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和姜文导演过的所有作品一样,台词对话都很有能量,有生命的活力和张扬。
主题看似是彭于晏饰演的李天然要为师傅全家报仇雪恨的故事,其实是大Boss姜文饰演的蓝青峰抗日的故事。
看第一遍时,差点被导演欺骗了,以为就是李天然的年轻热血,个人私仇,原来导演有更大的人生理想。
所以,廖凡饰演的朱潜龙,不仅是被日本人利用的一颗棋子,更是被背后那位高人利用的棋子。
还记得电影开场朱潜龙和根本一郎的对话吗?
两人商量着怎么杀人,朱潜龙还说经高人指点,自己已经找回了血脉,改姓朱,不再姓李。
再结合后来蓝青峰与朱潜龙两人搞笑全身伏地的叩拜仪式,蓝还一直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朱潜龙和朱元璋怎么相像,怎么血脉相连。
结合这两点,不难猜出,指点朱潜龙杀害他师傅全家的背后高人就是蓝青峰,就像蓝青峰也亲手杀了李天然的美国爸爸亨德勒医生一样。
所有人都是蓝青峰的棋子,因为他的最终目的就是抗日,为了抗日,任何人都是可以牺牲的,包括他的两个亲生儿子。
虎毒尚浅不食子,可蓝青峰却能狠下心牺牲儿子,更何况是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在这盘棋局里,不管蓝青峰是指点朱潜龙弑师,还是收养培养李天然,都是为了自己的抗日理想。
因此,他和朱潜龙的那笔交易确实是真心话,朱潜龙帮他杀掉根本一郎,然后他把李天然送给朱,阻止这个计划的哼德勒被他残忍推下城墙。
这就是蓝青峰的庐山真面目。
当然不能说蓝青峰是坏人,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在很多男儿心目中,国家的荣辱高于一切,就算牺牲骨肉至亲,牺牲亲朋挚友,也在所不辞。
在宏大的历史面前,这就是最真实的人性。
就像古代的皇帝,为了天下安稳,百姓安居乐业,利用过多少人杀害过多少人;
就像蓝青峰杀害了那么多人,只是为了救出张将军,抵抗日本对中国侵略。
所以,好坏真的无法定论。
话说姜文真的有点绕,从来不按常理出牌。他的所有电影深刻的点藏着有点深,一般不认真看两遍是发现不了里面所隐藏的精华的。
所以很能理解那些在电影院说看不懂的观众们,姜文是细节控,就像他自己说的“讲究”,这么讲究的细节,怎么可能在电影院粗粗看一遍就明白了,除非你有超凡的记忆力。
这部电影了除了蓝青峰这个人物很有意思,当然少不了李天然、许晴饰演的唐凤仪、周韵饰演的巧红
先说许晴,这个人物与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里面陈冲饰演的那个角色非常相似,都是风情万种的美人胚子,把女人的那种娇媚的味道表现得淋漓尽致。
姜文真能发现女人的美,性感的翘臀,许晴勾引彭于晏,陈冲勾引黄秋生,都是打针。
再说巧红这个角色,如果不是她,李天然没有那个胆量单枪匹马报仇雪恨。
表面上他是等待时机报仇,实则是内心的恐惧,不敢直面仇人。
从小见过师傅全家死在自己眼前,那种害怕会成为一辈子的阴影。
是巧红的激励,激发了李天然的斗志,克服了他的恐惧。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事情都准备好了再去做,那你一定不会成功。
刚开始的李天然就是那个守株待兔的人,他在等待一个万事俱备的时机下,一箭双雕杀掉朱潜龙和根本一郎。
可是敌人太强大了,他对自己没有那么大的信心,所以只能整日飞檐走壁在北京城的屋顶,空有一身热血。
偷根本一郎的刀、印章、烧鸦片,都只是小打小闹,不是真正的复仇。
巧红对李天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让他彻底有了放手一战的勇气。
她说:“你可以先杀一个,再杀一个,杀一半总比等着好。”
结局师兄弟俩的空手肉搏真是精彩大戏。
都说女人是男人最好的老师,其实这都是相互的,彼此激发互相鼓励。
如果每个人身边有巧红这样的伴侣或者朋友,是一种幸运,在你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的时候,有人帮你下决心,给你信心。
从这段戏份中,也可以发现一个真理,就是想做一件事情,立即去做,不要等待,可能等你一切都准备好的时候,机会就错失了。
就像马云在一个演讲中说过,如果当年阿里巴巴等万事俱备了再启动,就不会有今天的淘宝和支付宝。而且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在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才开始行动的。
在行动中慢慢改进,慢慢进步,特别是成年人,你没有时间再去从头到尾像小孩子一样学习,在实践中成长,进步得更快。
还有可以把自己的目标分期实现,每天实现一点,总会达到梦想的彼岸。
像巧红说的,先实现一半,再实现一半。
这是我对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
高晓松说《邪不压正》是姜文送给自己儿子的成人礼,果不其然,彭于晏的裸体充满着满屏的青春荷尔蒙,穿着披风奔跑在屋顶,那是少年才有的意气风发。
难怪有人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很喜欢这部电影,很喜欢姜文导演的所有电影,有一种不被打败的内涵在顶着,让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人应该像姜文这样硬气地活着,就算不能站着把钱挣了,至少要有这样自信的气息。
否则和死人有什么区别,否则这个世界有太多能打击你的事情了。
人要宠辱不惊内心安定自然地活着,但不能少了希望,不能少了对生命的活力和热情。
人可以老,但是心态永远不能老。
因为这样自信的你会发光,这光也会照亮身边人。
最后很替姜文高兴,因为《邪不压正》将会参与明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