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飞聊”能否真正地“飞”起来?

昨夜临睡前朋友圈又被各位好基友刷屏。这次登场的主角是一款叫做“飞聊”(英文名为FlipChat)的APP。

今日零点,飞聊准时投放在朋友圈中。但仅仅过了30分钟,微信用户就已无法通过被分享的飞聊用户的个人二维码来进行下载。苹果用户可以直接从AppStore下载,但搜索时要按照“飞聊 兴趣”这个关键词组合来搜,不难很难找到。毕竟这个名字与中国移动在2011年推出的飞聊同名。

飞聊是谁?

虽然在飞聊的官网首页显示着它的主人是“成都不亦说乎科技有限公司”,但实际上它的亲爸爸是字节跳动的,而它也属于近些年”头条系“产品矩阵中被寄予厚望的重量级成员之一。

其实早在2018年年底包括腾讯在内的许多人都通过“flipchat.cn”与“flipchat.com”获悉头条的布局。眼下这款APP正式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封闭近两年多推出的成果。而且据说在头条内部,飞聊要比之前颇为吸睛的“多闪”APP要重要许多,资源倾斜度远远大于后者。

由于头条目前采取APP工厂模式,因此飞聊也将以独立公司的形式来运营。这种内部赛马的模式最早见效于腾讯,而且灵活度特别大,经常是几个人合计一下就开干,干了再向老板做汇报申请更多资源的支持。不过前提是都得有个超级奶妈型的大流量产品并且拥有比较健康的现金流模式。从这个角度看,发家内容的头条确实正在形成与腾讯类似的生态体系。俗话说"关系不够,内容来凑",虽然之前头条已经做了不少让腾讯不舒服的事情,但此次飞聊的推出我认为是都首次在与腾讯竞争的正面战场打响的第一枪。

不得不说眼下整个社交用户市场的生命周期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轮回。用户更愿意继续留在老关系中,更在意沟通的安全与效率?还是更期待新关系带来的新鲜感让自己枯燥的生活有些不同?是社交之战背后新变化的群体心理动机。而这种新旧交替变化之中,不管是谁,都要提前处理好新老关系的承接与转换问题,毕竟这已经不是一个全新的未开发的处女地,每个人都已有了无法回避的选择的成本。

在我看,飞聊不是简单的即时通讯+百度贴吧、豆瓣小组或者即刻小组。具体它是谁的,绝不是眼下的具体形态,而是它在网络新生代心中的样子。对于摸着手机屏幕长大的他们来说,传统意义上关系的远近感已经开始被网络淡化,单纯维护关系这件事会被更实际的内容需求取代。

不说话的微信群将不再有人留在那里。


飞聊里有什么?

· 消息——首页

在一个非常简单的闪屏之后,直接进到飞聊的首页消息页。


目前可以在这里接收到至少五种类型的消息:
1. 单聊:一对一好友聊天;
2. 群聊:与微信群类似,多人即时聊天;
3. 小组:非即时类的新帖,类似贴吧或豆瓣小组;
4. 推荐A:目前感觉这里为根据手机联系人猜测的的直接熟人推荐为主;
5. 推荐B:根据共同好友提供的推荐列表。

·动态——朋友圈

这里类似你在飞聊中的“朋友圈”。与微信的定位不同的是,这里更加开放,而非一个私密的内容分享圈。

除了文字外,目前至少包括这五种内容类型:
1. 小组:可以将小组分享至自己的动态中,相当于做了一次个人推荐;
2. 大V:直接推荐头条系内容大V,内容上对抖音、西瓜等产品做了接口与品牌展示;
3. 转发:对他人的动态转发至自己时间线上,与微博类似;
4. 图片:支持最多9张的多图;
5. 视频:直接上传与播放手机本地视频。

从这里看,头条期待借助飞聊来近一步形成新的内容消费场所,塑造新的内容型关系的意图就非常明显了。尤其是大V推荐这里,每个大V不仅有明确的标识、独特的个人主页,还可以借助内容小组来进行关系沉淀。

· 我的——个人页

目前飞聊将所有与个人展示与设置相关的内容都统一放到了这个场景下。

你可以在这里看到你的飞聊号,分享你的个人二维码,编辑你自己的个人页面,还能够配置你的钱包。当然,这里目前仅支持支付宝。

· 小金赞——为内容打赏

当长按赞时,普通的赞就会变成“小金赞”。这个小技巧的教育成本还挺高的,其实不如直接与点赞做更明显的区分。毕竟这本质上是一种很纯粹的为内容做的打赏行为。不管怎么样,这一点我相信对于更多内容玩家来说还是挺有吸引力的。


关于飞聊小组

小组是目前飞聊中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一个功能。目前市面上所有非即时类的内容小组在形式上都大同小异。所以很多熟悉类似产品的朋友都会觉得非常眼熟。比如百度贴吧、豆瓣小组、即刻频道、知识星球等等。再早之前的来往扎堆、米聊群组与陌陌群组等也都可归为同一类场景。

还是那句话,决定产品是谁的不是它的样子而是使用它的用户。目前看飞聊还是很有机会从网络新生代群体中去培育新的内容型关系的。对此我个人更愿意将飞聊小组与same频道做类比。因为它们二者之间存在两个非常类似的共性——

其一,是对于以微信为代表的传统纯关系价值网的逃离心态。

这种心态在当前的年轻人以及随后的网络一代中会越来越普遍。当时same也正是以一种更加简单纯粹的方式,偶然间满足了这样一类非常稀缺的群体需求。same的频道在很多非目标用户眼中是无法被理解的,因为他们不具备这样的逃离诉求,关系对于他们意味着未来的机会,而非眼下的内容价值。same是简单的,是丰富而充满可能性的。一个普通用户随时可以毫无压力地更换自己所在的频道,根据自己的心情与爱好来重新选择加入某段内容关系网中。

内容给了网络一代更多地满足当下感受的手段。这也是飞聊小组背后相同的群体心理动机。能否为年轻一代减负,创造更轻松自由的关系体验,是飞聊小组的挑战。

其二,失去强关系的束缚,内容水化风险剧增。

很多人都感叹,same这样一个难得的现象级产品最终毁在了各种劣质广告、色情信息中。如何管,管到什么程度,一直都是社群产品最核心的机制所在。微信群之所以能够形成目前这样流动性最强,结构最简单的模样,背后依托的是人们彼此间紧密关系带来的自发维护与监督的动力。当然,任何社群平台都无法做到纯粹的干净。但微信群是目前仅有的在如此大规模用户使用过程中,依然能够有效控制平台管理成本,而且没有发生平台信用崩塌以致于管理失效的状况。从我们身边越来越多默不作声的熟人微信群就可以体会得到——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极少有人愿意犯错。再加上微信自身的私密性,以及近年来对内容的严格把控,也让内容水化难以快速形成。

但飞聊与same一样,更加公开自由,而非私密性的特点让内容水化更容易形成。而且目前已经在飞聊小组上开始出现这样的端倪。

对于飞聊来说,如何避免重走same当年的覆灭之路,尽早形成产品级别的内容去水化机制,应该是眼下优先级最高的事情。显然目前仅仅通过限制创建小组数量这样的手段是远远不足以达到目的的。

我认为还是得将用户引入的节奏从战略高度考虑进去,至少要非常清晰地弄清三层次的定义:
1. 成长阶段定义——成长必经的几个阶段以及核心工作是什么?目前处于什么阶段?
2. 好内容定义——什么是好的内容?这个定义对于谁是有效的?
3. 产品整体健康度定义——如何衡量产品在成长过程中的健康程度?对应不同阶段,什么样的流失\留存比是必要的?什么样的内容生产\消费比是必要的?

其实做社交就像种地,必要的条件必须逐一依次具备。健康的成长永远比一步到位要重要。

这次“飞聊”能否真正地“飞起来”,考验的是操盘手的细腻与长期的耐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次“飞聊”能否真正地“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