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书话 9 (明清) 2014-03-17

陶琰(1449-1532),字廷信,别号逸庵,[明]平阳府绛州城内陶家巷人,少时聪敏,乡试第一。进士出身,官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琰性清俭,饭惟一疏。人称“青菜陶”,每到官及罢去,行李止三竹笥,人称“陶三杠”。琰多有书函教导儿子陶滋,同乡韩霖汇编为《诫子书》,入《二老清风》一书。“二老”指陶琰与韩重,即绛州人美誉之“陶韩二尚书”。

何东序(1531-?),字崇教,号肖山,[明]猗氏人。嘉靖32年进士。尝守徽州,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母丧,千里徒步归,庐墓三年。复起,以忤高拱归田,几四十年,始卒。著《益智兵书100卷》、《九愚山房97卷》、《佐右集》等。喜书,家藏甚富。官至副都御史。

梁纲(1552~1567),字正夫,号承齐,[明]稷山城关人,嘉靖年间著名书法家。祖父梁溥曾任南京国子监学正并秦府长史;父梁格任济阳知县、南京兵科给事中,有《窥易集》、《四书古义补定》。其兄梁纪、弟梁维均有所著,兄弟三人时拟“河东三凤”。

梁纲历官户部主事、河南副使、迁湖广参政,后辞职归乡侍母,旨请友荐均不出,日读写于“知止轩”书屋。所著《高梁生集》计13种210卷。梁纲喜临池,大小书法俱精,匾榜碑版,照映汾、晋,有“神笔梁纲”之称,稷山县博物馆保存其《重修稷山城碑记》一通。

韩霖(1596?-1649)字雨公,号寓庵居士,教名多默,韩重之六世侄孙,[明]绛州城内人。尝从“明末天主教三大柱石”之一的徐光启学兵法,学铳法于高则圣,以兵学名闻当世,著有《守圉全书》、《慎守要录》、《炮台图说》、《神器统谱》等兵书,务为当世有用之士,惜未及一试,遽以避寇山堡,遇难死。文章气势磅礴,书法效东坡和南宫,为人所喜爱。 

其兄云,字景伯,少亦受业于徐光启。泰昌元年(1620)年底,明末著名耶稣会士艾儒略应韩云之邀赴绛州宣教,韩霖一家均授洗奉教。

吴雯,生于清顺治元年(1644),卒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字天章,号莲洋,又号玉溪生,清初著名布衣诗人、书法家。吴雯原籍奉天辽阳,顺治七年(1650),其父吴允升履蒲州学正,遂举家移居蒲州。吴雯诗才特超妙,王士禛称之为“仙才”,又在《分甘馀话》中云:“余与海内论诗五十余年,高才固不乏,然得髓者终属天章也。”赵执信称吴雯诗为“千顷之波,不可清浊;天姿国色,粗头乱服皆佳,其乡自元遗山后一人而已。”朱彝尊称其“三晋风骚杂伪真,遗山没后更无人。”在山西,吴雯与傅山有“北傅南吴”美誉及三晋“二征君”之号。乾隆四十三年,翁方纲整理编成吴雯诗集《莲洋集》,其中论书评帖的诗几乎占到十分之一。 吴雯楷法古雅,师法柳公权,清代诗人王苹称其书颜柳戈磔;吴雯行草书得王大令风格,淡墨斜行,萧散有异趣,是有名的帖学大家,被同时名家陈奕禧引为同调。清初山西书家,傅青主之后,吴雯“一人而已”,颇有盛名。吴雯的字在家乡流传不少,时有民谚称“家有吴雯不算贫”。




乔学尹(1690~·),字莘庐,[清]山西临猗人。康熙进士,授编修,历任福建布政使,湖北布政使,山东布政使,太仆寺卿。

崔景仪(1759—1814)字云容、一说曼亭,号一士,[清]山西永济人。乾隆进士,官至荆州知府、河南按察使。工书。王文治在潜江期间,崔曾上门拜访,共话“无生”,并索题画,王文治应嘱题云:订交年共少,日见鬓皆秋。宦兴随云出,烟峦入梦游。清词续淮海,重望是荆州。画里披襟处,风光宛庾楼。 君过扬子渡,就我话无生。我住潜江上,邀君饱菜羹。老知禅味永,静觉世途平。岭外天绅挂,潺潺到耳鸣。(《梦楼诗集》卷二十二《为荆州太守崔五曼亭题望岫息心图二首》)

宋葆淳(1748--?),字帅初,号芝山,晚号倦陬,[清]山西安邑人。乾隆举人。官隰州学正。性傲岸,游迹半天下,所至以诗画史,长于金石考据,善鉴别,隶、行、楷,皆入能品。工画山水,得北宋人法。亦工篆刻。与著名藏书家鲍廷博、厉鹗等人交往颇密,曾家藏有元代郭畀《日记》手稿本真迹4册,被奉为“海内尤物”。父宋鉴,曾任鄞县知县、南雄通判和澳门同知,告老还乡时,行李中惟有图书数千卷而已。他继承了这些藏书,又多加鸠集,藏书益多。藏书印有“宋葆淳印”、“之山”、“宋氏帅初”、“倦陬”、“葆淳”等。后客死于浙,年七十余。

附宋葆淳画作

阎敬铭(1817年-1892年),字丹初,陕西朝邑县(今大荔县)人,曾侨居永济虞乡屯里村。道光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理财有道,有“救时宰相”之称,卒后追赠太子少保。他任山东巡抚期间,告病回乡休养,侨居永济屯里村,曾设学堂收徒讲学。

娄道南(1823-1900),字丙青、炳青、丙卿,号简斋,万荣县南张乡西张瓮村人,咸丰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签分直隶武邑知县,后调知曲阳县。后不满清庭腐败,挂印返里,主讲平阳太平书院、河津龙门书院。通经史,工书法,主纂了《太平县志》。

    王炳奎,【清】蒲州府荣河县人,光绪二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善书法。


王文在(1834-1889),字念堂,号杏坞,稷山县坞堆村人。 二十九岁保和殿复试一等第一名,钦点七品京官;三十五岁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钦点翰林院编修。历湖南大主考、湖北学政。自中探花后,主要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主讲河津文清书院、河东书院以及晋阳、令德堂书院十余年。书法笔功尤精,慈禧太后赞其“文冠七品,笔压三班。”

杨天霖(1852)—?),【清】蒲州府万泉县高村乡冯村人,光绪十二年进士,补翰林院编修、英武殿纂修、协修等职。

杨殿栋(1856—?)字松生,【清】河津(今万荣县上井村)人,光绪丙戌武进士,官(慈禧)御前侍卫。工绘画,书法学颜鲁公,今晋南一代多其书画遗迹。

解荣辂(?—1920),字子仁,山西万荣县(原万泉)北牛池人。同盟会会员,光绪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检讨,留学日本学习政法。1906年任山西大学堂监督,后任山西省教育司司长、民国教育司司长、榆林道尹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河东书话 9 (明清) 201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