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祸的牌匾

宋朝皇帝赵匡胤的御膳房里,有一个专门做面条的师傅,他名字叫王葆玖。这王葆玖啊,祖上是开面馆儿的,在老家洛阳城里,只要一提起王家面馆的面条儿,人人都称是洛阳一觉。

这年的腊月,王葆玖经皇上恩准回乡省亲。在回家途中,他坐着八抬大轿路过了一个小镇,从轿帘儿里看到当街有一座面馆,门脸儿不算太大,只是门口的那块招牌十分的醒目,上书两个烫金的大字,面王!王葆玖心想,嗯,我身为御用面师,我都没有称王,这小小荒村野店竟然敢挂这样的招牌。于是他喝令停轿,带着一帮随从,大摇大摆地就走进面馆儿了,想给他们一点厉害瞧瞧。

因为不是吃饭的时候,所以面馆儿里边儿没什么客人。王葆玖叫过来伙计,说来呀给我一碗龙须汤面,再来一碗羊肉烩面,每根面条儿粗细薄厚都要均匀。否则,看我不摘了你们面王的牌子。

伙计瞥了一眼王葆玖心想,哎,这客官真够挑剔的,不过这开店到现在好几年啦,这什么样的客人我没见过呢?所以啊,店小二不以为然,朝后堂吆喝一声,龙须面,羊肉烩面,各来一碗。

不一会儿,伙计把面条给端上来了。王葆玖拿起筷子在面碗里搅和一下,把筷子往桌上一扔。对伙计就说。把你们大厨给我叫来。

伙计也不敢怠慢哪,急忙去后堂把大厨就给请出来了。这大厨啊,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年轻人,恭恭敬敬地朝王葆玖躬身施礼,啊,这位客官,请问有何吩咐啊?

王葆玖撇撇嘴,冷笑一声,哼,就做这样的面也配称面王,他大手一挥,朝他那些手下一挥手,去!把那牌子给我摘下来砸了,王葆玖这话一出,早有随从应声就出门去。

年轻人一看,急忙劝阻,啊啊,客官请息怒啊,这块招牌是镇上乡民送给家父的,已经挂了几十年啦。面王二字本来是笑话啊,这个客观还是不要当真的好。

王葆玖一听,面露怒容,哼,既然这牌子是送给你父亲的,那好,你去把他叫来,我要跟他比试比试。他要是赢了,我不但不砸你们的牌子,还要敲锣打鼓给你们换一块纯金的牌匾,若要比输了吗?就别怪我不客气啦。

年轻人一看,合着王葆玖不像是开玩笑啊,他怕父亲不来这招牌可能就要被砸啦。于是急忙点头说,啊,客官请稍等,我这就去请家父来。

不一会儿,年轻人搀扶着一位满脸皱纹的老丈从门外就走进来了。老丈扫了王葆玖一眼就说,啊,这位客官,你是看着小店的招牌不顺眼吧?可他实在是乡民们对老汉我的一点儿情意,砸不得呀?

王葆玖趾高气扬的就说,那这么说你是情愿跟我比试咯?

老丈叹了口气,呃,我还能比试什么呢?早年终日拉面两条胳膊早已经积劳成疾了,自从把面馆儿交给小儿之后,我就再也没动过面板。

你这话什么意思啊?王葆玖冷笑的说,该不是害怕与我比试故意说的这么可怜吧?

啊,那倒不是,老汉我一辈子与面为伍啊,只要功夫到了,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皆可拉面。老丈说到这儿,想了想说,呃,我这双手虽然不中用了,但幸好还有一双脚啊,若是开门做生意,用脚拉面对客人不敬,不过要是比试的话,倒也无妨吧。

王葆玖一听,老丈用脚跟他比赛,差点没把肺给气炸了。可是按照老丈现在这样子,不这么比,怎么比呢?于是他把外衣一脱,走到后堂的灶房和老丈就比试起来了,比什么?做裤带面。这裤带面的特点呢,是面薄而韧,入口筋道,嚼起来有劲。做这种面呢,讲究的手法是柔擀抻拉反复的加工,直到把一个面团儿抻拉的薄如锦缎,状如裤带,弹性十足,然后把它切细条儿下入沸水爆煮三滚,浇上调好的汤汁,才算大功告成。

王葆玖和老丈面对面进行比赛,各支一口大锅,各手一张面板,炉灶里边儿柴火熊熊,面锅当中是沸水翻滚。王葆玖自然不用多说了,本来就是行家里手。但说那个老张,刚才还是看见微微老态龙钟的模样,可一进到后堂,马上就来了精神了。只见他不慌不忙地坐上板凳,脱去鞋子,让伙计给他挽起裤管,洗净双脚,然后啊,在脚上撒了一层薄薄的面粉,从面盆里夹起一块面团,双脚在面板上一粘,飞快地就揉搓起来了,时而双足并采,时而虎步拉抻,一块面团,转眼之间就被他的双脚拉成了裤带形状的面条了。

这些随从对做面的功夫是一窍不通,拍马屁的本事倒是登峰造极,根本不去看人家老丈双脚的绝活儿,就盯着王葆玖喝彩,还骂老丈老不死的竟然敢跟我们御面师争高下,你太不要脸了。那老丈本来气定神闲,专心擀面,一听御面师三个字,脸色不由微微一变,一紧张,一张面皮粘成两段儿,老丈停下脚,让自己稳稳心神,想了想,弯下腰,把抻坏的面皮往旁边一放,从盆里又揪下一块面团来重新开始做。

不一会儿功夫,两个人面就煮好了,出锅一比较老丈做的,虽然是薄厚均匀,但是和王葆玖相比呢,却是失之筋道,入口虽然滑却少了几分嚼头。老丈满面气荣,摇头叹息,哎,小老儿今天算是遇到高人啦,这块招牌呀,哎~小老儿自己摘了它吧。

王葆玖得意地起身穿衣,系上腰带,亲眼看见老丈的儿子摘下了招牌,这才钻进轿子启程上路。可是走出不远,他突然地惊出了一身冷汗,天呐,活见鬼了,原来此刻发现自己原先系在外衣的腰带竟然挂在了轿帘一侧,随着轿子起落,在眼前一晃一晃的,系在外衣上的是老人先前做坏的那半条裤带面。

王葆玖明白了,哦,刚才比试的时候一定是老丈听到那帮人喊自己御面师为了给自己留面子,故意输给自己,想想比试之前自己发过话,若是输了,要敲锣打鼓的送给他们纯金的招牌,自己的腰带莫名其妙的让人给换去了,这不算输,那什么算输呢?

王葆玖动了坏心眼儿,命令随从掉头回去。当他们进入面馆儿,已经是人去楼空,只有空荡荡的墙壁上留着四句似诗非诗的顺口溜,怎么写的?写的是半碗面条半碗汤,半条裤带惹祸殃,做面本是为糊口,何必非要争面王。(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惹祸的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