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

              “自由存在于纪律中”

图片发自App



我们似乎从小就一直在追求自由。

婴儿时,某件事情不顺心,想要某件东西,即使不会说话,也要哭个不停,哭到家人可以满足自己。

那时追求的自由,是哭一下就可以解决。

年幼时,父母越是不让跟哪个小朋友出去玩,我们就越是想要跟哪个小朋友耍。

那时追求的自由,是偷偷的做一些父母不让做的事情。

年少时,老师和父母都不让早恋,旷课,于是正值青春期叛逆的我们偏偏跃跃欲试,早恋,翻墙出去通宵。

那时追求的自由,是叛逆,是新鲜。

长大了,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劝告在家附近找个工作,于是不甘的你背井离乡想要混出一番成就。

这时追求的自由,是不甘平庸。

工作后,不满上司安排的工作,看不顺眼同事,于是,炒公司鱿鱼。

这时追求的自由,是自不量力。

后来啊,很多人一边把放荡不羁爱自由挂在嘴边,另一边又说自己很迷茫。


图片发自App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年轻人对苏格拉底说:“我要自由,完完全全的自由。”

苏格拉底回:“我也想要完完全全,不受任何拘束的自由。”

年轻人觉得很奇怪:“那你为什么要有约束的自由呢?”

苏格拉底没有回答,拿起手中的水杯,把水泼到地上,问:“你现在能把泼到地上的水收集到杯子里吗?”

年轻人肯定的回答:“这是不可能的。”

苏格拉底说:“我之所以选择有约束的自由,是因为自由与约束,就好比这水和杯子啊!”

是啊,当水没有了限制,便会摊成一片,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挥发至消失。

就像风筝,如果没有绳子的阻力,在天空自然也会像被风卷起的塑料袋垃圾一样,风停了,自然也就落地了。至于落到哪里 ,对风筝而言都是一场闹剧,因为它只有飞起来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阻止你的,也是让你起飞的。


图片发自App



想象为什么现代家庭教育会强调有时候要忽略孩子的哭声,因为当你不理一个正在哭的小孩子时,自然哭累了也就不哭了。

湖南卫视《变形记》的那些孩子,又有多少是因为小时候被惯坏,要啥给啥,才要去变形。

事实上除了哭,还有很多方式可以喝到奶。

就像公司要求打卡,要求例会,要求周报月报。

想象一家公司没有了规章制度,会不会就养了一帮光吃不干的主,钱烧完了,大概也要黄了。

那些没有任何阻力的自由,也许不是自由,大抵就是流放或是无处安放的躁动吧。

同样的,生活中如果没有了外力的一些约束,人往往容易涣散,就像没有了限制的水杯,无法盛水。

台湾“拿破仑”何权峰老师说:“自由存在于纪律中,这就是自律。”

所以当我们想要更多的自由时,不妨想想自己有没有足够的自律。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请坚持自由。

我也更加坚信,要想自由,先学会自律。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