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收藏

福生于清俭。德生于卑退。道生于安静。命生于和畅。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过生于轻慢。罪生于不仁。

          ---节选自道家经典《吕祖修养经》

用网络的方式对逝者的纪念,增加了仪式感,也增加了人们对逝者的缅怀和对生命的珍重。生命需要仪式来渲染它的短暂和不凡,这样我们才更能坦然面对人生。

自古以来,先生、老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崇高职责,是所有文明得以延续的“传道士”,十几年前,我们还亲切地尊呼他们为“辛勤的园丁”。

而巴乍的经历,则反应了授业的最本真途径是,身教重于言传!

学生们年龄虽小,但眼睛是雪亮的心思是通透的,跟他们讲大道理,他们或许是懵懵懂懂,但巴卡老师对母亲的不离不弃、悉心照料,却实际演示了什么叫“孝敬父母”,什么是“感恩”,什么是“爱”!

当我们认为是别人给自己带来痛苦的时候,

我们可以看看佛陀的智慧开示,

原来别人的“垃圾”只要我们自己不接受,

那“垃圾”就无法到我们身上,

所有的烦恼和痛苦,

都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心中

接受了贪嗔痴慢疑的结果。 ​​​

——生命觉悟之路

我们的烦恼很容易感受得到

而我们的贪嗔痴却难以察觉

因为烦恼是贪嗔痴相续不断的结果

而贪嗔痴是烦恼的来源

果实我们容易看到

而形成果实的条件

却常常被我们忽略掉

感恩上师

——生命觉悟之路

我们一直是“我执”的奴仆

一一太桥旦曾堪布

凡夫有一个很糟糕的习惯,

就是自以为是。

我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

跟自己不同的言行和想法都是错的,

这就是“我执”的一个突出特征。

我们自以为是的时候,

说明我们的“我执”正在当家作主,

而且我们还在努力地保护它、培养它。

由于我们对自我的保护,

从无始以来就习惯于执著自我,

过分珍爱自我,

所以哪怕别人对我们提出一点点的意见,

我们都会不满意。

当别人对我们有一点点议论的时候,

我们就会生气,

内心会对对方不满甚至有敌意,

即使别人真的看到并指出我们的缺点时,

我们也会抵触,

因为我们已经习惯把自己的缺点当成优点了。

生活中,我们常常犯两种错误:

第一、我们习惯于议论他人是非,

观察他人缺点,同时拒绝承认他人优点,

甚至会进一步生起嗔恨、我慢、嫉妒

等种种烦恼来排斥他人;

第二、潜意识中,

我们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是完美的,

无论出现怎样的状况,

我们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这些就是在无明和我执

强而有力地推动下的产物。

我们不仅把自己的缺点当成优点,

而且还固执地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所以谁都无法破除我们这种不正确的观点,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够,

无法彻底认清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

不要把自己的缺点当成优点,

要时常观察自己的缺点。

当我们遇到恶缘时,

先别急着埋怨别人,

先要检查自己的问题。

这样,“我慢”才会慢慢降低,

才能进一步摧毁“我执”。

我们考虑事情不能总是

从自己优点的角度出发,

实际上我们什么优点也没有,

有的只是“我执” 。

无始以来,我们由于无明等原因,

不仅把自己的优点当成优点,

还会把自己的缺点也当成优点来对待。

无论我们处于何种地位、担任何种角色,

哪怕仅是有人用一根手指指着我们,

我们都无法坦然接受。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的自我保护、

自我认可的意识太强烈了。

我们毕竟是凡夫俗子,

我执一定是有的,不然我们早就解脱了。

作为一介凡夫,修持佛法当然能减轻我执,

如果在为人处世的时候能够特别大公无私,

常常去服务他人,愿意为社会做贡献,

这也是减轻我执的一个重要方法。

我们一直习惯于珍爱自己,

或贪执对自己好的人,

厌恶对自己不好的人,

不是贪执就是嗔恨,或者是愚痴,

不仅在贪嗔痴中虚度了人生,

还要在贪嗔痴中饱受折磨,造下很多恶业,

这些的罪魁祸首都是我们自私的心。

所以,我们要从无私开始,

破除自私之心,发起无上的菩提心。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我执”的奴仆,

手里的枪一直瞄向外境,

把“我执”保护得完整无缺。

现在学佛之后,

佛陀提醒我们要调转枪口,

瞄准“我执”这个真正的敌人。

唯有无我的般若智慧,

才能彻底摧毁“我执”。

摧毁“我执”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如果只是整天坐在佛堂里,

躲避着那些对我们不好的人,

然后点起灯,烧上香,

面带微笑地念经持咒,自以为是在修行。

然而实际上,

我们的“我执”仍然很健康、很强壮。

这样表面上的修行,

实际是在滋养更坚固的“我执”。

如果一个修行人任何时候想到的都是自己,

那就说明他内心的我执非常强烈。

我执有没有增长、有没有减少,

并不取决于外在的变化,而是在内心中,

在为人处世、接人待物的一举一动中。

817997

...十一盏烛火依次亮起,填满了整座焚心阁。影子消失了。“你满意了?”老人嗤嗤的笑。他没有说话,抄起椅子用力砸向阁中一角。支离破碎间,四敞大开,漆黑饕餮着光阴。黑洞中似乎酝酿着温暖的归属感,那感觉令他反胃。重力撕扯着内脏,痛感从未如此真实,碧海潮生,黄沙万里。“老夫是否告诉过你,这儿曾叫明月阁,是天下最好的观星台”。仅一个瞬间,佝偻的影子似乎不再佝偻,烛豆倒映在老人眼里,折射出启明星般的模样。不过是海市蜃楼罢了

          ——《焚心阁篇》

修行与感应

修行不要太执著有没有感应。对待种种感应的现象,一定要用平常心平等看待。如果不断去追求感应或神通,贪瞋痴会越来越多,根本地失去菩提心的话,就会往下走入三恶趣了……

红楼梦——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雁子楼,一团团,逐队成逑,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她写柳絮,怜它韶华却白头。在这无根漂泊之物上,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她不过是在空缱绻,拼命想留下自己的位置,却无力回天。她把哀怨和忧伤以及对未来不可知的恐惧都藏在她的诗里,像一个流浪已久的孩子,渴望在那里找到永久的归宿。她的哀怨让她不可能发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豪言壮语,寄人篱下的苦楚让她纵使满腹才华却也不得不收锋敛芒,步步小心,时时在意,连饮茶的习惯也悄悄改过,随了贾府的成习。

她葬花的锄,埋错了千年的心事,来生的轮回是否能忘了悲伤。前世她是三生石畔的一株草,他是无心路过的神瑛。这一世她是潇湘妃子,来还他的一水之恩。也许她并不知道这只是一种造化的手段——残酷得太过真实的手段。

一次闭门不纳,晴雯一次懒待开门,宝钗却出来了,黛玉此时躲在树影里看着,她望了望再次关紧了的门,她敏感而脆弱的神经,怎么可能受得了这样的冷落。她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一点点的眼泪,写就了的葬花吟的悲伤,“未若锦囊收艳骨,一胚净土掩风流。”

“缙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当宝玉无心念出这几句诗。她却慌忙拿话支开。也许她早已料到,他们的故事最终只能剩一声 卿何薄命 的感叹。她害怕,却也无可奈何。只能远远地避开不提。宿命的安排她只是一个过客啊。

她辛苦地活在那本不属于她的年代,她的见识不流于俗,心思细腻如尘。大观园四季如春,在她眼里却只是一座愁城。风过处,落红成阵,杨柳带愁。在旁人的眼里她是一个爱哭的女子,众人渐渐对她的眼泪习以为常,任凭她坐着暗自垂泪。那个大观园里,无人是她的知己。只一个宝玉,会随她一道葬花,一同读《西厢》。于是当她听到宝玉愤愤地向湘云说道:林妹妹从不说这样的混帐话。她才又悲又喜,又惊又叹。暗认他是个知己。只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他们的爱情是不可能有结局的。象宝玉,他不想走出他的女儿国,想一辈子沉浸于花开花落,为他所称道的那片美丽而守。而对于黛玉,这是她万万不能妥协的。由此也注定了“木石前盟”无可挽回的悲剧。

她用一生的眼泪诉说了一个世外仙姝偶落人间的故事,一个让万世为之感伤的红楼一梦。那些繁华富庶,珠光宝气,转眼间便零落成泥。潇湘妃子,绛洞仙主,已是几时的陈年旧事。当他们已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只剩那本不属于她的眼泪。只剩“落了片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的苍凉。

今天终于吃了一口米饭。真香,真好吃

@众位大德师兄

三个学修检验题。通过学佛。

发现了什么?

得到了什么?

改变了什么?

现代人对孩子有意识的怜悯可能隐藏着无意识的仇恨。

修行之要

不在于自己学到多少

更在于自己改变多少

学到的再多

然而却没有用佛法改变自己

那都是徒劳

感恩上师

———生命觉悟之路

“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托尔斯泰

做好自己,是一個修行的過程!

[爱心]这堂课欠缺的还有很多  台下付出是积累的过程 展现出来是最终的结果 下次会更好~没有遗憾 会准备越来越充分谢老师们的指导性建议 受益匪浅[玫瑰]

0-30的白细胞参考值 能飙到262.7??大哥 你当飙车啊?这年头,希望自己有铁打的身子。身体好 比啥都重要 保温杯里放枸杞吧咱。还有!病了的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这水真的是万能的[爱心]

All things bright and beautiful❤

"做最好的我,在我最好的方面。"

孩子们都是善良的,但是正是因为这个年龄的血气方刚,也造就了他们易怒冲动的性格特点。每天面对这群孩子们,更多的也是在探索他们的心理和做事态度。也许他们不是学习最优秀的,但是也应该要做品行上可以承担社会栋梁的人。

人活在世界上,重要的是爱人的能力,而不是被爱。我们不懂得爱人又如何能被人所爱。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作者:释学山

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影像。万物虽然各有姿态,各有不同,但是本质没有差别。一个见到实相的人,看不到任何有问题的事物,一切在他眼里都是完美的、圆满的。所以六祖大师说,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正是因为通达万法如梦幻,所以才平等完美,法法清净,物物圆满。

六祖大师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不见世间过,并不是消极的接受与被动地忍耐世间种种事物。消极地忍受世间过,那是常人待物的态度,那样并不能消除因为忍受而带来的苦恼。不见世间过,也不是不去见世间的一切过失、逃避世间,更不是见到世间有各种的不平等、不完美,然后去原谅它们、理解它们。而是如实知、如实见一切都是自心完美的体现;而是根本见不到世间有任何的过失。为什么见不到有任何的过失?因为见到了真实,见到了心,见到了本性。什么是本性?一切的一切,都是本性。没有自他与主客,没有什么不是本性,就像大海里的每一滴水,没有一滴不是大海;就像镜子里的每一个影像,没有一个不让你看到镜子。本性圆满,所以一切的一切都圆满。如果看到不圆满,那一定是把现象与本体割裂开来,着在了现象的差别中。

你无法把世间万物和本性分开,你也找不到离开世间万物独存的真性。只不过,大多数人因为看不到真心与万法不一不异的关系,迷在了差别的万象上,错失了本体,只关注镜子中的影像,而忘了所有的现象都是同一面镜子上影现的,所以才有了分别、是非、好丑和批判。有了分别和批判,就会有不完美,有了世间过,有种种的烦恼、痛苦和爱憎。

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他关注的不是世间万物的表象,而是关注自心,关注本体。他站在本体和真实的角度看待世间的一切。说他不关注世间事物,并不是说他否定或畏惧世间事物,而是他不会迷失在世间事物的差别上,不会执着地分别那些事物的好坏,让自己活在烦恼中。他不会忘失一切事物都是圆满心体的圆满显现。如大小水银,颗颗皆圆。他知道,心若不异,万法一如。一如者,一切皆美。

缘起咒可以清净不好的缘起。一切都是缘起,我们的缘控制着我们。我们创造缘,我们也依赖缘。缘有些是好的,有些是非常不好的。无论做什么有个好的缘起特别重要。比如,我们平时观修的时候,或者念诵经文、仪轨、咒语的时候,如果有不好的念头,有不好的缘起,不但没有功德,还会对修行造成障碍,也就不会有成就和效果。念诵缘起咒后,就可以把那些不清净、不好的念头、想法都变成好的缘起,所有不好的缘起都能消尽,一切都会吉祥、圆满。缘起咒的内容也包含了所有佛法的内容,功德特别大。

每每梦醒,无论好坏,诵读三遍,可增福报。

缘起咒是一切善逝的法身,谁见缘起即见善逝。哪怕是将它放在油柑子大的小塔当中,今生中也能生起梵天福德。持诵一遍此咒能清净一切罪业,平息,遣除一切违缘。如果观想任何事物而诵,相当于造佛像或佛塔。

若观想任何供品而诵,则等于供养遍满世间界的供品。如果恒时念诵,则圆满一切心愿,任何损害也不能侵害,完整受持一切正法。如果诵十万遍,那么将如愿实现一切所求之事。在它的各种事业仪轨中也有宣说。大圆满系解脱咒中说这也是能获得化生安住相续解脱的心咒。总之,一切如来得手印,犹如诸法的生命一般,功德不可思议。这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的《净除业障百咒功德》中宣说的。愿一切善妙吉祥!

成为佛祖,不如成为自己

作者:释学山

我们不必成为大师之后才能享受解脱、清净和自在。相反,更多时候,我们接受自己是一个凡夫、一个平常人、一个普通人,一个或者聪明一点,或者笨拙一点,或者是男,或者是女,有了这样的心态时,更能让我们趋向解脱、清净和自在。但是,因为有的人天生福报、善根、因缘具足,表现出了一种超越于常人的洒脱和自在,集各种美好于一身,就引起了很多人的羡慕和向往。

有这种向往很正常,毕竟大家都想活的潇洒和圆满,但是,潇洒和解脱在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物上,有着不同的表现。对于佛来说,威仪庄严,慈悲智慧,清净无染,那是佛陀的洒脱;对祖师来说,任运不拘,随性而活,天真自然,是祖师的洒脱;对一个跳舞的人,忘我专注,身心合一,是一个舞者的洒脱;对一个少妇,含羞温柔,或者泼辣火热,是少妇的洒脱;对一只小狗来说,欢蹦乱跳,摇头摆尾,是小狗的洒脱;对于树,静默安详,挺拔直立,是树的洒脱;对于花,芬芳馥郁,娇艳欲滴,是花的洒脱。每个生命形态,有每个生命形态的美和洒脱,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气质与可爱,万物各有其态,不必相似相同。

我们关注的往往是事物的表象,执着于要成为某个样子,或者说,我们关注的对象完全搞错了。

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自己如何清净和解脱,在这个基础上,尽量接受和欣赏其它生命的美好。清净和解脱很简单,未必是我们在别人身上看到的那样,别人有别人的洒脱,他有他洒脱的样子,但是,那样的状态和洒脱,放在你身上,可能就不是洒脱,而是搞笑了。色类各有道,互不相妨扰。你要活出你自己的洒脱和样子来。这样,你修行的方向就没有错。如果你一直想成为某位老师的样子,你想成为六祖、达摩,或者你有更大的野心,想成为释迦牟尼佛,你一定是脑子进水了。这就好比一只猫非要像狗那样叫,会把人吓死的。苹果想变石榴,怪怪的。鱼就是鱼,你就是你,你永远也成不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佛陀和所有觉悟的人,之所以是佛陀和觉悟的人,他们只是成为自己,并且教导别人也成为自己。但是我们习惯了羡慕别人,习惯了想成为别人,贪求高大上,所以变得既不能成为别人,自己也不是自己。讨厌自己,不接受自己,整天的想改自己,是所有人的通病。你又不是劳改犯,为什么整天神神叨叨的改啊改啊的。每天老想着悟道、开悟、见性、成佛,时时刻刻活在妄想里,不知道自己本来就是活佛。

一旦我们从对这些千差万别的表象的执着上离开时,心甘情愿做一个平常人,做一个凡夫,做好自己,接受自己,那就与道近了。一切烦恼的人,都是因为不肯做自己,想去做别人。你什么时候见过万物有烦恼?万物只是做自己。

某些时候。比起煞费苦心的运筹帷幄 。不如毫无意识得顺其自然。或许带来的不是想要的快乐。但一定不会悲伤。

当菩萨看待生命的时候,

他不是只看待这一世的生命,

而是去看待

过去和未来所有世的生命,

所以就像是这样的,

菩萨接受了一个工作,

让众生解脱,

所以当菩萨去世的时候,

他的工作并没有结束,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在下一世继续工作了。

——宗萨钦哲仁波切

内心常清静,

人生常自在,

不为境而生,

不为执而活。

[太阳]早安吉祥[太阳]

如果我们内心能像这地面一样干净,烦恼就不会太多了。[月亮]晚安

无缘慈悲大海观世音,

无障智慧总主文殊师,

破除一切邪魔密藏主,

雪域圣哲之首宗喀巴,

洛桑扎华我向您祈祷,

加持心事如愿得成就。

顶礼宗喀巴大师玫瑰]

晚安亲[月亮]

人生当中,唯有信仰、满足、欢喜、惭愧、结缘、平安、健康、智慧等,才是真正的财富,才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踏实与充足。心决定性叫心性,性决定命叫性命;

命决定运叫命运,运决定气叫运气;

气决定色叫气色,色决定相叫相貌

。很多人在烧香拜佛的时候,

内心深处都有与诸佛菩萨做买卖的想法——

我给你烧一炷香,你要给我多少利益,

否则我就不给你烧香。

但有时候细致想想,我们太愚蠢了。

不要说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

就是在天界外围生长的一朵野花,

人间最好的工匠也无法雕出它的精美,

无法制作出他的香味。

我们在诸佛菩萨面前烧香,

并不是诸佛菩萨缺香啊!

西方极乐世界的味道比人间好得多,

更何况我们现前的香里还掺了很多化学品,

我们人尚且不喜欢闻化学香味,

怕有毒伤害自己

我想没一个诸佛菩萨

会因为喜欢我们烧的有毒香而降临人间。

我们烧香的真正目的,是依此善缘,

清净自己的罪业,增上自己的福报,

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而不是交易。

普巴扎西仁波切

#佛教智悲愿行[超话]#

索取的人都很烦恼的。而付出的人则会安住在充盈、具足的这样一个起步上,源源不断地给人支持,给自身与他人带来轻松、喜悦。

苦与乐是自己选择的,你愿意选择哪一个呢?[呲牙]

我们把自己看得如此严重,重要得有点可笑了

一一佩玛.丘卓尊者

生命的真相:无我

生命的第二印记是“无我”。

这两个字很容易造成误解。

它们并不意味着我们从此就消失不见了

——或是从此丧失了人格。

无我指的是我们那坚实的自我感

和自他的分别心,

乃是一种狭隘得令人心痛的错误概念。

我们把自己看得如此严重,

在自己的心目中,

我们确实是重要得有点可笑了。

自我重要感犹如一座监狱,

将我们束缚在好恶的世界里。

我们最后一定觉得

自己和周遭的世界简直是乏味透顶。

我们会感觉极度不满。

这时我们有两种选择,

其中之一是把一切事物都当真,

另一个则是不当真。

我们要不就接受自己对现象的固着看法,

要不就开始向它们挑战。

根据佛陀的主张,

如果能训练自己保持开放及好奇——

消融掉我们和世界之间的那堵自造的围墙

——才是最能善用人生的一种方式。

以最平常的话来说,

无我是一种富有韧性的统合感。

它显示了追根究底的精神、

高度的适应力、幽默感和游戏的精神。

那是一份能轻松面对未知的能力,

一种不需要确知自己是谁或别人是谁

的无为心境。

每一刻都是独特的、未知的、全然新颖的。

对一名正在培训中的勇士来说,

无我本是喜悦的源头而非恐惧的肇因。

如今也有很多刚开始入门

或者心力比较小的人认为,

现前从事一切善法,

就是给未来打一个基础。

所以随便修修就好

一切解脱和利益下辈子再说。

但是要想到,现前是末法时代,

众生烦恼最沉重时期,

即便未来我们真有机会投生为人,

佛教会是什么状态,

依当今的情境也可略知一二。

那时候教信众念诵佛号心咒的人,

可能有;教信众放生的人,也可能有,

但从教证和理证的角度,

传讲真正佛法的地方可能寥若晨星。

那时候要获得十八种暇满人身,

得到导师的圆满摄受,可能非常难,

因为那时候有没有传讲解脱法要的导师,

真的不知道。

所以我们真需要知道轮回过患,

生起“即生必须成办解脱”的心力。

——普巴扎西仁波切

学佛的真正意义在于时刻观察自己的缺点,

修行的真正意义在于时刻修正自己的不足。

学了众多佛教理论知识,

却没有发现自己的缺点,

那我们学佛的目的何在?

修了多年的参禅持咒,

却没有修正自己的不足,

那我们修行的意义在哪里?

​​​修了多年的禅定没有任何的出离心的产生,

反而越来越执着自我情绪,贪恋名利,

那我们修禅的涵义在哪里?

太巧旦增堪布

#佛教智悲愿行[超话]#

愿此甘露雨

滋润众生心

清净身口意

不退菩提道

乐修佛陀法

息灭贪嗔痴

如是无有尽

直至无上果

[太阳][太阳]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信收藏)