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教你讲好故事,写好文章

虽说这个世界上的书有很多,但是得到大部分人认可、评分较高的书,都有哪些相同之处呢?

《像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这本书,初看书名,会以为这是一本解析托尔斯泰的小说的书,或者误以为这是托尔斯泰的粉丝写的书。但实际上,这是一本集合了英式幽默 、硬核毒舌、作家怪癖 、 文坛八卦的书,对于每一个想成为好作者、或者好读者的人来说,都会有所启发。

《狼厅》、《提堂》的作者希拉里·曼特尔这样评价这本书:无论对作家还是读者来说,这本书都像一个爱挑刺又毒舌的朋友。它充满了令人信服的例子和发人深省的陈述。你可能会同意也可能会反对书中的每一页内容,但通过阅读,最终你会成为一个更敏锐的作家和读者。

而畅销书《爱的四十条规则》、《伊斯坦布尔孤儿》的作者艾丽芙•沙法克,也对这本书给出了高度的评价:毕生致力于读书与图书事业的科恩,在这本书中慷慨地倾注了他的洞见、知识和智慧。这是一本揭示写作之永恒秘密的书,叙述动人,结构巧妙,向我们展示了最好的写作不仅是一门手艺或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纯粹的魔法。

《像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的作者理查德·科恩,曾任英国知名出版社哈钦森、霍德与斯托顿的出版发行总监,并创建了理查德·科恩出版公司,经他编辑的作品曾有多本荣获普利策奖、布克奖、科斯塔奖……超过二十本书曾位居英美各大畅销书榜单之首。此外,科恩曾担任两届切尔滕纳姆文学节主席,并以客座教授身份在英国金斯顿大学教授了七年创意写作课,他也为《纽约时报》及伦敦的主流报刊撰稿。著有《追逐太阳》、《用剑说话》等书。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独具慧眼的出版发行总监与金牌编辑的写作课。不管是为了讲好故事,还是为了写好文章,甚至是写一本好的小说,都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启发。

这本书中的内容,主要涉及如何写好开头、如何塑造令人难忘的人物、剽窃的三种形式、叙述视角的秘密、对话的艺术与技巧、讽刺的力量、如何用叙事抓住小说、写作中的节奏、如何描写性爱、审阅与修改。

本文主要讲解一下这本书中关于如何写好开头、如何塑造令人难忘的人物、叙述视角的秘密这三个问题。

1、如何写好开头

加拿大作家梅维斯·迦兰说:“写作就像谈恋爱,开头是最美妙的”,自然,文章的开头,也应该是最有吸引力的。

但是,开启一段恋爱是很困难的,写好一篇文章的开头,更难。美国才子罗伯特·本奇利为《纽约客》撰稿时,就一直为开篇发愁,几个小时过去了,只敲出了一个“The”还有“……去它的”三个词。

在《像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这本书里,作者主要介绍了三种开头:抓注意力、邀请式、诱导。

第一种:抓注意力。一般很多悬疑小说,都喜欢用抓注意力的形式,比如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就经常采用这样的开头。但是,非悬疑小说也可以用这种形式,典型的例子就是《变形记》。

格里高尔·萨姆拉清晨从令人不安的梦境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型昆虫,躺在床上。

作为一个读者,我的注意力立刻就被吸引住了,忍不住要继续往下看。

第二种:邀请式。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开头。

他是一位独自划小船顺墨西哥湾流捕鱼的人,出海已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有捕到。头四十天有个男孩和他在一起,但四十天一无所获后,男孩的父母告诉他,老人绝对是“salao”的,这个词是不幸中的不幸。男孩遵命离开,上了另一条船,接下来一周就捕获了三条好鱼。每天看到老人的空船,男孩感到难过,他总是去帮助老人拿盘区的绳索、渔钩、渔叉和堆在桅杆附近卷起来的帆。风帆上有用面粉袋打的补丁,卷着,看起来像一面象征着百战百殆的旗帜。

理查德·科恩这样形容这个开场:关于联盟和背叛的各种关系,海明威都在开场白里说清楚了,还包含了吊起读者胃口的小细节和体现声音的基调。

而对于读者来说,也是吊足了胃口:为什么老人一条鱼也钓不到?为什么小男孩离开老人之后还愿意帮助他?之后老人还能钓到鱼吗?

然而,虽然海明威写出了这么好的开头,但开头对于海明威来说,开头常常是个问题。

《老人与海》

第三种:诱导。典型的例子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虽然不太热情,但引人入胜。

要是你真想听故事,估计你想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在哪儿出生、肮脏的童年是怎么过的、父母做什么、我出生前他们过得怎么样,还有其他那些《大卫·科波菲尔》里面能看到的破事,不过说实话,我不想说那些。第一,说那些东西我嫌烦,再就是,要讲了关于父母的私事,他两准得气得要吐血。

这个叙述的声音,立刻确定了这个少年的性格:离经叛道、玩世不恭、满脑子都是血腥的想法,是个不同寻常的少年,同时,也是个可能会很有趣的少年。

不管是讲故事还是写文章、小说,能够第一眼、第一句话就吸引到读者的,肯定很棒。但是,如果只是为了吸引读者的吸引力而写,而与下文毫无联系,也不能算是一个好开头。

2、如何塑造令人难忘的人物

人们一致认为,令人难忘的人物是故事的内在属性。这里主要讲一下如何给书中的人物取名、人物如何出场(包括外貌)、怎么表现作者的想法。

关于取名,教师、言情小说家卡罗琳·朱厄尔在她的网站上称,取名要考虑三个 方面:这些名字在纸上看起来怎样、在脑海中出现怎样、大声说出来听起来怎样。

关于取名,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金庸的《天龙八部》中的采花大盗云中鹤这个名字。初听这个名字,觉得没什么,但实际上,这是金庸的表哥徐志摩的笔名,可见金庸对于徐志摩这个表哥的印象不怎么好,竟然还把表哥的笔名写成一个采花大盗的形象。

在取名这件事上,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我的大学同学,曾经将小说中的女主的名字,改成自己的名字。她说这样比较有代入感。

关于人物的出场,我举一个金庸小说中的例子——风陵渡口初相见,一见杨过误终生。光看这句话,我们就对杨过这个人的长相,产生了巨大的好奇心。

很多人在写小说的时候,会刻意描写人物的脸部特征,比如乌黑的长发、笔挺的鼻梁。但是,荷马曾这样描述海伦的美:当海伦进来时,元老们惊艳于她的美貌,纷纷起身。

没有对海伦的样貌做详细的描述,却比详细描述她的样貌,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关于人物怎么表现作者的想法,菲利普·罗斯提出自己的看法:

若将作者笔下人物的话语和想法等同于作者本人的话语和想法,那就“看错了方向”。与之相反,作者的想法隐藏在“他为人物设置的境遇中,在人物的对比中,在他们相遇互动产生的后果中——他们的态度、实质性和存在感都在各种微妙的细节中。

3、叙述视角的秘密

小说是否都要以主角的角度来写呢?答案是否定的。

有的小说,以第一人称来写,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有些小说,则适合第三人称。有的小说,则适合多重叙述。

第一人称叙述的经典小说,余华的《活着》绝对排得上号。用作者本人的话来说:

《活着》里的福贵经历了对于常人的苦难,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其他什么都没有;可是当福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讲述自己的一生时,他苦难的经历里立刻充满了幸福和欢乐,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还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孙,还有那头也叫福贵的老牛,还有曾经一些生活过的朋友们,还有生活的点点滴滴……

当然,第一视角,还有一种写法,就是多重叙述。比如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读的很多小说,就是运用多重叙述的写法,从多个人物的角度出发,完整地呈现一件事对每个人的影响。

而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则采用了第三人称的方式,生动的刻画了盖茨比这个人物形象,也让读者读到了逆袭的快感和梦想的热血。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阿加莎·克里斯蒂 的《无人生还》,这本小说堪称即使是福尔摩斯、柯南以及狄仁杰看见了,都完全解不了的奇案。很多人看完了这本小说之后,还是不知道凶手是谁。

于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原本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节,用凶手的视角 ,来写出小说的真相。这种第三人称+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产生了神奇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因为违背了“伦敦侦探俱乐部”的最后一条规则——叙事者本人一定不能是罪犯,差点被踢出”侦探俱乐部“。

《像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这本书的作者理查德·科恩本身就是一个出色的作者,同时也策划出版过很多的经典著作,可谓是博览群书。这本书糅合了他一生所学的精华,不管是对读者还是写作者来说,都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伟大作家的挣扎和成就。

由于本书的内容非常多,而且很有料,所以我的这篇文章只分享了其中关于开头、人物、叙述视角的部分。如果觉得本文的内容对你有用,可以阅读原书,相信会带给你更多的惊喜。

你可能感兴趣的:(《像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教你讲好故事,写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