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的爱不是溺爱

亲爱的振敏晓燕读书会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晓岚,今天是吴江站的第四期,每期都有新的姐妹加入,感谢大家每期的坦诚分享,感谢向梅老师每期的赋能,感谢自己的坚持!今天是《陪孩子终身成长》的第四章“培养无条件的爱,让孩子的内心充满力量”。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是指你对孩子的爱里没有交换,没有恐吓,也没有威胁。在无条件的爱中,不需要交换是非常重要的原则。

向梅老师分享自己女儿初中考高中那年,跟姑娘约定好,考完试会带女儿去云南旅游,所以智慧的妈妈在女儿考完试之后就立马兑现了承诺,很多朋友问,成绩还没有出来,还不知道能不能考上,怎么就提前庆祝了呢?向梅老师说旅游不是对她考上高中的奖励,而是对咱们完成9年学业后的一次放松。

感谢向梅姐每期赋能

最近正是期中考试季,在一些妈妈的朋友圈看到几家欢喜几家愁,不知道这次期中考试你有没有跟孩子约定,如果这次期中考试考进前几名,给予什么样的奖励,不知道你的奖励被承兑了没有?在父母取消奖励的那一刻,孩子立刻能感受到父母爱的是谁,是成绩是名次是面子,而不是自己,聪明的父母都在奖励孩子的具体行为,如果是学习,我们要奖励孩子的求知欲,了解世界获得学习的能力,知道自己很厉害,让内心充满力量。把孩子内心的力量调动起来,让他自己主动去成长,他会自发地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素芳姐分享说咱们的孩子未来从事的工作有70%都还未创造出来,所以我们现在要培养孩子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当然应试教育的机制我们必须学)而是要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观点我在一个分享中听过,我们的父母多是60年代人,那个时候大学毕业包分配,铁饭碗,所以父母们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就可以了,所以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就是成绩好,后来就是体制内的工作铁饭碗,再后来就是找个对象同样体质内就家庭幸福终身无忧了,总结一个词“稳定”。但是等我们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不包分配了,我们要面试求职,这是个双方选择的过程,公司考量你的不仅是你在学校的成绩如何,而是应聘岗位所需的综合素质。现在发现当初的某个“学渣”,现在事业搞的风生水起,也没有父母们当初说的那么不堪。我们的孩子走向社会那是20年之后的事,如果我们还聚焦成绩,好像的确不大合适,所以我们的家庭教育才必须也要升级为2040,应对未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的一点是向梅老师重点提醒的:无条件的爱绝对不是溺爱,无条件的爱中包含着父母一定要矫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孩子毕竟是孩子,总会犯错,帮助他规范自己的行为是父母的责任。人都是在摔跤之后才会成长,现在很多家长都在强化孩子的逆商,但同时又在包办孩子的一些力所能及,所以我们不妨放手,让他们去经历,去体验,去练习,去总结。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书中樊登老师分享一个他跟儿子关于公园树的成长故事,我觉得父母们可以借鉴,一颗挺拔的树在生长过程中都是经历了不断的修剪,父母对孩子提要求跟给意见都是在帮助孩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要学会接受不完美,每个孩子都有不完美的一面,更多地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其实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在互相肯定欣赏的基础上。在来读书会的路上我家老大(7岁)看到我在看书,然后凑过来,装模作样,又自言自语地对外婆说:外婆就算以后我有些字写的不好,也请给我多一些鼓励鼓励吧。我当时很惊讶,书中没有写这段啊,小人儿怎么就脱口而出了呢,其实这是他内心的一种声音,渴望被肯定。

后来我把他带来了今天的读书会,让他知道妈妈在干什么,感受读书的氛围,同时也想给他一个发言提升自信的机会。在最后的总结部分,轮到我时,我先隆重推地推出了他,小家伙一下子害羞了,单手捂脸,说没有可分享的,但明明刚刚我跟他说分享时他还是答应说好的,最后只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说接下来轮到你了。原来我搞错了顺序,我们一直在说榜样的力量,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言传身教,他本身不是一个大红性格的人,陌生环境他一时肯定是放不开的,如果我先做了分享,给他打个样,做个榜样,他会不会更轻松更自如?回去的路上我跟探讨了这个出场顺序,他说是的。所以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先自我表率起来吧!

每一期从现场姐妹的分享中都能学到很多,感悟很多,比如:叶子姐的耐心,素芳姐的智慧,淑芳姐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小红姐的互动小妙招......

感谢晓燕姐今天给大家拍的美照

读书是个美妙的事情,必须承认,特别是一群智慧女性一起读,让我这个学渣秒变学霸的节奏!

我们在一起就很了不起

写至此,亲,第四份分享,请查收!下期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条件的爱不是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