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计模式(3):享元模式

目录

  • 背景
  • 实例代码
  • 小结

背景

之前在书里读到过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算是比较好懂的几种设计模式之一,但一直没有亲眼见到过。

这回在读 airlift.slice 的源码时终于见到了享元模式。

实例代码

代码取自这个链接,节选如下:

public final class Slices
{
    public static final Slice EMPTY_SLICE = new Slice();

    public static Slice wrappedBuffer(byte... array)
    {
        if (array.length == 0) {
            return EMPTY_SLICE;
        }
        return new Slice(array);
    }
}

我首先看到的是 wrappedBuffer 这个方法——大致就是根据一个 array 来创建一个 Slice 对象说——感到很奇怪:为什么要把长度为 0 单独算一种情况?这个判断直接放到 new Slice(array) 中不好吗?

后来发现,长度为 0 时,返回了一个共用的 EMPTY_SLICE。毕竟长度为 0 的 Slice 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每次都 new Slice() 的话,就白白占用了一份内存,所以这里共用同一个对象。

小结

说实话,光是这么看,很难判断这里的享元模式用得是否必要,因为不清楚创建长度为 0 的 Slice 对象是否频繁到对内存产生足够大的影响。如果注释里能加一个相关 issue 的链接就更好了。

(还有就是,感觉长度为 0 的 Slice 对象也没有承载什么状态,是不是可以考虑用 null 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设计模式,设计模式,享元模式,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