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同时,人心却日益浮躁。
所以我们都说:有时候,脚步走得太快了,却让灵魂落在了身后,这并非是什么好事。或许,我们还需要一种力量,来牵住漂浮不定的内心。
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就具有这样的一种厚重与积淀,让我们时时反躬内心,踏实走好每一步。
那么,中华文化的精神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未免有些抽象。余秋雨曾说:“中国文化是奔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边的枯藤、老树、昏鸦”。我想,它是包容百川,也不会枯竭的。
学贯中西的文史大家许倬云先生,忧心于不少中华文明的丢失,于是,穷毕生之功力,在88岁高龄时,写了这样一本十几万字的小书,为我们阐释中国文化的精神。
将这么一个大的学术话题尽量浓缩,并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从普通民众安生立命、处世做人的原则来描述,非具有炉火纯青的功力、和阅尽人情世故的通透而不能。这或许也是知识分子的一种家国情怀吧。
许老认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是以人为中心。
中国的宇宙秩序,是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的。这个故事我们小时候就听过。在天地产生之前,宇宙还是一片混沌。而巨人盘古将手往上撑,于是有了天空;将脚往下跺,而有了大地。河流是他的血脉,草木是他的毛发,山脉是他的骨骼。
后来,又有了女娲补天,伏羲氏创造占卜、八卦等等有趣的神话故事。
在古人眼里,世界是阴阳平衡而不是对抗的。任何一面过强或过弱,都会造成整体的不平衡,进而导致灾难。
我曾经粗读过《易经》,虽不甚解,但犹记得在乾卦里有这样一句“上九,亢龙有悔”。意思是,任何事情,在达到巅峰之后,必然会走向衰退。因为,太过圆满,便再也无法超越。所以,做人要戒骄戒躁。
这种中庸之道,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也时有出现。比如“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人世间的事,要懂得适度。锋芒太露或欲望太强,未见得是好事。只有懂得知足常乐的人,才能得到永远的富足。细思之,不无道理。
而五行也是,它们是相生又相克的。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活体系。中医学以及烹饪学,就是根据五行的原理来掌握和调整互相间的平衡。
还有,被我们忽视了许久的二十四节气,如今,也因为网络的关系,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热潮,这应该是值得开心的。
想想,在以农业为基础的古代社会,人们根据节气时令的变化,做着只有相宜的日子里才合适做的事,这不仅仅是对大自然的一种尊重,也是人与环境最好的互动。
芒种时候,要及时插秧;清明时节,细雨纷纷;冬至里,则体会着骤然缩短的白昼等等。这些,都让人的内心更加敏感和柔软。
应季而生的农作物和水果,自有一种鲜甜,这是大棚里所育出来的食物所无法比拟的。孔子不就曾说“不时,不食”嘛。应季的果蔬,最适合人的脾胃,也最具有营养。不像当下,在任何的日子里,我们都可以借助科技,吃到任何我们想吃的东西。这,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呢?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是由血缘,信缘与地缘三种关系网络交错而成的。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生命中有两条平行线,一条是对生命的延续,另一条就是对过去的忆念。这种关系,哪怕是生命归于尘土,也依然存在而不会消失。所以,中国人行事做人,讲究上要对得起列祖列宗,不能辱没了祖先的名声;下也要对得起子孙后代,要为千秋万代造福。
生和死不是割裂的,而是连续在一起的。将一代又一代的生命串连在一起,才能慎终追远。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同心圆,根据差序格局而排列。具有血缘关系的人,位于圈子的最里层。由内往外,依次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决定。这样的圆圈,让处于圈子里的人,即使没有法律的制约,也能自然地被约束。遵循相同的标准、习俗以及荣辱观。
中国文化,也许不像西方文化那么讲求效率,却能让人的内心更感到平和与宁静。我们今天来重温它,也是希望,能藉此摒弃一些急功近利的思想,获得更加稳定、持续的一种内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