冰冷大冻柜以及各色加工食品,猛地看到温暖可触摸的饱满咖啡豆作坊,以及刚出炉的烤意大利面包,不觉满心欢喜。
烘培坊里,刚烤好的爱尔兰苏打面包,杏仁核桃面包,意大利面包摆在柜台上,还是暖暖的,浓香诱人。我绕着面包柜转了好几圈,看了这个又看那个,半天,才恋恋不舍拿起一个意大利长棍。闻着淡淡的麦香,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陈设所然,觉得比以往看过的面包都更加新鲜。
接下来就是典型的亚洲风味了。大量的海鲜,鱼类,肉类。感觉到了亚洲超市。工作人员现场切好新鲜肉并包装好给客户。这是我熟悉的亚洲超市鱼鲜市场的模样。我居然惊喜地找到了韩国鱼子。金黄的鱼子,是韩国鱼子拌饭的点睛之笔。价格也还实惠。所有的肉制品都清理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价格却是中国超市的三分之二。
一路逛过来,觉得很是有味,有料。日本,韩国,中国食品参杂期间,让我分不清这家超市的背景。回头找了一个工作人员询问,他说他是supeivisior。告诉我,老板是韩国人。再细看超市里的人流,熙熙攘攘。除了亚洲人,白人居然占了多数。这名主管告诉我,即使在疫情期间,超市生意也是一直很好,没有停业过。
我很吃惊。一路漂泊,我在美国很多社区住过,也旅行过很多美国城市,看过不少亚洲超市和唐人街,Food Bazaar是我感受中融入本土最好的一家亚洲品牌了。接下来,我发现这家超市距离我常去的社区附近的中国超市很近,不过两分钟车程,就拐过去补充点中国蔬菜。进门感觉是天壤之别,中国超市虽然东西摆得又满又丰盛,可是价格贵了很多,整个超市陈列拥挤不堪,除了食品就是杂货,感受不到丝毫设计和文化的气息。我不由暗自叹了一口气。
前向正好重读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中国旅行日记》。在1868 年至1872 年间,李希霍芬对中国进行了七次地质考察,足迹遍布当时18 个行省中的13 个。作为提出“丝绸之路”概念的第一人,这本日记最初没想着出版,是纯私人的记录。是在李希霍芬死后,家人和学生出版了它。所以,里面很多对中国以及亚洲文化的评论很是尖锐真实。唯其如此,有些地方看了让人很不舒服,可只有来自外部的尖锐的批评才能让我们入耳吧。即使对照起唐人街以及很多华人超市在美国的融入程度,比较起李氏的评论,觉得还是不无道理的。
不知怎么,我忆起当年和湖南媒体同仁十人受邀去杭州采访绿城总部,绿城集团总是招待大家去西湖边品尝最正宗的杭州菜知味观。大家刚好一桌端坐。美味佳肴纷纷上桌。有甜糯的东坡肉,酸酸的西湖醋鱼,都是大师制作,异常鲜美可口。唯独没有辣椒。可我可爱的湖南同仁们很多都是一脸痛苦,视而不见,只是不停追问服务员,请问有辣椒酱吗?一瓶辣酱上桌,旋即风卷残云被秒杀。
呵呵,这个小故事也许与主题无关,但千真万确告诉我们,做新的探索并主动融入似乎意味着可怕的冒险。
晚上,我无意间滑了一下Clubhouse。发现一个房子正在畅谈“疫情下中国企业如何做好全球化运营”的主题。主持人正在介绍,这个房间已开了12个小时,还是人气很旺,很多人等着发言,可他很累了,要换个人主持先休息下。正在谈的那位在十几个国家做过商业,谈起经验和历史娓娓道来,正好吸引我听下去了。接下来的发言人一个比一个神奇,有在多伦多的,有在伦敦的,也有在纽约或者洛杉矶的。一个在俄罗斯的嘉宾,谈起他在三个国家布局商业的故事,让我很觉新奇。从没这样强烈感受到地球村如此切近。因为谈话者大都是从资本,营销,市场,品牌,以及产品的角度谈全球化,我忍不住手残,举起手想要说几句文化方面的感受。
一个半小时等待后。我终于有机会发言了,没有宏大的理论与丰富的全球工作经验,我就分享了亚洲超市Food Bazaar的小故事。结果是,收获了十五个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