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房产中介的骚扰》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骚扰:比如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遭遇咸猪手的骚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电话推销的骚扰;职场中遇到办公室的性骚扰;学生在学校遇到老师的骚扰……可以说是让人防不胜防,烦不胜烦。虽然国家联合各部门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措施来尽量减少公民受到的各种骚扰,也确实降低了骚扰发生的概率和机会。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最近因为受友人所托帮忙卖房的原因切切实实地体验了一把房产中介的各种骚扰,下面来详细说说。

由于受人所托打算卖掉一处房产,“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在几处房产中介留下了出售的信息。很快德佑的中介约好上门拍VR,说是放到网上容易推广。约好时间配合工作人员前来拍照,签了委托协议,提供了房产证,身份证等相关的资料以表示是真实的在售房源。临走时加了微信,方便后期的联系。随后工作人员提供了VR资料过来,动作是快,只是效果不是很好,画质的亮度不够,屋内的照片资料没有模糊化处理。最关键的是楼盘的名字还有错别字,很明显的疏漏。

周末的时候,工作人员来约带客户上门来看房的时间,问及给客户先看了VR吗?回答说不清楚。只要客户有兴趣,就带来看房,不管是有没有诚意来买的。一男两女上门后看了几分钟,很快就走了,也没有后来了……。买房是大事,得慎重,可以理解。但是能否看VR先呢?确实有意向的再带过来不好吗?尽量减少对三方时间的浪费?

第二天,中原地产联系上门来拍VR,又要走一遍前面的流程。具体上门的是2个95后的年轻人,想到和自己的侄子差不多的年纪,就多聊了几句,还送了他们一人一瓶喝的东西。走时也加了微信,便于后期的联系。说是锅2天VR效果出来后发给我看看。

2天后VR是发过来了,效果似乎不错,至少比前一家的效果好一点,但是楼盘的名字中有错别字。在我提醒后他们修正过来了。但是房产中介留下了工作不细致、不认真的印象。接下来的事就蹊跷了:那个95后的男性工作人员,频频发来无用的信息,无非是表示尽力推广的决心。客气地回应了几次后,再发过来的就是问是否寂寞的信息;我明确回应以后不要发和业务无关的信息;可是接下来发来的信息居然说要上门来陪聊,回他没时间再单独接待中介的人员,除非是和客户一起上门来看房的。这样明确拒绝之后,就改说上门来讨教经验,问有没有时间?当时我就在想,现在的房产中介人员没有门槛,也就等于没有素质了吗?所以干脆没有回信息。这样一来,确实没再来骚扰了。

估计是先前联系的这两家房产中介出卖了信息的原因,我的信息很快被各个中介掌握了。各种电话纷至沓来,不管是午休时间还是在深夜。打来电话的人,一开始也不介绍一下自己是谁?是干什么的?来自哪个中介,一开口就问及房子的情况,令人感觉十分的不专业。一个电话响铃59秒不接,立马换另一个号码继续,让人烦不胜烦。在这种情形下,尝试发个信息先不好吗?如果有意,如果方便,是会回复信息或是电话的。可是房产中介的人员为什么就一味地采取电话轰炸的方式呢?

更有甚者,直接跑到房外按门铃,我打开里面的大门,隔着一道防盗门问是谁时,也不说自己是哪个中介的,直接有要进屋的意思,耐着性子告诉她既然没有委托她所在的中介来卖,就不要贸然上门,让她离开。可是那个女孩却不依不饶,还是持续地按门铃,不得已再次开了门。女孩说她只是个打工的来博取同情。可是打工的就能在没有许可的情况下来私闯民宅,侵犯公民的休息权吗?是可忍孰不可忍!打电话投诉物业,保安没有业主的许可,闲杂人员是如何进入小区的?大堂的门禁又是如何突破的?随后关了门,也没有了一而再的这种上门骚扰了。

坐在书桌前强迫自己平静下来,脑子里却是很疑惑。现在的房产中介就是这样通过电话轰炸,信息骚扰,上门硬闯的方式来工作的吗?连楼盘名字都能有错别字这么低级的错误都能出现?专业性体现在哪里呢?用户体验又体现在哪里呢?期待房产中介的权威人士能给出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房产中介的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