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问这样的问题:什么才是经典?
不用着急回答,你来听这首歌。
这是人人都熟悉的《友谊地久天长》。
这首歌原本是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 1759-1796)的一首诗,颂扬真挚持久的友谊。
彭斯生活的时代正是我们的乾隆年间。
谱曲的是谁,已经不可查。但是这首歌传遍世界各地的时候,是在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
在1940年翻拍的美国电影《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采用这首歌作主题曲,它的主体音乐在片中出现了七次。随着这部经典的爱情悲剧,这首歌风靡全球。
那个时候,中国很多电影几乎都同步于北美。
就是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
这首歌再次在中国大陆民间广为流传的时候,就几乎是电影《地久天长》中的背景年代了: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而且不仅是在大陆。在香港,汪明荃唱过,谭咏麟的温拿乐队15周年的时候也演唱过。
如今《友谊地久天长》成为中国首部同时拿下影帝影后桂冠的电影《地久天长》的推广曲。导演是一种坚持拍摄文艺电影的王小帅。
演唱者就是片中主角耀军夫妇失独后领养的儿子,王源扮演的,就是TFBOYS中的那个酷酷的小哥。
这个2000年出生的少年现在还不到19岁。
有人说他的演技太差了,和老戏骨们比起来,太过单薄平面。可是片中的角色就是那么个叛逆形象啊,可供他发挥的空间也不大。
尤其是反映失独的《地久天长》是拍给谁看的?难道仅仅是走过那个年代的那些人吗?
如果不需要现在的消费主力90后、00后们去看去了解去理解,怎么会有明天。
用更受中学生喜爱的偶像王源来扮演这个角色,不是更有利于年青一代对时代的认识吗?
我们不能一边在感怀伤古,一边又在痛骂年轻人不懂珍惜,我们应该给他们机会和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演绎和欣赏。
《地久天长》不是一部煽情的电影,相反它很克制。
这一点在女主角王丽云听到下岗名单里自己的名字时,默默无语地两眼泪。
之前配合国家政策拿掉了二胎,还因此当上先进,却转眼在“工人要为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的“号召”下黯然离厂。
它更聚焦的观众是经历过普通中国家庭经历的三十年变迁。一代人看自己来时路的电影。
电影的时长针对习惯了超英节奏、玛丽苏剧情的年轻观众来说有些难耐,可是如果你真的听懂了那句台词的话:时间已经静止,现在我们就是在慢慢老去。
《地久天长》的男一号王景春,不如王千源的戏运。
同样作为东京电影节影帝,王千源靠《钢的琴》咸鱼翻生。
可是2013年王景春以《警察日记》获封东京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后,直到靠《地久天长》夺得柏林电影节影帝,很多人仍然以为他是演《疯狂的石头》中的道哥刘桦。
这些年他一直在演一些小人物。
例如去年张艺谋电影《影》中的沛国奸臣鲁严。
片场三位东京电影节影帝聚首(张艺谋、王千源、王景春),他虽然星光最弱但是毫不逊色的那个。
作为陆毅的上戏同班同学,大器晚成的王景春,已经是中国首位“双A影帝”(东京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同属国际A级电影节)。
在柏林的领奖台上,他在感谢了导演、搭档以及剧组后说,我想对我在天堂的父亲说,好久不见,老爹。我也要把这个奖给这个女儿,让我知道做父亲多么美好。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地久天长”。
即便是得到了柏林影后,大陆第二位三大电影节的影后(大陆第一位是巩俐),咏梅的微博粉丝依然不到6万。
玩微博的不一定会喜欢看这部电影,喜欢看这部电影的又未必会玩微博。
她领完奖回国继续去上瑜伽课,一个学员小声对她说,恭喜啊。咏梅赶紧把手指竖在嘴唇上,“嘘——不要说”。
还有人告诉她,以前只知道你是个演员,现在终于知道你叫啥了。
但是对许多人来说,可能转瞬就会忘了。拍《地久天长》前差不多三四年间咏梅几乎没接过戏,不是没有剧本。
对于在《中国式离婚》后火起来的她来说,对剧本的“洁癖”源自父亲带给她的人生观:“日进一斗米,夜睡八尺床”,接连不断的邀约让她忽然觉得不断在增长的欲望可能随时会吞没自己。
于是她选择把手机设成呼叫限制,只能接发短信,自己掌握着是否合作的主动权。
这也是咏梅第一次担任电影女主角,出演时已经47岁。
作为非科班出身的演员,一座柏林影后的桂冠,已经证明了她的实力。
但是在和大魔王布兰切特差不多的五十岁上下的年纪,不用说梅里尔·斯特里普、朱莉安·摩尔、海伦·米伦了。在国内,这个年龄段的无论多大牌的女演员几乎都面临着只能上上综艺,却无戏可演的尴尬境地。
不管是刚出名的咏梅,还是成名已久的徐静蕾、袁泉、赵薇、俞飞鸿、陈数,甚至是去年才演了《如懿传》的周公子周迅,尽管她们都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又都善于通过表演来表达。
可是大陆的荧幕也好,银幕也好,宁可要一张张年轻的假的令人恶心的网红脸,每一张脸上都木然地看不到标签,却又写满了欲望。
得奖后的咏梅也没有太大变化,还是静静地回到瑜伽馆上课,还是拿着只能接发短信的手机,过着自己随意支配的生活。
欲望太多往往不是好事,节制的人生是种享受。
她的老公也差不多如此。
这次获得影后了,我们才赫然发现咏梅是谁,她的老公是谁。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其实在二十七八年前就见过咏梅的脸了,当然那是一张满布胶原蛋白的俏脸。
可是在制作得有些土的MV上,我们有点领略不到她的风情。
但是那个MV的影响力太大了。它就是窦唯的黑豹的《Don't break my heart》。那里面那个女孩就是年轻的蒙古族女孩咏梅。
那时候她还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学,闲散时间凭着不俗的长相和气质零散地接一些MV拍摄的活儿。
她现在的老公当时就在黑豹乐队中,那时他是键盘手,他就是栾树。
在《无地自容》火遍全中国的时候,窦唯已经离开了黑豹,主唱就是栾树了。
他是唱歌出身,早期靠翻唱齐秦歌曲出道。
可是他后来迷上了马术,因为演出的时间和比赛的时间冲突,于是他选择离开了黑豹,在北京西面荒寂的马场待了七八年,还真就拿了一个全运会的马术冠军。
再后来又回到音乐圈主要做幕后配乐工作。冯小刚的多部电影配乐都是他,《非常勿扰》《私人定制》《芳华》等等。
包括《非诚勿扰II》那首感人至深的片尾曲《最好不相见》。
关于栾树和窦唯,还有另外一段狗血的八卦。那就是中国娱乐离不开的王菲。
栾树就曾经是王菲的男朋友,后来她的爱情转移到了窦唯身上。《黑豹2》里的《美丽的天堂没有悲伤》就是他写给王菲的,或着说写给他自己,写那段结束了的感情。
《地久天长》的英文名是《So long,my son》,很多人认为这是超越了中文名的一个片名。
确实,如果从电影情节上来说,这个英文片名真的是精准地抓住了电影叙述的主要内容。
可是如果跨越了单个个体的生活细节,我们会发现《地久天长》有更多表达更多内涵更多的理解和想象空间。
我们过去总认为“伟大”只能是用在伟人身上的。中国人习惯这个词坠落凡尘差不多是在NBA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吧。
那时候的《体坛周报》上在复盘比赛时经常会用这个词,来形容球员的某些个经典瞬间或某些在球队中不可或缺的球员,例如乔丹,例如最后35秒狂夺13分的麦迪。
对于我们来说,从开始的震撼到习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来领悟,其实“伟大”可以存在每一个普通人身上。
就像《地久天长》中王景春饰演的耀军。
他在电影中不过是最平常不过的一个小老百姓,但是对于他的妻子来说,他是伟大的丈夫。
电影上映时剪掉的丽云自杀前给丈夫写的信,如果你读懂了,就会领会耀军的伟大。
王景春演得真好。
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的时候,你的内心已经兵荒马乱天翻地覆了,可是在别人看来你只是比平时沉默了一点,没人会觉得奇怪,这种战争,注定单枪匹马。
这种单枪匹马你理解了,就是地久天长。
喜欢网友对《地久天长》的这个评价:不动声色的好。
片长近3个小时,需要静静地慢慢在影院观看、体会。
如果你感到难耐也很正常。
我也知道你始终是想让我说出这个电影到底好不好看。
昨天是中国当代最伟大诗人海子的生日,明天是他去世三十周年忌日,我们只能拥有今天。
所以我愿意以海子的《以梦为马》作为结尾:面对大河我无线惭愧,我年华虚度,空有一身疲惫,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岁月易逝,一滴不剩。
静水流深。
这就是《天长地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