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不要盯住成绩不放”

近两年由于感知到自己的知识框架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新时代教育,“攻读”了不少书籍:纸质的大约80多本,电子的40多本,“樊登读书会”听书212本。

可谓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在教学方式、育人理念以及教育科学理论等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洗礼和提升。有量的提升,更有质的飞跃。

如果一定要我回答“读写”带给你什么?我会用大家都流行用的“读写成就自己”来回答。简单地说:两年的读写生活让我感受到我对二十年来的教育生涯是愧疚的!

于是,我便迷上了“民主教育”、“爱心教育”,信奉了“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教育就是这样,如果不要老是盯住成绩不放,就将会是幸福完整的生活。

但是,“不要盯住成绩不放”并不等于“不要成绩”,基础的、适应未来发展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还是要注重传授和培养。

因此,必要的检索学生学习情况和效果的测试还是要进行,我这里暂且把它叫做“考试”。一提到“考试”,自然而然地和应试教育联系到了一起,也顺应就产生了“对比”。

是不是只有“应试教育”才会“比对”?

No!答案不明而喻是否定的。其实在这个社会里,“对比”是有必要的,难道任何阶段的教育都需要停留在“自我满足”中吗?难道我们都要活在自我满足的“舒适区”吗?

如果区区的检索基本技能和知识的“对比”都不可进行或者接受不了,那么这样的“人才”步入社会又怎么成长并为社会服务呢?

所以,在这近两个星期的期中检测“高峰季”我们“比了”,也在乎“成绩了”。而且为大多数孩子的表现深感痛苦、发愁与叹气。

昨天到县城集中开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会议,我们分析了成绩;今天上午我改我昨晚考出来的语文试卷,我也分析了成绩;傍晚河北我的一名学员郁闷之下,我们也分析了成绩。

我们县在本州八个县中名落孙山,几乎在倒数一二名,不在乎成绩拿什么和全县人民交代;120分的语文总分平均不到45分,几乎就是三分之一,拿什么和老百姓交代;一个班37人的小班化,也依然只能培养出12人的及格成果……

更可悲的是一个不到五十名学生的班级有八九个不会写基本的字,还有十多位识字不到三分之一。写一篇作为,基本都是不着边,基本能读懂的只有不到十位,不交的、只写题目摆着的、写不到一百来字的,加上字数不够表达不清的……绝对超过学生数的三分之二。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不盯成绩”的最美“效果”?

我不知道是谁给这些老师说的“不要成绩?”我想更多的时候还是要老师们自我反省。无论我们的工作有多复杂,无论我们面对有多繁重的杂事,我们教育人应该自上而下认清或者说自己清楚教学成绩是教育的生命线。

Sorry!言重了一点,或许此刻我的心情太激动吧。

在众多情况下,或者说特别是我们的偏远山区,客观地讲由于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民众意识等的影响与制约,教育得不到重视,学生基础普遍很差。主观地讲,“教书人不读书”、“教书人不学习”,不努力,遇事总找客观原因等的“推责”现象较为严重。

结果呢?学生的基础令我们心惊胆战,无颜面对!我们作为教育的局中人,作为学生的领路人,我们能将责任推给谁呢?

“不要盯住成绩不放”并不意味着“不要成绩”,目前我国的现有体制,“考试”在很多场合是不可替代的选拔人才方式。

想必提出这个理念的时候是针对“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吧。

如果把“成绩”当做“命根”,那是绝对要反驳的。

“要成绩”那是为了“逼迫”孩子习得应有的基础知识,而“盯住成绩不放”则是“成绩唯一论”。

前两天我还反驳了一件事:一个高中学校,一进学校就把学生分成“一本班”、“二本班”、“专科班”,幸好的是没有给第四类取名称,或许在内心中应该是“垃圾班”吧。

“视成绩”为唯一,我心痛不已。很多时候,我们得到成绩的途径是个大的“变量”,他由试题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发挥等决定,而这些因素很多情况下是短暂的可变性强的。

然而,就凭一次可变性强的考试就给学生分三六九等,实属心痛不已。

更可悲的是孩子在这样的“标签下”,很快就发展成为那样的人。最不可思议的是,哪怕教职工没有分三六九等,他们的教学行为也会分等级进行。比如说多讲与少讲,多关爱与少关爱……

按理学生不懂,所以才要多教,多关爱,而实事却截然相反。

其实,学生的命运根本性地掌握在老师手中,适时、科学的指引是一切的根源。我这里的老师包括:父母——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各层要按照科学的教育方法尽好自己的那份天职,那么再不行的孩子也能行。

所以,面对“成绩”问题的权衡,成为一个明晰教育走向的难题,更成为了一些教师“放纵”的空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说“不要盯住成绩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