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之“莎”是一种怎样的草



古词牌里有“踏莎行”,诗意而优雅,其中的“莎”想当然地读为shā,后来知错,原来应该读suō。莎读作shā时,指的是香附子,《尔雅翼》:“莎,茎叶都似三棱,根若附子,周匝多毛,大者如枣,近道者如杏仁许,谓之香附子。《说文》:“亦名沙随,一名地毛,其实附根而生,谓之缇。即今香附子”。

而读suō时,显然指一种生长茂盛,多出现在路边,渠岸,堤埝,耐践踏的多年生细叶草本植物,否则“踏莎行”三字不会成为一款常见词牌了。

而在老家(山西新绛)一带,恰好就有一种叫suō草的草,极常见,水旱不惧,尤耐旱,扎根深邃,生命力极强,类似现在足球场草坪,生长环境与前述类似,走在铺满莎草的小路或田径里,非常舒服,软弹软弹的,还不费鞋,仿佛在落脚在高档地毯上的感觉。这就是纠错之后一下子便牢记于心的缘故。那么,踏莎而行,委身于那些才子佳人足下的十有八九就是家乡的莎草了吧。

然而在“百度百科”里,对suō草的解释却是“植株细长、直立、挺拔。叶片形似禾草,形态多变,茎秆呈长杆状”“原产非洲”“怕阳光直射”的草。这就怪了,这样的草能出现路边,坡地以及杨柳依依的驿道吗?古词语里除了“踏莎行”外,还有莎池(周围长有莎草的水池);莎岸(长着莎草的岸边);莎洲(长有莎草的水洲);莎香(莎草的香气);莎庭(长满莎草的庭院);莎径(长满莎草的小路);莎阶(长满莎草的台阶);莎台(长着莎草的楼台)等等,怎么着都该是一种匍匐于地面的草,问题是这么着一来就跟“百度百科”里的解释对不上号了。

或曰:你所说的老家莎草乃方言里的名称,微不足道,无权威性。那不一定,譬如普通话里的“找”进入老家话后作“寻”,寻人寻物皆可,“找”也有,但只在“找钱(退回多余的那部分)”时用。而在冯梦龙《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 ,“娘叫咱寻你,是必同去走一遭。”孔尚任《桃花扇》里:“暂寻个佳人相傍”。蒲松龄《 聊斋志异之婴宁》 “食方竞,家人捉双卫来寻生。 ”你看看,你说“找”与“寻”,哪个更接近本源?须知老家话即新绛方言乃宋代中原官话里的一个重要片区呢。

十有八九,现在对“莎”的权威解释是不准确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踏莎行”之“莎”是一种怎样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